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

等到九月下旬時,整個江北只有兩個城池沒有被攻破,其中一個是安慶,另一個便是襄陽。到達襄陽城下的田承司吸取上次的教訓,碰到難題主動向李嗣業寫求援信,更主要的是襄陽城名聲太大,不用想他根本沒辦法悄磨嘰兒地吃下來。

張光滔與田承司正好相反,他被堵在安慶這座孤城已經是一月有餘,城內的八千兵卒民團在劉長卿的率領下殊死反抗,雍軍攻城軍隊損失慘重。張光滔胸中憋了一口氣,定要把安慶給拿下來。

他這個時候完全可以向主公李嗣業發出求援信,請他調玄武重炮營和巨型孔明燈前來助陣,他就算不願意在李嗣業面前坦露出自己的無能,也可以直接向長江下游已經攻佔揚州的段秀實求援,他完全可以派出一支軍隊沿着江畔向上,也可以將幾十艘玄武炮艦用縴夫牽引逆水而上,從江面上炮轟安慶的背後,他兩面夾擊用不了多久也能夠將城池攻下來。

但張光滔那暗涌的自尊心使他不願意向外界求援,只是勒令麾下將士每日攻城,使得河東軍將士們怨聲載道。

李嗣業此刻坐鎮在合肥,早就得到了段秀實攻佔揚州的消息,也得到了田承嗣的求援信,卻遲遲得不到安慶方面的信號。

根據他對張光滔此人的判斷,如果他勝了定會第一時間向他報信邀功,若是打了敗仗定然也不敢隱瞞。但要是遇上難以攻克的城池被敵軍牽制住,則遲遲不能取勝。

張光滔定然陷入了戰爭的泥潭,此人又極好面子,使得河東軍損兵折將。

李嗣業立刻把白孝德叫來,命他率兩萬兵馬攜帶着三萬民夫牲畜,將玄武炮營中的一支南調往安慶助戰,同時巨型孔明燈也被調往安慶,隨時準備攻城。

張光滔見到被李嗣業派來的李嗣業,如釋重負的同時又生出羞愧,以爲軍中定有人泄露了消息。只是現在他不得不賠上笑臉去見白孝德。

白孝德知其愛面子,心胸也不甚寬廣,便說道:“主公見你遲遲不來消息,猜想必然是有堅城絆住了腳,所以才遣我將玄武炮營和巨型孔明燈送來。所以我只管護送,其餘一概不管,攻城之役依然由你指揮。”

張光滔鬆了一口氣笑道:“主公果然神機妙算,兄確實是被這小小的安慶城所阻擋,本不想勞煩主公派兵前來,再有幾日兄定然能將城池拿下來。想必白賢弟對於攻城有妙策,倒可以指點兄長一二。”

“有玄武炮營和巨型孔明燈相助,張將軍攻城更輕鬆一些,小弟好不容易忙裡偷閒,就不參與其中了。”

張光滔有了玄武重炮的相助,攻城更加得心應手,他的舉措也不再焦急,反正主公已經知道安慶難以攻克,反而讓他從容起來,按部就班地安排攻城部署。

安慶城內的唐軍似乎已經陷入了絕境,太守劉長卿也焦頭爛額,他麾下的兵卒不但要承受敵軍的炮火,而且城中的糧草也已經難以爲繼,再堅持下去也毫無意義。他不能做出要求兵卒們做出吃人肉這樣滅絕人性的事情。

其實這只是他心中對於道德與大義之間的考量,因爲他肚子裡明白,安慶的得失對天下全局並無影響,他就算守住安慶,大唐也再無法奪回長江以北的土地,他現在的堅守不過是堅持心中的大義而已。但他不能因爲自己的大義拉着全城的百姓一起陪葬,他無權決定別人的命運,他只能決定自己的。

他把安慶府別駕裴魯叫到了跟前,聲音平淡彷彿平時拉家常:“安慶城糧草已經斷絕,百姓兵卒飢餓難耐,再守下去毫無意義。我欲自裁以身殉國,明日清晨你就率領衆人向雍軍投降吧。”

