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

郭子儀派兵進入鄴城不久後,前方便傳來史思明退走榆關遁入遼東的消息,衆人都暗自佩服郭令公神機妙算,對戰局的預估也如此正確。

他將兒子郭曖和麾下將領都叫入帳中,冷靜分析道:“如今李嗣業軍隊主要兵力都集中在幽州,冀州兵力稀少,我們可立刻進攻冀州,只要將冀州握在手裡,我們就如一把尖刀穩穩地插在河北。然後依靠後方運河從南方源源不斷送來的糧食提供後勤保障,可攻可守。”

僕固懷恩上前叉手建議道:“李嗣業進攻幽州城已兩月有餘,早已師老兵疲,而我軍則氣勢正盛,鋒芒正健,攻下冀州後何不直接北上取幽州,將其逼退回雲州如何?”

“不可,不可。”老令公擺了擺手道:“不可臆斷叛軍實力,將者遇戰應未慮勝先慮敗,能取得冀州已經實現了我們的最初要求,今後如何行事應該走一步看一步。”

衆將叉手應喏。

唐軍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後,立刻全部出動北上進攻冀州。

守在冀州城的是河東節度使張光滔,他率軍從河東襲取冀州時,只帶了兵力一萬五千人。這點人馬相對於冀州信都這樣的大城來說,多少有些捉襟見肘。

張光滔一面組織兵卒日夜加固城防,準備防守器械,一面派人向屯兵幽州的李嗣業求援。

這時候飛虎騎強大的機動能力就顯現了出來,李崇豹接到李嗣業的命令後立刻率三萬飛虎騎從涿州南下救援冀州,僅僅用了兩個晝夜便到達了冀州附近的武邑縣。

他率兵到達武邑縣後進行短暫休整,命令兵卒們休息兩日保養馬匹準備作戰。

郭家的親兵中有許多出色的斥候,他們提前發現了到達武邑縣的飛虎騎,立刻快馬回來報給郭子儀。

郭子儀聽聞後如臨大敵,命令大軍停止攻城,砍伐樹木在冀州城的對面修建工事,等土壘初步夯築成功後,才每日只派一軍進攻冀州城南方向,其餘人繼續防禦工事進行加工,短短十幾天時間內,已經有了矮城的規模。

李崇豹親率十三騎在冀州城西的山頭上偵查,遙遙望見郭子儀修建的城寨,不由得出聲佩服道:“以前聽父王說郭子儀如何如何厲害,今日方見才知其用兵老辣,我軍纔到達武邑縣幾日,他就已經做好了應對的措施。擁兵十三萬卻選擇以壁壘固守,這是擺明不拿下冀州誓不罷休。”

他的副將在旁邊說道:“郭子儀的土壘大營距離冀州城牆極近,又兵力衆多,他每日只派兵進攻南城,我軍若輕騎出擊,他們可迅速縮回土壘,簡直如同烏龜殼難以下口。”

“是嗎?”李崇豹嘿然發笑道:“我父親在冀州城囤積了大量火藥,城中又有炮彈作坊,城頭上也部署了火炮,雖然數量不多,但我可以向父親去信,請他調玄武炮營和孔明燈前來參戰,在玄武炮轟擊下幽州城都難以固守,他這個小小的土木城寨更是如土雞瓦狗。”

副將作爲捧哏自然要給李崇豹提出問題:“玄武炮用牲口牽引行動緩慢,從幽州城南下冀州日行三四十里,等他們到達時半個月便過去了,萬一這期間冀州城池出現什麼閃失……”

“冀州城防堅固,且囤積有大量火器,如果張光滔連十幾天都守不住,那他就沒有這個資格做河東節度使。況且不還有我們嗎?把麾下騎兵分爲幾十個小隊,每日對敵軍進行襲擾,等待玄武炮營到來。”

“另外,你立刻分出半數騎兵北上,在玄武炮營南下時進行護送,千萬不能有什麼閃失。”

郭子儀不斷命人夯土延伸壁壘,工事已經延伸到了冀州城牆下,然後不斷派人在砍伐樹木搭建攻城器械,朝着冀州城牆進攻。

張光滔調集城頭上的牀弩和火炮,朝着城下還擊,往往唐軍花費一天時間打造的攻城器械,經過一個下午的攻城激戰便折損殆盡,好不容易夯築起來的土壘,被炮火轟成了一灘土堆。

但郭晞夜裡立刻組織人手,重新版築土牆,雖然此舉對人力消耗太大,卻能夠抵擋不遠處虎視眈眈的飛虎騎,雙方的傷亡都集中在城上和城下,至於李崇豹率領的飛虎騎,他們沒有攜帶任何重型器械,只能抵近土壘放箭襲擊,除此毫無辦法。

唐軍的土壘逐漸延續數十里,呈現出“凵”形結構把冀州城的三面團團包圍,若是玄武炮營和紡錘形孔明燈再遲半個月趕到,他們就把整個城池給圍死了。

郭子儀站在木料搭建的瞭望塔上,遙望冀州的城頭,他實在是沒有預料到,區區只有一萬五千人駐守的冀州城竟然如此難啃,如今一個月快過去了,冀州城守將日夜站在城頭上衣不卸甲堅守抵抗,城防也沒有絲毫的鬆動。

當然攻克冀州還需要一些時日,但他不能只把希望寄託在攻城上。李嗣業的飛虎騎和炮營互爲劍和盾,如果只有飛虎騎,他攜十三萬大軍根本不懼對方虎視在側。但飛虎騎和炮營一旦組合在一起,威力之大可破一切陣法。

他立刻下令召集衆將,把他們叫到跟前說道:”冀州城池堅固難以攻克,恐怕戰役時間要拉長,可是一旦等下去,李嗣業的炮營來到冀州,那時候我們恐怕就回天乏術了。”

駙馬郭曖上前叉手:“父親,請撥給兒子五千輕騎,我願率兵向北襲擊玄武炮營。”

部將長孫全緒也站起來說道:“駙馬身份尊貴,豈能捨身赴險,末將不才,願意替駙馬去走這一遭。”

郭子儀神情有些猶豫:“全緒是大將,率軍奇襲實在是大才小用。”

“令公,那裡有什麼大用和小用的分別,全緒只知道若待敵軍援兵到來,我們進攻冀州將功敗垂成,舉輕若重之後才能舉重若輕,請令公用我率衆破擊玄武炮營。”

“好吧,”郭子儀嘆了一口氣道:“玄武炮營定然有敵軍精銳沿途護送,將軍千萬要小心,不可執着於一時勝敗。”

“請令公放心,全緒定然不負所望。”

唐軍退守江東之後,戰馬逐漸稀少,郭子儀傾盡全軍之力,爲長孫全緒湊出來九千匹戰馬,挑選軍中擅長騎射的將士四千五百人,一人兩騎於凌晨時分出動,沿着冀州城向北出擊。

此時玄武炮營纔剛剛到達深州陸澤縣,李嗣業爲它配備了兩支護送隊伍,其中一支爲重步兵,搭配有弩箭營和陌刀隊,另一支爲李崇豹派出的飛虎騎。

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
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