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

高尚輕搖着扇子放聲笑道:“楊國忠此人心性不定,易左右搖擺,此事可包攬到我的身上,讓他與李嗣業之間本有的睚眥逐漸擴大。”

劉駱谷則探着身體上前問道:“大夫,我應該如何去做?”

“你去採買一些禮物,明天午後,我們去楊府上拜見楊相國。”

次日午後,高尚和劉駱谷來到開化坊的楊家宅邸外,發現門口已經有五六名官員在駐足等待,這些人都身穿緋色或青綠色官袍,應當是外地調回京師的官員前來謝恩。

李府的管事將所有人按照官位大小依次放了進去,高尚此時官居平盧掌書記兼任屯田員外郎,與劉駱谷排在較前列。

衆人進入楊府後,站在林中小閣外的空地上,頭上頂着炎炎烈日,皺着眉頭冷漠地嘀咕抱怨。

管事從館閣中走出來,衆官員紛紛圍到跟前問:“楊相公何時召見我等?”

“阿郎正在午休,我們也不便打擾他,你們暫且在此等待,誰要是等待不及,那就先行離去。”

管事揹負雙手搖晃着肩膀離去,衆人又不敢追上去叨擾,只能在原地焦躁地站着。真不愧是宰相門人七品官,六七品的官員在他的面前宛如蒙童站在老師跟前一般乖覺。

日頭沿着他們的頭頂向西傾斜,官員們肚子裡咒罵,也竊竊私語,但沒有人拂袖而去。但凡能放下身段站在這裡的,都已經是爲了當官豁出去一切的人。

等到日頭偏斜時候,管事不知從什麼地方鑽出來,在衆人殷切的目光中走向樓閣,在樓上待了大概半盞茶的功夫,才走到樓閣門口開始喊人:“從青州刺史開始,一個一個來。”

高尚眯着眼睛耐心等候,只等到管事在樓中呼喚道:“下一個,哦,平盧行軍掌書記高尚。”

高尚領着劉駱谷入樓,把隨行的禮物交給楊府下人,來到二樓隔扇前叉手道:“平盧掌書記高尚參見右相。”

楊國忠一聽這話,心中倒有些喜悅,別人都稱呼他爲楊相或楊相公,卻不肯直接以右相稱呼,似乎在暗示他不如李林甫。高尚這麼改口一叫,倒顯得這人有些特別。

他身體輕輕向後倚靠,滿臉得意之色問高尚:”你們家安大夫幾日前纔來拜訪了我,你今日又來,是何用意?”

高尚上前叉手道:“右相,我家大夫離京回往范陽,念及往日對右相多有不恭,爲表示大夫他真心悔改甘爲右相驅馳之意,今日特意爲右相送上一份大禮。”

楊國忠聽到這個,眉毛立刻翹的老高,喜悅地揪着鬍鬚笑道:“安大夫不久才送了我一些財物,今天又來送禮,這倒讓國忠不好意思了。你回去可告訴安大夫,應安心鎮守邊疆纔是,莫要學那些阿諛諂媚之人,只要有功與社稷,我定會稟告陛下加以封賞。”

高尚從鼻孔中嗤笑了一聲,繼續不着痕跡地拍馬屁:“右相乃當世賢相,治大國如烹小鮮,任用公平賞罰嚴明。就連平盧范陽士卒都聽聞感動。”

“哦,是嗎,哈哈。”

高尚把扇子擋在胸前,湊近楊國忠低聲道:“不過我家大夫要送給右相的,不是什麼金銀財寶,也不是什麼玉器珍玩。而是他查知某些人作奸犯科,聚斂錢財,特命我來告知右相,好使右相財利雙收。”

楊國忠跟着他的話問道:“何人作奸犯科,竟然需要本相親自出馬才能查獲?”

“右相且聽某爲你慢慢道來,長安西市中有商賈一名爲米查幹,三年前還碌碌無爲以販賣胡貨爲生,但自從經營胡椒生意以來,短時間內積累了大量財富,成爲長安城中數一數二的鉅富。”

楊國忠擺擺手笑道:“這有什麼可奇怪的,長安有王元寶,竇義等富可敵國的商賈,不算稀奇。他能在三年之內積累財富成爲長安富豪,自然善於經營,沒什麼可疑的。”

“若是他只是做生意,斷不會有如此大的進項,米查幹在長安城中已購買了十座大宅院,而且還與河西進奏院的曹安定多次攀附。而這曹安定幾次替李嗣業大量賄賂朝廷官員,錢財全部來自於米查幹。這絕不是一般的商賈所爲。”

“李嗣業?”一聽人提到李嗣業,楊國忠的心裡便要掂量良久。雖然李嗣業對自己並不恭順,但過往的關係還是不錯的。況且他與貴妃娘娘,和三位夫人之間的交往也很密切,如果他不是刻意對自己不恭,此事還是要多多考慮的。

他不以爲意地挑眉問道:“米查幹身在長安城中座商,還能幹出什麼作惡多端的事情不成?”

“楊相有所不知,自從他經營胡椒生意以來,長安城的胡椒價格已經從每鬥九百貫降至了每斗六百貫,若不是龐大的出貨量,怎麼可能有如此大的價格下跌。普通商賈經營,運送胡椒每年才能從西域到長安往返一次,自然不可能放開銷售。所以大夫和我才懷疑,有人藉手中的權力控制商路,以官位謀私。能使得胡椒價格下跌三百貫,我敢保證此人每年可得收穫錢財多達百萬貫。”

跟高尚說完這最後一句話,楊國忠稍稍睜大了眼睛,隨即又眯了起來。他露出乾硬的笑容道:“此事我已經知曉,你不必再管,還是回去平盧安心做你的掌書記去吧。”

“這……”站在一旁從不發言的劉駱谷準備開口,卻被高尚用眼色攔下,高尚拉着他一起叉手告退。

兩人走出楊國忠府邸,劉駱谷終於忍不住問高尚:“高軍師剛剛爲何不讓我說話,楊國忠分明是不知道輕重,或是有意想偏袒李嗣業等人。”

“呵,”高尚揹負雙手笑道:“駱谷不必擔心,楊國忠貪婪無義自私短視,怎麼可能對此事無動於衷,我敢打賭他很快就會有所動作。”

等高尚等人走後,楊國忠心中掀起了不大不小的波瀾,也沒有興趣再見樓下等待的其它官員,立刻叫管事將他們打發走了事。

他又把家中大管事叫到跟前,目光嚴峻地問道:“有人曾安頓一個長安姓米的商賈每年往我們府上送胡椒,現在還有沒有人送?”

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一百二十章 聖人被矇蔽?殺子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
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一百二十章 聖人被矇蔽?殺子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