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

安祿山鄭重地點點頭,開口問道:“高先生有何良策,敢以教我。”

高尚伸出手指,在空中虛晃着攪拌道:“在長安把水給攪渾,暗中派出探子扮作河西來的商販,在長安散佈消息,就說主公與李嗣業約定起事謀反,平分大唐國土。”

“唉,”安祿山擺了擺手:“你這計策不管用,皇帝還是相當信任李嗣業的,之前劉駱谷就在長安傳播過這樣的流言,沒有取得任何效果。”

“之前自然沒有效果,但是大夫一旦起事,皇帝所謂的信任將不復存在。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但凡皇帝對武將失去信任,任何人他都不會相信,更別說擁兵十八萬的李嗣業了。”

安祿山眯起眼睛,書房中來回踱步,轉過身來指着高尚問:“繼續說。”

“大夫一旦起事,大軍南下取東都洛陽,西進潼關。皇帝定然不敢將後背交給李嗣業,更不敢讓他帶兵經關隴道過蘭州越黃河進入關中,甚至還需要用隴右道軍隊把守黃河以防備李嗣業。這一計策足以牽制河西,隴右兩軍。”

“守衛關中的京畿部隊乃是關中良家子弟,從未參與過征戰,絕不可能是我們的對手。主公必能破潼關而入。到時候皇帝只能被迫放李嗣業入蘭州,他自己則遁逃蜀中。主公預先暗中聯絡吐蕃軍進攻河西,牽制一部分河西軍,介時李嗣業需要留下大批兵力守禦河西。我們在關中佔據先機,以多勝少,以逸待勞迎擊李嗣業,定能一舉將其擊潰。”

安祿山低頭凝神思索,說道:“李嗣業素有野心,他在河西秣馬厲兵,必是欲謀大事。我若先行起兵取下關中,就算河西有吐蕃軍牽制,他麾下還有赤水軍西涼鐵騎和安西北庭兩軍,我軍如何取勝?”

高尚連忙給安祿山打氣道:”主公可安心,我們與李嗣業相比有兩利,而李嗣業則有兩害。我軍一旦佔據洛陽,則掌控含嘉倉ꓹ 擁有糧食萬石,而關中河西缺糧ꓹ 敵必不敢與我軍持久,此一利一害也。我軍同心戮力,無後顧之憂ꓹ 而李嗣業則必然會受到朝廷牽制猜疑,此二利二害也。我軍有此兩利ꓹ 又集中優勢兵力,介時何愁不勝李嗣業。”

安祿山大喜ꓹ 扶着高尚的肩膀慨然笑道:“有軍師爲我分析利弊ꓹ 某無憂矣,從今日開始大張旗鼓開倉庫賞賜兵卒。準備南下的糧草,各軍加強訓練。”

他又壓低聲音對高尚吩咐:“你去將太僕丞嚴莊請來,還有吾兒慶緒和阿史那·承慶,都一併叫過來,我們詳細商議一下。”

“喏。”

安祿山與兩位軍師,以及次子慶緒和承慶進入密室中ꓹ 在燈光下他雙目與往常全然迥異,只剩下冷酷和森然ꓹ 對身邊四人說道:“楊國忠屢屢借陛下名義對付本王ꓹ 如今我養精蓄銳ꓹ 手中已有二十萬兵馬ꓹ 起事正當其時。今日你們皆是我心腹,請爲我擇一良期ꓹ 尋一正當的理由起兵南下。”

高尚又從懷中掏出了袁天罡和李淳風的推背圖ꓹ 低聲道:“根據圖讖所言ꓹ 十一月初九乃是起事良機,主公若能在當日起事ꓹ 定能聚天時之利,大事必成!”

嚴莊湊到燈火前也低聲說道:“楊國忠自任相以來,專權誤國、禍亂朝政,兩次討伐南詔皆大敗而回。而楊氏也借外戚之重,奢靡腐化,不顧稼穡民生,關中大災隱瞞不報。他又三番五次意圖坑害大夫,此獠不除,則天人共憤。主公可借誅楊國忠清君側爲名,起大軍南下!”