裴魯眼圈頓時變得發紅,上前叉手說道:“我欲與公共赴大義,你我赴死,兵卒和百姓自會開門獻城。”

劉長卿悲哀地搖搖頭說道:“衝動赴死很容易,難的是揹負着使命感和屈辱活下去,讓你留下來獻城,可以向叛軍提出要求,讓他們善待百姓和降卒。”

裴別駕朝劉長卿躬身叉手說道:“公之託付,裴魯定會照辦。”

裴魯退走之後,劉長卿的夫人杜九娘帶着兩個孩子走到他的身邊,眼淚婆娑地說道:“夫君忠心殉國,妾有心相從,只是膝下的兩個孩子將來還有許多路可走。”

劉長卿牽着夫人的手說道:“我也是如此所想,明日裴魯就會獻城,你帶着孩子們今夜從南門出門,我遣人撐船護送你們過江。”

“夫君!”她知道這一走便是永別,兩行清淚從臉頰流淌下來。

兩個孩子也跑到父親膝邊,抱着父親官袍的下襬嚎啕大哭。

劉長卿強忍着眼眶中的淚水,生硬地揮揮手說道:“不要再哭了,眼淚對你們沒用,快快離開!”

夫人和孩子們走後,劉長卿把腰間的橫刀抽出,在自己的袖子上擦拭,隨後架在脖子上閉眼拽刀……

裴魯命人在城牆上打起白旗,喊話雍軍願意談投降事宜。

張光滔得知後並沒有多高興,這是這場戰爭必然的結果,城池被拿下是遲早的事情,不過早點解脫對雙方都有好處。他大手一揮說道:“走,到城牆下看看。”

裴別駕對着城牆下姍姍來遲的敵軍將領問道:“你們中間誰說了話算數?”

張光滔哼笑一聲策馬上前來,高聲說道:“我乃雍王親命的河東節度使、南征中路軍行軍總管,安慶的事情我說了算。”

“我們欲獻城投降,但是有兩條要求,望將軍能夠答應。”

“你只管說,答不答應是我的事情。”

“第一條,放下武器投降的將士們,大軍進城後應當饒恕他們的性命。”

“這個可以答應。”

“第二條,城中百姓糧食已經斷絕,希望將軍進城後能爲百姓解決饑饉,百姓定然會感恩戴德。”

張光滔回答道:“這個不消你說,我們進城之後定會善待百姓。”

“既然如此,我便開城歸降。”

策馬在張光滔身後的白孝德捋須稱讚道:“此人真乃義士也,獻城投降口中只提士卒百姓,卻不提及自己。”

“等等。“張光滔擡手說道:“你們提兩個條件,我只提一個,我要刺史劉長卿,我發誓要將他五馬分屍,自然不能違背誓言。”

裴魯閉眼嘆了一口氣道:“劉太守已經於昨天晚上自殺殉國。”

“哼,便宜他了,那就鞭屍掛在城牆上示衆。”

張光滔進城之後確實以軍糧接濟了百姓,但是他爲人小肚雞腸,十分記恨劉長卿,得知百姓給劉長卿修建了墳墓,竟派人將他的屍體挖出來,鞭屍之後掛在了城牆上,百姓因此敢怒而不敢言。

白孝德幫張光滔攻破安慶之後,便率領玄武炮營和巨型孔明燈返回合肥,同時也把安慶攻城戰役始末告知了李嗣業。

張光滔先是爲了個人顏面,攻城不克強迫將士耗命登城,造成了極大的傷亡。入城後雖然安撫了百姓,但爲了泄私憤把劉長卿的屍體從墳墓裡挖出來,確實不是將帥該有的風度。他遂下令將張光滔調往長安擔任御林衛大將軍的虛職,轉調阿史那啜律擔任河東節度使,並命他去安慶接管城池軍隊。

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
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