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

唐軍前進途中沉入江底的戰船越來越多,但大黃龍戰船很少有沉沒的,堅固度不可謂不強。雍軍所有炮艦都匯聚到了第三梯隊,炮彈的打擊力度也越來越猛烈,掛着長帆前進的大黃龍身上冒着濃烈的黑煙和火焰,依然沒有靠近雍軍。

炮艦們已經退入岸邊炮營的射程範圍之內,爲了讓炮營更加方便打擊,他們撤退至江邊碼頭的下游,順風追上來的唐軍尚未意識到事態的嚴重,當他們調轉船頭準備向下遊追擊時,實則是把寬闊的船身朝向了岸上的玄武炮營。

李嗣業大喜過望,立即下令玄武炮營玩命地炮轟,幾十艘大黃龍就這樣籠罩在了密集的炮火下。

郭子儀喊得嗓子都快嘶啞了:“不要靠近江岸,撤退!撤退回對岸去!”

得到郭令公的旗令後,所有船隻迅速調頭撤退,他們追擊雍軍的時候順風快速,此刻撤逃變成了逆風,只得迅速降下船帆,用人力快速划動朝着南岸撤退。

雍軍豈能就此放過痛打敵軍的機會,長江水師也迅速降下風帆,朝着唐軍撤退方向進行追擊。

郭子儀深知唐軍的船隊一旦退入位於江夏的水寨之中,必然會變成固定的靶子,會被江面上的雍軍炮艦挨個打沉。

戰船初戰失利並不意味着就敗了,既然兩軍正面對壘幹不過雍軍的岸上的炮火,倒不如暫時撤到上游的赤壁。

儘管唐軍在長江水戰中初戰失利,但水軍的數量依然比雍軍佔絕對優勢,僅大黃龍戰船就還有兩百多艘,其餘各類小戰船也有一千餘艘,這些全是李嗣業和史思明在北方拼命時,他們大唐在南方七八年積攢下來的家底,這樣的規模和實力,不是雍軍加緊用半年時間建個幾十條船能夠追趕上來的。

郭子儀還有更長遠的計謀,如今對岸的江夏城應當是守不住了,他將命令江夏的部隊退守武昌鄂州。雍軍一旦在江夏站穩腳跟,就要接連不斷地往南岸運兵,還要供應更多的糧食補給,到時候長江的江面上一定很忙碌。到時候他的水師從上游順流而下,藉着長江的水勢阻斷雍軍的運兵和補給,屆時進佔江夏的唐軍會和北岸徹底失去聯繫,斷絕糧草補給的下場便是被唐軍給包圍吃掉。

當唐軍撤往上游的赤壁之後,李嗣業立刻命令炮艦進逼江夏,長江水師在江面上炮轟江夏城。

江夏的守軍得到郭子儀的指示,立刻向武昌方向撤退,避免遭受到更大的損失。

李嗣業決定先將十三萬大軍通過船隻運過江對岸,徹底佔據江夏和武昌。大將段秀實向他建議道:“主公,唐軍水軍實力尚在,而且佔據上游赤壁天然水利之勢,一旦他們趁我們運兵的時候從上游衝下來,我水軍必然不能抵擋,還可能被唐軍斷爲兩截,留在江夏的我軍失去對岸的支援,很快就會被對方吃掉。我軍只有完全控制長江的江面,才能夠進佔江東州郡。”

李嗣業點了點頭,確實是這樣,他詢問段秀實:“以卿之見,我們該怎麼做。”

“應當伺機等待,加緊造船,等我軍戰船與唐軍接近時,可一舉將唐軍水師擊潰,掌控長江江面,屆時一統江東指日可待。”

在目前看來這確實是最穩妥的辦法,但是他們這邊造船,長江對面的唐軍也在加緊造船,而且他的水師與唐軍水師比起來,學習成本太高。唐軍招募水軍,人均游泳好手。他們組建水師卻人均旱鴨子,他的長江水師訓練了六個月才擺脫了暈船水土不服等症狀。

