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

李嗣業與這三人面對面坐在銅爐前,從他們口中詢問出事情的始末,心中暗喜表面卻惆悵地感嘆道:“想不到張忠志戎馬半生,竟沒能防住這樣的陰謀詭計,英雄早逝,實在是令人扼腕嘆息。你們且放心回去告知王武俊,進入榆關後我定不會虧待城中將士。我這就在長安請下旨意,封王武俊爲盧龍節度使,等入關之後一併將旌節賞賜過去。

這三人說道:“大王,入榆關刻不容緩,史朝義很快就會派人來接手,只有趕到他們前面,榆關才能夠唾手而得。”

“既然如此,我明日便起大軍前往榆關,請三位兄弟在前面爲我大軍做引路。”

這個時候出兵大雪紛飛,路上的積雪都能夠淹沒膝蓋,李嗣業披甲親自帶兵出發,頂着鵝毛大雪前行,馬蹄踢着紛飛的雪花前行,深一腳淺一腳在北國的萬里雪花中迤邐前行。

史朝義本欲親自率兵前去接管榆關,但燕山地區雪下得太大,只得先派信任的宰相薛嵩前往榆關,但是出行之初便耽擱了許多時日。

李嗣業趁着大雪來到關前,守關將領由於天降大雪放鬆了警惕,使得牙兵營趁機來到城門口,他們推舉的主將王武俊趁機將張忠志的魚符和印信舉在手中,高聲喊道:“張將軍魚符印信在此,他遭受惡賊史朝義暗算,特命我等開城迎雍王大軍入城相助。”

“胡扯,張將軍怎麼會下這樣的命令,爾等叛逆速速退下!”出言訓斥王武俊的是一名中郎將。

將帥牙兵在幽燕軍中是特殊的存在,他們平素裝備精良,眼高於頂,一般的校尉參將都不敢對他們指手畫腳,此刻這位發飆的中郎將的確算得上一位勇士了。

王武俊從背上解下角弓,對準這中郎將一箭射去,正中他的眼窩。郎將雙手捂着眼慘叫出聲從城牆上掉落下來。一幫子牙兵簇擁上去,亂刀將他斬殺,擡開了拓關門擋,打開城門將李嗣業大軍放了進來。

留守榆關的大將乃是張忠志留下來的部下,知道河西軍已經進城,他也只好前去李嗣業面前投降。

至此,李嗣業曾經耗時兩個多月,耗費無數炮彈沒有攻下來的榆關,一天之內被他拿到了手中。同時得到的還有退守榆關的四萬多幽燕軍。

李嗣業任命王俊武爲平盧節度使,降將張繼堯爲節度副使,他率軍進入榆關後並未停止進攻的腳步,直接以王俊武的榆關軍爲前鋒,朝着營州方向而去。

遼東地區的雪下得更大,行軍兵卒們的腿深一腳淺一腳地在雪中前進,史朝義派出來接手榆關的官員隊伍也在這條道路上,他們行進中發現了河西軍的蹤跡,立刻嗅覺敏銳地撤逃了回去。

宰相薛嵩回去之後並未去找史朝義,而是去見了田承嗣,兩人在暗室內不知秘密談了些什麼,田承嗣和薛嵩又聯合去見史朝義。

薛嵩見到史朝義後,立刻痛心扼腕地開口道:“陛下,榆關牙兵們聯合留守將領張繼堯投降了李嗣業,李軍此刻正行進在殺來營州的路上。”

史朝義一聽徹底慌了,連忙求問薛嵩和田承嗣:“薛公,田公,我們眼下該怎麼辦?”

兩人暗中早已商議好的對策,對史朝義說道:“營州實在不是久留之地,還請陛下快快移駕遼東城,我與田承嗣大將軍留下來共同守衛營州城。”

史朝義心中畏懼李嗣業率軍攻城,卻又不得不展現出領導者的硬氣,毅然說道:“身爲主君,豈能臨陣脫逃,我欲與二公以及大燕的三萬將士一同守禦城池。”

“萬萬不可呀,陛下。”田承嗣演得跟真事兒一樣,搶在地上激動地說道:“君主乃是國之根本,切不可以身犯險,如今遼東緊急,前方後方俱爲一體。我們手中這些兵馬或許能守營州十幾日。但若要解營州之圍,還需陛下前往遼東城,命李懷仙率兵前來合力驅敵。”

史朝義終於放棄留守,握着兩位老將的手說道:“兩位將軍且在城中堅守等待,我史朝義一定會帶兵回來救援營州驅走李嗣業。”

他帶着自己組建的親衛營前往遼東城,前腳剛剛離開營州一日,第二天田承嗣和薛嵩便打開城門,將營州獻給了李嗣業。

李嗣業進入營州後,請封田承嗣爲雁門郡王,封薛嵩爲平陽郡王。這兩位十分高興,沒想到李嗣業這麼夠意思,獻城投降竟然換來兩個郡王,可謂是一步到位,想必他要留在河北當節度使,估計也沒問題吧。

史朝義前往遼東的路上,聽聞薛嵩和田承嗣已經投降了李嗣業,氣得騎在馬上甩動馬鞭怒道:“兩個老賊誤我!”

他現在身邊無人可詢問,只好自己下決定,前往遼東城投靠李懷仙。

朝義率領親衛營日夜兼程行進,幾日後來到遼東城下時已經是又累又餓,沙啞着嗓子朝着城頭上高喊:“懷仙公,快開城門放我入內!”

城門上毫無動靜,手挽強弓的兵卒們低頭面色冰冷地望着他。

史朝義心中發慌,再次高聲喊道:“我是你們的陛下,快開城門讓我入內!”

李懷仙麾下的一名裨將站在城樓門楹的牆垛後,雙手叉腰大聲道:“史朝義弒君殺父,敗壞人倫,其罪當誅。我家將軍不願讓你們史家絕後,才饒你性命,但也絕不可能與你爲伍!速速離去,否則弓弩伺候。”

“咄!小小裨將,有何資格與我喊話,把李懷仙叫出來,我要與他面談!”

這裨將自然不願意再喊話第二遍,揮手道:“給我放箭!”

一時間城樓上箭矢如雨飛下,史朝義慌忙帶着親兵營撤逃,向北跑了一段距離後才停下來,擡頭望着茫茫蒼天悲聲說道:“天下之大竟無我容身之地嗎?”

親衛營的將軍走到他身邊勸說道:“雄武皇帝曾經把長女嫁給室韋可汗,您如今就是可汗的大舅子,何不去投奔室韋,等日後時來運轉再借助室韋的兵馬南下,恢復大燕社稷。”

恢復大燕社稷他不敢去想了,但在室韋那雪山苦寒之地找一個容身之所,還是可以的。

聽聞史朝義要去室韋那種苦寒之地,他麾下的親兵營兵卒們也開始動了心思,趁着夜裡宿營的時候不斷有人逃跑,等他們到達室韋邊境時,兩千人的親兵只剩下三百。

元朔五年,也是李豫寶應元年二月,李懷仙派人向李嗣業送去投降書,換來了武威郡王的封號。四月,李嗣業率大軍抵達室韋和黑水靺鞨邊境,室韋可汗帶着史朝義的頭顱前來投降。

李嗣業加封室韋可汗爲北滿郡王,命他繼續管轄遼東以北的廣袤原始森林,黑水靺鞨和渤海國王也分別派使者前來投降,李嗣業依次加封了他們。至此,整個幽燕和遼東都落入李嗣業的手上,如今只剩下他與南方朝廷的較量。

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四百四十五章 溫泉對浴談用兵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
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四百四十五章 溫泉對浴談用兵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