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

萬年縣衙在宣陽坊,需要走很長一段路,沒有了笞杖之刑的隱痛擔憂,職業也有了安定,李嗣業的心情總算是放鬆下來,可以自由地觀瞻長安城規劃的坊市結構。

白居易說“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長安城坊市的規劃,正是這座城市的特色,估計也算是現代小區制度的鼻祖了。

穿過縱街擡頭仰望,龍首原上的大明宮宮牆層疊排列,殿宇上的青琉璃瓦如魚鱗般上下錯落。他不知道自己處在玄宗朝的哪一年,但看到自己面孔如此青澀的樣子,應當是正該盛世的開元時期吧?

李嗣業主動探過頭來問:“現在是開元哪一年。”

張小敬略微回頭,表情怪異地看了他一眼,這讓李嗣業很是不安,還好他直接給出了答案:“開元二十四年。”

張小敬又接着說道:“去年的這個時候,我還在安西都護府的烽燧堡當差,如今卻已經是長安城中小小的一名不良帥了。”

李嗣業側目仔細看了看他,這人身上沾染了太多肅殺血腥的氣息,竟和這座長安城的繁華氣度格格不入,也許是西域邊塞在他身上刻下的烙印,還是他臉上的傷疤背後藏了許多苦楚,總之這該是個很複雜的人。

萬年縣廨有大堂朝向街道,大堂旁邊就是前門,進去後有三四個院落,可容司職不同的小吏在其中辦公。縣尉負責兩座跨院,一座用來住人,一座用來審訊和臨時關押囚犯。

李嗣業和不良們停留在院子外面,張小敬親自進去通稟。

他站在原地百無聊賴,索性欣賞起縣廨的建築佈局。無論是堂房還是長亭都顯得方正端莊,沒有絲毫的纖巧,這大概就是唐式建築的特色。就連門壁上的獬豸的浮雕都豐滿雄壯,不事雕琢,徒有其神,不求其表。

張小敬很快走了出來,對李嗣業招了招手:“跟我去見張縣尉。”

他把妹妹留在院子門口讓衆人看顧,跟着張小敬進入院子裡。只見一個身穿青色花紋圓領袍的男子站在正堂廊上,頭裹黑紗襆頭,雙目冷漠,下巴有淺須,這正是長安縣尉張洪。

張小敬領着李嗣業上前叉手拜道:“縣尉大人,就是這位李嗣業仗義出手,替我們捉住了慣犯常橫生。”

李嗣業也學着張小敬的樣子雙手交叉,右手拇指伸出在胸前說道:“高陵人李嗣業,參見張縣尉。”

“嗯?就是這位壯士捉住了常橫生?該賞!待會兒去找趙主薄領取賞金花紅。”

張洪見李嗣業身高寬大健壯,讚許地點了點頭,這人面容板正,器宇不凡,想來也沒有任何劣跡,跟着張小敬麾下這些人在長安充當底層不良人,算是屈才了。

“不錯,去跟趙主薄報備一下名字,以後就跟着張小敬吧。”

張縣尉只是這樣吩咐了一句,就算是把他的工作給定下來。兩人拱手告退後,去找趙主簿登記。

趙主薄所在的跨院雖不及縣尉佔地寬闊,但瞧起來卻很精緻,張小敬帶着李嗣業站在院門口叉手高聲稟報:“趙主薄,張小敬帶義士前來領懸賞金。”

裡面遲遲無人發出聲響,張小敬和他只能站在外面等候,瞧起來這主薄的派頭比縣尉要大得多,也確實是。主薄掌管一縣錢糧,人事任命登記,相當於財政局兼人事局局長,在品級上比縣尉高出半品,職權範圍也大的多。若是在地方州縣,縣尉除了緝盜外還負責一縣的武裝民團,但在長安城中的萬年縣,萬年縣尉也只剩下捕盜和維持治安這項職責了。

等了不大一會兒,一個捧着厚厚文書的小吏從裡面走出,路過他們身邊的時候,才扭頭說:“趙主薄叫你們進去。”

張小敬在李嗣業耳邊低聲囑咐道:“待會兒進去以後,不管趙主薄拿出多少錢,你只可取一半兒,差事比賞錢重要。”

李嗣業點了點頭,其中淺意他能領會,不需要去問個爲什麼。別看相隔了一千多年,但在這種事情上他和古人是沒什麼代溝的,錢帛不論在任何時候,都是加強溝通的橋樑。

兩人走進主薄辦公的區域,房間的三面牆壁都被木架子和木櫃所佔滿,架子上擺明了各種絹布卷冊和紙質書卷。只在中央的空地上放着案几,趙主薄盤膝坐在蒲團上,低頭握着篆筆在紙面上抄寫公文。

趙主薄擱下筆,揉了揉酸困的手腕,才擡起頭問道:“張小敬,帶人來領懸賞花紅?是誰的懸賞?”

“啓稟主薄,是常橫生的懸賞。”

“哦,”趙主薄站起來走到書卷前,便翻動卷冊邊說道:“等一下,我查一查懸賞冊,嗯,找到了。”

他端着卷冊坐回到案几前,翻了幾頁在上面尋找,隨即出聲說道:“常橫生,懸賞一千六百錢。”緊接着又在下方提筆續寫:“開元二十四年由……”

他擡頭冷眼看了李嗣業一眼問:“你是哪裡人士,姓甚名誰?”

“哦,我叫李嗣業,京兆府高陵人。”

趙主薄繼續提筆書寫:“京兆高陵義人李嗣業抓捕,懸賞已發放。”

“來人!”

旁邊的房間裡立刻跑來一名小吏,趙主薄從腰間解下鑰匙,連同卷冊遞給小吏說:“到縣廨府庫取一千六百錢,捕盜獎賞。”

小吏喏了一聲,自去府庫取錢。張小敬趁着這個機會,提出了給李嗣業登記不良人的事情。這位趙主薄少了不了幾句埋怨:“我們萬年縣編外小吏的人員早已超出定額之外,一百六十多號人就是一百多張嘴,每季要開支多少!張洪只知道給我找麻煩,擴充人員任人唯親。全都是不幹活吃乾飯的!”

主薄稍微一擡頭:“哦,我這話不是說你們,別有太多誤會。”

抱怨歸抱怨,趙主薄還是在縣廨人員編制名冊上寫上了李嗣業的名字,從腰間摘下印信袋,蓋上了自己的印章。

小吏端着盛着銅錢的托盤返回,托盤上擺出十六道銅錢,層層交疊在一起,每一道就是一百文錢,放到趙主薄面前的案几上便飛速退了下去。

趙主薄也不看這錢,低頭繼續謄寫卷宗,口中淡然說道:“行了,把你的賞錢拿走吧。”

李嗣業謹遵張小敬的囑咐,伸手只把其中八道取出,灌入到袖口中。趙主薄看似低頭書寫,眼睛的餘光卻瞟在托盤上,嘴角微不可察地翹了一下。

李嗣業拱手告退:“謝趙主薄賞賜,屬下告退。”

趙主薄不曾擡頭,卻開口接話道:“這不是我給你的賞賜,這是朝廷給你的,萬年縣給你的賞賜,不要搞混了。”

他邊走邊將雙手捅在袖中說:“我們這些底層的小吏,也算是夠到了小半個官場,其中的道理不需要懂,但必須得知道。上面發放的不管是賞銀還是津貼也罷,有一半兒都不是你自己的,不要等着上面去回扣,主動奉獻出去,我們在衙門中辦事也方便得多。”

李嗣業點點頭,這也是開元盛世的一部分了。

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
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