況且造船打仗實在是太費錢了,北方被安史叛軍破壞的太厲害,需要休養生息,他今年一口氣免掉了河南道河北道十幾個州的賦稅,只靠關中,河西,漢中,蜀中等地的賦稅加起來,恐怕都沒有李豫佔據的江東的三分之一多。儘管有玄武重炮的利器加持,但在造船這件事情上,他是拼不不過富庶,沒有遭受戰爭破壞的江東的。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在江面上炮戰浪費炮彈太厲害了,這些可都花的是流水般的銅錢,一發炮彈打出去耗費的便是府庫開銷,他能在這大亂之爭中屹立五六年不倒,全是靠着昔日在河西安西北庭三地經營西域商會賺取的老本,如今已經吃得差不多了,

李嗣業想用最低的代價清除郭子儀的長江水軍,只是一時半會想不出來辦法,只得下令江城碼頭的水工們加緊造船。

一日他在江邊行走,看到漲起肚子在水中漂浮的河豚,頓時興奮地大喜道:“這下有破掉郭子儀長江水師的辦法了。”

水雷和地雷一樣,都是一種造價低廉且無需太大技術含量的武器,但是威力之大堪比自殺性的火藥小舟,李嗣業勒令工匠按照他的思路鑄造青銅水雷,裡面灌以大量的火藥和鐵片,能夠懸浮在水中不易發現。

製成的水雷要先進行威力試驗,他特意命人造了一艘靶船,模擬船隻撞上水雷的情形,只聽見轟隆一聲巨響,江水被拋出九丈多高,靶船的前端被摧成了一堆碎木。

靶船雖然不及唐軍的大黃龍,但也足夠堅固,威力的要求應該是達到了,但觸發印信卻不好處理,更大的問題是唐水軍停留的赤壁在漢口的上游,水雷在江水中不加固定,定會順着江水飄下,直至進入海中。

他最終想了一個絕妙的好辦法,用航船在長江兩岸各牽引一道繩索,如同浮橋一般系在重物上,水雷的印信線就連接在繩索上,當遭到劇烈的撞擊後,水雷就會從繩索上脫離,繼而發生猛烈的爆炸。

李嗣業在漢口的上游一共佈置了五十多道水雷網,總共撒佈了六千多顆水雷,將整個長江江面變成了生命的禁區。

佈設完水雷後,爲了騙取唐水軍出戰,他決定三天之後將所有戰船駛出漢口水寨,橫在長江江面上,同時派出所有運兵船來往在長江水面,船上裝滿稻草人,用以魚目混珠。

長江對岸唐軍的暗哨得知了雍軍大規模運兵後,立刻報知了郭子儀。

郭子儀早已經等待良久,立刻命令唐水軍傾巢而出,風帆遮天蔽日,兩百多艘大黃龍戰艦在江面上齊頭並進。生鐵鑄成的撞角飛快前進,兵卒們也已經將拍竿高高揚起。

今日郭子儀志在必得,他在上游借水流之利,江風也爲其添加動力,再加上船底兵卒們揮槳擊水,船速節節攀升,就算李嗣業在江面上佈置有銅牆鐵壁,也能夠輕鬆地將他們撞碎。

李嗣業今日也站在江面的炮艦上,他遙望上游處天盡頭,只見無數的風帆露頭,郭子儀的水軍出現了。

郭子儀站在大黃龍旗艦上,揮動令旗高聲喊道:“千船齊發,飛速前進,撞潰敵軍,阻斷長江!”

“喝!喝!阻斷長江。”持着刀槍的兵卒們站在甲板上聲震如雷。

衝在最前方的第一艘大黃龍猛地顛簸,隨着轟隆一聲巨響,整個船身被撕裂開來,水面上激起幾丈高的浪花。緊接着第二艘,第三艘船的身下都發生了劇烈爆炸,其中一艘船被整個掰成兩截,將士們落入了水中隨着波濤起伏……

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
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