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

李瑛的臉上洋溢着少有的喜色,走進大殿對衆人說道:“無事,不過是陛下叫我過去詢問了一下,陛下還親口誇讚了我,也親口誇讚了李嗣業。”

“哎,李嗣業呢。”

“殿下,臣在這兒呢。”李嗣業從案几前站起躬身叉手說。

“我多虧了有你啊,不然今天必然栽在武惠妃、楊洄一黨的手中。”

詹事們也跟着在身後稱讚:“殿下有德,李千牛之才,適逢其會呀。”

“殿下能得李千牛這樣有急智的大才,日後必然能高枕無憂。”

詹事和長史們角色轉換的不着痕跡,好像剛剛他們不曾批評過李嗣業一般,李嗣業也不與他們計較,只是冷眼旁邊衆人的嘴臉。

“繼續飲酒,慶祝!”

李嗣業一聽,連忙端起了案几,準備般到下首,跟衆人換換位置。

李瑛趕緊伸手攔阻,問道:“嗣業,你這些天來的功勞,衆人有目共睹,此功勳宴飲當居首位,怎麼又要推遲?”

李嗣業話中開始夾槍帶棒:“殿下,萬萬不可,嗣業不過一介千牛,怎敢讓列位詹事長史屈居與我之下?”

“孤不是早已說過了嗎?今日酒宴只以功勞來評定座位次序,不分上下尊卑。”他這話雖是對李嗣業說的,眼睛卻望向這些東宮屬官們,這些人只好低頭盯着自己的腳面。

李嗣業又一次虛心謙讓:“不可呀,殿下,各位詹事長史都是皇榜進士出身,我一個毫無才學,只有小聰明的商賈,怎麼能高居與他們之上?”

詹事們頓時慌了神,這話是他們剛剛用來擠兌李嗣業的,現在又讓李嗣業原封不動用了回來,這其中散發的酸味兒十足,太子怎麼可能聽不出來。

他們連忙低下身段來勸進李嗣業:“李千牛就不要再推遲了,你是不拘一格之大才,在東宮危難之際,殿下財困之時,毛遂自薦,爲殿下解決了這樣一個大麻煩,你不居首位,誰敢居首位?”

“就是,李千牛不要再推脫了,你獻此良策,已然是脫穎而出,他日必得殿下重用,我們日後還要仰仗你啊。”

李嗣業見好就收,勉強坐在了右上首。太子回到殿中主位上,宣佈繼續欣賞歌舞,品嚐美酒。

衆人酒觴交錯,舉杯共飲,酒宴的氣氛一時到達了高潮。

太子喝得醉意微醺,主動端着酒杯從主位走下來,和東宮臣僚們近距離交流。他其實就是喝多了,平時比較內斂話不多,但醉酒之後徹底放飛自我,端着酒杯一邊豪飲,一邊講述今日的事情。

“張九齡,張相公!連他這樣不苟言笑,一味清高的老夫子,都誇讚,誇讚我們賣馬球賽邀請帖的計策,可與孫臏指點田忌賽馬之計相媲美。”

“李林甫,李相公,更是誇讚你勝過了孫臏的計策,不止如此,他還誇你有孫臏,孔明之才!”

李林甫,竟然這樣誇我?

李嗣業突然犯起了嘀咕,這位李相是個什麼人別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史書上都寫得清清楚楚。他這樣表面上誇一個人,背地裡不定是在憋什麼壞點兒。

他應付太子的同時,心中便開始暗自思索,李林甫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古人的心思很難猜啊,特別是這種人精。

常言道讀史能使人明智,李嗣業當某件事情想不通的時候,就開始追溯歷史。曾經的李林甫和武惠妃可是同盟,當賢相張九齡下臺後,唐玄宗曾經就廢太子一事詢問過李林甫,此人得了武惠妃的授意,才故意說:“此乃主上家事,何必去問外人。”正是這句話,葬送了太子與鄂王,光王的性命。

眼下李林甫想幹什麼,這可就明擺着了。這一句孫臏,孔明之才,其實就是捧殺。唐玄宗最忌憚的就是太子弄權威脅到皇帝,好傢伙,你身邊都出現諸葛亮了,這諸葛亮是不是要助你奪取江山,君臨天下呀,你要是奪取天下了,老子是不是要被你逼成太上皇。

想到這裡李嗣業心生恐懼,這一不留神差點連小命都沒了。留在太子的身邊實在是太危險!不止是這個太子身邊危險,就是將來李亨的身邊,也很危險,他的大舅哥韋堅和老鐵王忠嗣不就是被這麼被搞掉的嗎?

不行,他必須和太子推心置腹交談一番,指出現在的危機,不然大傢伙一起完蛋。

他擡頭看了看喝得醉醺醺的太子,搖了搖頭感覺現在不行,還是等明天太子清醒過來再說吧。

……

唐玄宗李隆基盤膝坐在紫宸殿後殿室的檀木榻上,榻四角的石臺之上擺放着鎏金香爐,龍涎香繚繞着緩緩升起。他的前方放着兩排書架,左右蹲着兩座青瓷缸,瓷缸內生長着兩株深紅色的牡丹。

殿室內的氣氛嫺靜安詳,皇帝的心中卻翻起波瀾,他遙想起昔日宮廷鬥爭的腥風血雨,當初中宗皇帝駕崩,韋氏母女作亂,他帶兵誅殺韋氏一族勝利後,身披染血的鐵甲親自去見父親睿宗時,他在父親的目光中看到了陌生、畏懼、欽佩、欣慰、茫然等交織的情緒,可唯獨沒有親情。當時他感覺很可笑,一個父親居然會懼怕自己的兒子。

可隨着他如今逐漸衰老,兒子們逐漸長大,他也終於體會到當年父親的驚憂。膝下的這些兒子們都有着各種各樣的慾望,特別是太子,他的羽翼漸漸豐滿,會不會耐不住等待,自己會不會重蹈父親當年的覆轍,變成孤零無依的太上皇?

高力士毫無聲息地走進來,躬身站在皇帝一側低聲問道:“陛下,今夜由哪位娘娘侍寢。”

李隆基沒有回答,卻突然擡頭問道:“朕當初沒有多觀察李嗣業這個人,是不是不該把他派到太子身邊去?”

高力士當然知道李隆基是在擔心什麼,束手說道:“奴婢雖然沒讀過什麼書,但看人還是很準的,張九齡,李林甫等人言過其實,這李嗣業並非什麼大才,不過是比尋常人機敏一些罷了。”

玄宗換了個舒服些的坐姿,神情總算有所放鬆,擺手笑着說道:“李林甫固然言過其實,張九齡卻不會誇誇其談,李嗣業此計確實高妙,能想出這種絕妙辦法的人,豈能是平庸之輩?”

……

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四百四十五章 溫泉對浴談用兵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龍山伏擊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
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四百四十五章 溫泉對浴談用兵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龍山伏擊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