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

李嗣業回到新昌坊,坊間的主街道上有賣餳糖和湯餅攤子,湯餅其實就是一種面片兒湯,也不可能有太多佐料,湯上面漂浮着綠蔥花和花椒,味道兒倒是挺不錯的,攤販常年在用料中找到了最佳的配比,也算是不容易了。

他蹲在地上吃了一碗,又花錢給妹妹買了一碗,準備端着湯餅回去,卻被攤販給攔住了。

“郎君,不是信不過你,只是我這碗……”

李嗣業回頭說道:“你這碗多少錢一個,我先付給你押金,等我把碗還回來你再還我。”

攤販低頭一想,這也不失爲一個好辦法,揮了揮袖子道:“得,由你了。”

黑瓷碗雖然厚實,但湯實在是太燙,李嗣業只好用袖子墊着,小心翼翼地往家去。

門口有塊粗糙的上馬石,李嗣業把碗放在石頭上,伸手去拍門:“枚兒,是我,阿兄回來了!”

院子裡傳來妹妹腳步拖拖的聲音,門檔被抽開,頂門棍也被拿掉。李嗣業捧着熱氣騰騰的大碗走進去,笑呵呵說道:“快,進屋去,趁熱吃。”

李嗣業有種愧疚心理,總認爲自己是鵲巢鳩佔,佔據了李嗣業的身軀。如果是別的什麼普通人,或者說短命鬼,或者說有危機需要解除的,他佔過來可以利用自己的能耐來擺脫危機,倒還好些。

但這位不同,人家日後是要做將軍的,不需要他解除危機。他現在唯一能做的是把他的妹妹照顧好,不要讓枚兒以爲兄長性情大變,逐漸冷淡涼薄,就像西遊記裡冒充了烏雞國王的青毛獅一樣無情。

他把裝錢的罐子端過來,放到羊毛氈上面,又把滾燙的湯餅端到罐子上。這樣李枚兒無需趴在地上去舔舐碗沿的湯水,方便坐着吃飯。

李枚兒擡頭看了看哥哥,雙手捧着筷著朝李嗣業遞過來:“阿兄,你先吃。”

“阿兄已經吃過了。”

她歡喜地拿回筷子,低頭撈着湯中的面片兒,時不時擡起眼角偷瞟兄長一眼,帶着頗爲複雜的欣喜。

小女孩兒的心思也是相當複雜的,不過她不會把兄長的變化說出來,一個萬事皆隨緣的大老粗和一個開始細膩懂得關心人的大老粗孰優孰劣,現在還不好判定。不過阿兄再怎麼變,不還是她的阿兄麼?

李枚兒把湯中的麪餅撈了個乾淨,只剩下湯水上飄着幾粒蔥花。

“我吃飽了。”她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躺倒在羊毛氈上。

李嗣業伸手把碗端起,走到門口穿上鞋,走到院子裡,把殘湯潑到了桑樹下。

他轉過身來走到門口對李枚兒說:“我出去了,你就留在家中好好看家。”

李枚兒默然點頭,手中戳摸着竹蜻蜓,看上去似乎很無聊。

李嗣業走出院門邊走邊想,她似乎有八歲了吧,這個年紀通常該去上學。但如今可是唐朝,許多普通人家的男孩兒都讀不起書,更何況她一個小女生。若是他自己來教,最多能教出個女子拳擊手,當先生教文化課還是算了吧。

他想着應該先拜訪一下武侯鋪,但空着手去又不太合適,索性到對面的靖恭坊的酒鋪子中買了一罐酒。

武侯鋪通常都修建在坊牆的四角中,大的坊四個角都有武侯鋪,像新昌這樣的小坊,也就靠近南北大門的兩個角了,一個鋪上有三四個人,均由坊中的武侯長來管理。這些武侯都穿着青黑色的布背甲,佩戴障刀,負責坊間的宵禁巡邏。

李嗣業提着酒罈子站在門口,朝房子裡面望了望,立刻有兩個人出來,橫着眉毛問:“幹什麼的!”

