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

王思禮與李輔國之間使了個眼色,又叉手進言道:“陛下何不從武關直下南陽,進入襄陽城,荊襄和江東未收到戰亂波及,依舊繁盛富庶。陛下南下之後依仗此兩地可延續基業。叛賊李嗣業取關中之後,定然起稱帝之野心,介時他必遭天下共討,兵敗身亡。介時陛下再從江南一揮百應,回到關中重振大唐河山。”

李亨聽罷王思禮的分析,心中大爲贊同。本來他就因爲太上皇的關係,對蜀中這地方沒有什麼好感。如今李嗣業佔據鳳翔阻斷了他西進靈武的路線,陳倉道也被堵截,唯一能夠符合他南逃心理預期的地方只有江南。

“既然如此,朕就依你所言,攜朝中衆臣南下江東。”

李輔國聽到這裡,突然上前插話說道:“江東等地比不得蜀中,魯炅雖已辭去淮西襄陽節度使職位,但至今無人領軍。來瑱、高適、韋陟,等人佔據兩淮江東,他們雖口稱對陛下忠心,但也不可不防,陛下只帶着這幾千御林軍,恐與天威有損。奴婢以爲,應當召魚朝恩率三萬龍驤軍護送南下。”

李亨神情憂慮地說道:“我意也是如此,只是郭子儀正率朔方龍驤兩軍在關中與李嗣業相持,朕把龍驤軍給抽撤走,對他來說豈不是釜底抽薪?”

“關中早已經守不住,是否抽調龍驤軍對戰局毫無意義,陛下何不給郭子儀下一道命令,讓他帶朔方軍撤回朔方堅守。”

李亨幽幽地嘆了口氣說道:“郭子儀在關中抗擊李嗣業難道就沒有勝算了嗎?”

李輔國無奈地搖搖頭:“還是王思禮將軍說得對,陛下一時後撤至江東,將來還能夠重掌天下回到長安。”

王思禮在一旁皺起了眉頭,看了看李輔國的臉色卻沒有說話。李輔國調龍驤軍離開長安南下是爲了保護皇帝嗎?錯!是爲了保護他自己。無論魯炅,還是來瑱、高適、韋陟等人都是皇帝任命的官員,他們無論從道義上還是從感情上都不會對李亨不利。但李輔國在長安獨攬朝政期間,利用察事廳子打壓他們這些南方藩鎮,早已是敢怒不敢言。

皇帝一旦逃難至江東,這些地方節度使們必然容不下他,所以擁有三萬多人的龍驤軍就是他客居他處的保命底牌。

李亨尚沒有明白這一點,回到車輦上鋪開綢布簽寫聖旨,然後加蓋印璽交送給李輔國,李輔國又轉交給自己麾下的一個小太監,讓他帶着聖旨前往長安近郊分別給郭子儀和魚朝恩傳旨。

……

郭子儀率兩軍在三原縣主動朝白孝德和趙崇玼率領的河西軍進攻,兩人連番失利,後撤至醴泉縣一帶,等待李嗣業從龍門渡口回到軍中。

段秀實佔據鳳翔後,主動向醴泉縣進發,與退守在那裡的白孝德、趙崇玼會合,準備向郭子儀發動進攻,算是大局已定後的最後一戰,將徹底清除朝廷在關中的最後力量。

李嗣業率衆親兵趕到了醴泉縣,他到達後立刻暫緩了向郭子儀的戰役,即使郭子儀主動出擊,他也命諸軍被動防守。

將領們不解其意,白孝德和趙崇玼主動向李嗣業請戰,拍着胸脯要籤軍令狀,誓要立下這平定關中的最後一功。

李嗣業笑着摟着二人的肩膀說道:“我們已經勝券在握,何必如此急躁?”

白孝德不能理解:“我們本來可以速勝,爲什麼要等?主公,將士們自從入上黨,進攻絳蒲二州以來,已經奔波作戰長達兩個多月,都想着能夠早些修整。再等下去兵士疲憊,怕是要有怨言了。”

李嗣業笑道:“我們等不起,郭子儀比我們更等不起,朝廷揹負逃亡的壓力,又把這種壓力擔負到郭子儀的身上,他如何能夠承受得住?既然將士們都已經疲憊,何必期待什麼最後一戰,我相信要不了多久,唐軍必然主動敗撤。”

二人將信將疑,只得聽從李嗣業的決策,在禮泉縣安營紮寨安穩下來。無論郭子儀如何挑戰,河西軍只是固守防禦。

……

李輔國派出的使者到達了三原縣郭子儀和魚朝恩的駐軍地,兩人連忙出帳來拜見聖使。郭子儀還希望能去親自見一見皇帝,向他表明自己的立場和信心,但聖使張開敇書所念的內容徹底擊垮了他的信念。

“門下!關中凋敝,陛下意欲南巡,特任命魚朝恩爲行在護軍都督,率龍驤軍護送朝廷南下。任命郭子儀爲朔方隴右河西三鎮節度使,率朔方軍西撤至靈武!敇書如右,請奉行。”

郭子儀吃驚地擡起頭,面朝聖使竟訥訥地不能發一言,他無法勸說自己接受這殘酷的事實。

李亨不接受他的建議御駕親征,反而要南逃也就罷了,還要從他的手中抽調走龍驤軍。沒有了龍驤軍,他手中僅剩的兩萬朔方軍還有什麼作爲?

李亨任命他爲朔方、隴右、河西節度使,等於是給他畫了一個大餅。朝廷諸人不可能不知道李嗣業已經截斷了從關中往西的通路,如何能夠撤向朔方?

郭子儀錐心無力地說道:“陛下現在何處,我欲騎快馬同聖使一同前往,親自向他陳情上表。”

聖使雙手捅起袖子說道:“陛下如今已經南撤至上洛郡的四皓驛,不過咱家要勸郭司空一句,陛下南巡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如果你要是去勸說他留在關中,我勸你還是不要費這個力氣了。”

郭子儀毅然拱手說道:“我去見陛下不止是因爲這個,不過時間緊急,聖使怕經不起連番趕路,我只好先行一步。”

郭子儀的諸多坐騎中有一匹白駝,以耐力和速度著稱,據說翻山越嶺如履平地,行百里路而不疲倦。當年哥舒翰騎這樣一匹白駝從隴右往長安八百餘里一晝夜便能趕到。

他獨自從三原縣出發,連着趕了兩個時辰的路,終於在上洛城外的四皓驛撞上了朝廷的隊伍。

李亨看到他遠遠而來,吃驚地連忙躲到了御輦中對李輔國說道:“他怎麼來了?朕如何能見他?”

李輔國知道他這是該死的羞愧心作怪,連忙對他說道:“他是臣子,您是皇帝,哪有皇帝躲臣子的。無論什麼事情,您有您自己的理由,哪是輪得上他一個臣子質問的。”

郭子儀已經來到了四皓驛的門外,跪地叉手說道:“臣郭子儀覲見陛下。”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李亨遲遲不肯應允相見,郭子儀也跪地叉手不起,宰相李揆連忙來到驛站主殿,卻遭到李輔國的阻攔。李揆只好跪在殿外大聲說道:“郭子儀乃是平叛功臣,雖新遭大敗,但對陛下對朝廷忠心耿耿。今陛下避而不見,未免傷了老臣的心。”

李亨無奈,只好移駕在內殿之中,與外殿只隔着一層紗帳,命李輔國傳旨命郭子儀在外殿相見。

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
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