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

拜占庭帝國從亞細亞半島進攻的消息從各種途徑傳到了木鹿城,就在昨天李嗣業已經鬆了口,命士卒們打點行裝,準備上路。他對談判已經不抱希望,常自言自語地咒罵君士坦丁堡的君臣們是膽小的孬種,連這樣的大好良機都不敢抓住。

景教的傳教士伴隨着消息來到了木鹿城,李嗣業剛躺下準備休息,聽聞岑參的講述後,興奮地對門外的燕小四招手:“把那神父叫過來,我要親自問問他。”

神父穿着苧麻袍子走進平頂屋中,手攥着脖子上掛着的十字架,這些滿身血腥味的軍人讓他畏懼。

李嗣業從榻上坐起來,表情和煦地朝他招了招手:“神父好。”

神父心想這是這裡唯一的紳士,雖然他也身材健碩讓人畏懼。他連忙在胸前划着十字說:“參見尊敬的大將軍閣下。”

“神父,你給我細細說說你帶來的消息,君士坦丁堡終於向大食人開戰了?”

“正是這樣,大將軍閣下,君士坦丁四世大帝已經在一個多月前召集將領們,翻越託魯斯山脈攻入小亞細亞半島。我知道這消息對大將軍非常有用,能夠能減輕你如今在呼羅珊戰場上的壓力。”

豈止是有用,簡直是太有用了,這是他向並波悉林獅子大開口的機會,同時也是發展安西軍的機會。天寶十一載了,時間不等人啊,他需要攫取一筆財富,這筆財富能讓他的實力快速增長,能夠一舉蓋過河朔三鎮。

神父退出行轅後,李嗣業赤着腳在地上轉來轉去,興奮地對岑參說道:“去把大家都叫過來,下令全軍繼續駐紮。並波悉林馬上就會派使節前來,我們商討一下如何提條件,提什麼樣的條件,我就說嘛,種田哪有搶劫來得痛快。”

……

衆人盤膝坐在左右兩旁,擡頭仰望坐在胡牀上的李嗣業,他今日卸下了沉重的戰甲,只穿着一襲紫袍,雙手抱胸輕鬆寫意地說道:“大食會派使節來與我們談判,談判的地點是位於克孜勒庫姆沙漠的驛站,我準備派段秀實和岑參作爲我方代表,我們需要提什麼條件,各位都參議一下。”

衆將都面面相覷,不是他們不懂,而是他們從來沒聽說過能跟敵國提條件,也不知道該提什麼。

田珍拍着自己的肚皮說道:“李大夫,兄弟們都是糙人,哪裡會提什麼條件?此事是李大夫一力促成,需要提什麼,你只管說就是,兄弟們聽着就行。”

副都護程千里也叉手說道:“大夫,需要提什麼條件,您先給我們打個樣,我們再慢慢參詳。”

“好,”李大夫擼起袖子說話:“所謂戰勝方向戰敗方提出條件,無非是賠款和割地兩種。賠款自然是大食王朝和拜占庭通用官方貨幣第納爾金幣,也就是你們所說的薩珊金幣,要多少,我們商量出個數字。”

現場氣氛頓時變得曖昧,將軍們險些流露出貪慕錢財的神情,有些人甚至在偷悄悄地吞嚥口水,生怕被大夫奚落他們沒出息。

“應該跟他們要多少錢?”行軍司馬王正見捋着蒼白的鬍子猶豫道:“要麼,二十萬金幣?”

“唉,”田珍才擺擺手說道:“太少,至少應該三十萬。”

衆人紛紛贊同地點頭。

李嗣業這時才露出你們都沒出息的嫌棄神情,三十萬金幣都不夠這場戰爭所耗費的物資和糧草的。

第納爾金幣體系流行整個歐亞大陸,因爲黃金這種貴金屬是所有民族的最愛。真正的第納爾起源於伍麥葉王朝,直到如今,歐亞各國都在用黃金鑄幣,而唐王朝市場上幾乎大多數的黃金都是通過絲綢之路流入,由於中原的黃金的產量少,才使其成爲與香料同等的硬通貨。

一枚金幣的重量八到十克左右,四五枚就是一兩黃金,黃金與開元通寶的兌換率爲一兩十貫左右,那麼三十萬枚金幣就相當於六十萬貫錢,這已經不是個小數目,但李嗣業還是不滿足。他秉承了後世商人的貪婪本色,寧可談崩了,也不能要少了。

“大夫以爲,應該要多少。”岑參身爲儒家弟子,卻也被硬着頭皮按在這裡談論錢財等阿堵之物,實在有違他的本心。

李嗣業捻着鬍鬚琢磨說:“我們討要的是戰爭賠款,自然是要把我們的戰爭損失算進去的。我們從龜茲出發到如今,整整過去了一年時間。兩萬多安西健兒,還有寧遠國和葛邏祿兩家盟友,時刻都在提着腦袋拼命,包括陣亡將士家人的撫卹,還有安西財政的付出,無形的損失難以估算。我看不如這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大食每天賠償一萬金幣,共計賠償三百六十五萬枚金幣。”

將軍們聽罷都瞠目結舌,果真是獅子大開口。

“你們這是什麼表情?如果連你們都覺得要得多,大食人豈不是更難以接受?光討要金幣仍然不夠,阿拔斯家族還要賠償我們一萬匹良種阿拉伯馬。”

李嗣業提出討要戰馬,又讓將軍們一陣雙眼放光。

“至於割地,跟他們討要整個呼羅珊行省自然不現實,單獨要這沙漠中的木鹿城也未有大作用,倒不如一次性切斷河中九國乃至吐火羅與大食的關係,也切斷大食通往印度的通路。讓大食人在條約上承認我大唐在河中九國與吐火羅境的宗主國主權地位,同時雙方商定出永久的邊界線。就以木鹿城爲邊界,將其裁定爲邊界自由城,大食軍不得在城中駐軍,同時安放界樁石碑,上方刻上漢字和阿拉伯文字,作爲歷史的遺留證明。”

將軍們聽罷,深感李大夫的所提條件的熟稔和全面,就好像早已在腹中打好了草稿。

衆人一致同意賠款數額和邊界劃定。

“你們先都退下去吧,段秀實和岑參留下,我們再商量一下條約條件的具體細節。”

將軍們紛紛起身離開,李嗣業閉上眼睛冥想了片刻,睜開眼睛看着他倆。

“條約中還得加一條,阿拔斯王朝每年要向聖人大唐玄宗皇帝進貢九匹白馬,九匹白駝。”

岑參撓着襆頭說道:“還要讓他們敬獻貢品,他們能答應嗎?”

岑參恍惚之間明白了,點點頭說道:“感情我們遠征這麼久,這場仗名義上是爲聖人打的?”

“你以爲呢?打仗就是給聖人看的,你的行軍方誌寫得精彩一點兒,到時候可以交給聖人觀閱。”

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八百八十四章 嚴武兵敗身死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
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八百八十四章 嚴武兵敗身死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