他提着酒壺拱手作揖,說道:“在下是萬年縣新招募的不良人李嗣業,特來拜訪武侯長。”

兩人手握着障刀柄雄赳赳地走到李嗣業身旁,帶着威脅的態勢圍着他轉了一圈,才點點頭說道:“進去吧。”

李嗣業跟着兩人進入屋裡,首先看到的就是靠牆的通鋪,木板上鋪着草蓆,鋪蓋被統一卷起靠牆。靠窗空地有一架矮几,姿勢標準地跪坐在短席上,手中端着黑陶盅,吝惜地淺嘗着酒水。

別的武侯圍在一個泥塑的小火爐前,捧着小碗喝水。他們採用胡坐的姿態,屁股落地雙腿盤起。這是沒有規矩的坐姿,若是有上級來巡查,他們絕不敢如此。

李嗣業極有眼色地把酒罈子捧到了武侯的矮几上,努力作出笑臉:“萬年縣不良人李嗣業特來拜訪武侯長,這點兒酒是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這武侯長伸手摩挲着酒罈,仰起頭看着李嗣業:“你娃不像個不良人吶。”

李嗣業聞言,連忙低頭說道:“我昨天才到縣廨中報備了名額,武侯長若是不信,可以去問不良帥張小敬,卑職現在是跟着他混的。”

武侯長搖頭說道:“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說,你娃以前沒有什麼劣跡吧,不良人這個勾當不好做,你若是在坊間沒有渾號,輕易壓不住臺子的。”

他想了想,才試探着問道:“我昨天在西市上剛削殘了突騎施的大將軍,這個算不算?”

武侯長擡頭奇怪地瞟了他一眼,才嘆口氣說:“會吹牛也算個本事,可這本事也跟吹鼓的牛皮一樣,容易破。唉,如今縣裡用的差人是一茬不如一茬了。”

武侯長話雖這樣說,卻不跟他客氣,直接拔開了禮物的封泥,給自己倒了半碗,貪婪地一口灌下去,纔給李嗣業也倒了半碗伸手遞出去:“來,喝,這是你送的酒,也沾點兒自己的光。”

李嗣業猶豫了一下,才伸手接過去,雙手捧起酒碗仰頭灌進肚裡。

“你娃倒是個實誠人,張小敬既然把新昌坊劃給你,你就不能光拜訪我,蘇坊正也得拜訪,其它的嘛,這坊中的住戶都挺一般,沒啥大官兒,挺好弄。”

李嗣業不明白他說的好弄是什麼意思,只是拱拱手退了出去。又去靖恭坊買了些酒,真的就去拜訪蘇坊正了,感覺有點拜山頭的意思。

……

第三日清晨,李嗣業在院子裡水井邊用木桶打了涼水,用柳枝沾着青鹽開始刷牙,這玩意兒粗糙不好用,把嘴都禿嚕皮了。

他把口中的青鹽噴出來,用木瓢中的水漱了口,剛準備返身回去,張小敬突然闖了進來,臉色有些凝重地說:“嗣業,跟我出去,有活兒了。”

李嗣業連忙扔下水瓢,回屋把襆頭巾戴上,拿起了豎在牆角的障刀,掛在了腰間。

“枚兒,好好看家。”

他跟在張小敬後面加速奔跑,竟然朝街道對面的靖恭坊直撲而去,同時街道兩頭跑來兩隊甲兵,這些不是武侯,而是金吾衛的街使率領着麾下的兵丁。李嗣業驚奇地發現,他們跑去的是同一個方向。

又有兩個不良人緊跟着跑了過來,他們來到祆寺的牆根下,趙魯和馬志遠氣喘吁吁地問:“出了什麼事兒?”

張小敬沒有回答,只是獨眼眯作縫隙仰望門牆上的灰瓦,上面有兩片被人蹬落下來。

連張小敬都感覺到奇怪,口中喃喃自語道:“爲什麼京兆府來的是戶曹參軍,這事兒跟戶籍賦稅沒什麼關係罷。”

幾位大人都騎在馬上,在遠處勒停了行跡,只有縣尉張洪翻身下馬,似乎在等待各位上官做出決定。

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七百五十五章 準備克復長安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陰謀論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
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七百五十五章 準備克復長安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陰謀論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