安慶緒和阿史那·承慶也上前叉手說道:“阿爺,兒願與父同心戮力,共謀大事。”

“主公,俺也一樣,共謀大事!”

安祿山雙手撐在案几上,雙眼中暴漲起野心與熊熊慾火,對身邊四人道:“此事暫不可外傳,更不得走露風聲。”

四人同時叉手道:“喏。”

……

天寶十四載八月初五,乃是大唐皇帝李隆基的誕辰之日天長節,文武百官上表奏賀,各藩鎮節度使也向朝中送去賀表,敬獻禮物。

皇帝比往年都要高興,下旨從這一日起長安解除宵禁,至八月十五日中秋節,雙節期間百姓可徹夜狂歡遊街,工部與少府監在長安主要街道掛起長燈,爲皇帝陛下張燈賀壽。

夜幕降臨入酉時,用過晚飯的百姓們紛紛走上大街,各人提着一掛紙燈,前往興慶宮廣場爲皇帝陛下祈福賀壽。

這一刻長安變爲了不夜城,坊牆兩旁燈柱林立,各城關城樓上掛着彩燈,歇山頂的檐角下紅燈搖曳,風鈴潺潺。成千上萬的孔明燈從家戶的院落中飄起,爲繁星萬點的長夜增加了更多璀璨。

長安城萬年縣不良人趙魯站在通化坊坊門下,口中嚼着薄荷葉子擡頭望着坊門上的燈籠,雙目逐漸變得迷茫。

……

大明宮太和門城樓上,龍武軍中侯張小敬身披細鱗鐵甲,頭戴堅鐵丸盔站在女牆垛口,他從腰間摸出軍壺,仰頭灌了一口酒水,望着夜空中千家萬戶飄起的孔明燈,莫名悲憫地嘆氣道:“兄弟們,這樣的景象我們還能看幾年吶?”

……

西市米記商行門口,穿着墨綠色花紋襴袍,肩披狐裘的長安富豪米查幹站在奚車前,他的身後是五六名擡着箱子的僕役。箱子裡裝的是錢幣和絲綢。他今日夜間準備前往晉昌坊慈恩寺進行撒錢布施。

夜風習習吹來,米查幹卻遙望河西方向,口中喃喃說道:“胡椒的生意已經做到最輝煌的階段,主公你爲啥要讓我撤呢,我這四間米記商鋪,還有十幾座華庭宅院,不就白白捨棄了嗎?”

鋪子的掌櫃上前低聲說道:“東家,店裡都已經提前收拾好了,我把夥計們都放了假讓他們去觀燈,今晚我來守店。”

“辛苦你了,老周,從明天開始,把四個商鋪的錢窖裡的錢,兌換成方便攜帶的熟錦綾和黃金,分批次送往河西涼州。”

“喏。”周掌櫃對東家的決定不理解,但他沒有問任何問題,也無條件地執行東家的命令。

……

西市放生池通往永安渠的拱橋下,一對對男女踩着臺階石板走到渠邊,將手中紙船內的蠟燭點燃,輕輕放在水面上,千萬盞燈船沿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朝着下游飄去。白髮蒼蒼的老嫗疊了一盞紫蓮花,燈蕊處燭火飄蕩,她閉目雙手合十,口中默默地念着經文。渠水中星輝飄蕩,醉漢們坐在遊船中,目光朦朧中不知天上的繁星是河水,還是河水中的繁星是天上。

……

新昌坊的巷子裡,一對夫妻從院門中走出,身後跟着兩個八九歲的孩子提着四個花燈。徐娘半老的婦人妖嬈地轉過身來,望着鄰居院子斑駁陳舊的牆面,幽幽地轉過身去。

漢子半是怨怒半開娘子的玩笑道:“還惦記人家院子的主人呢,人家現在已經是節度三鎮的封疆大吏,休要再做這種美夢。”

娘子嘟着嘴脣翻白眼道:“老孃什麼都沒做,想想還不行嗎?”

兩個孩子嘻嘻哈哈來回追逐,手中的燈來回跳躍。

娘子一家走出新昌坊,匯入到前往興慶宮廣場前的人流中。戴着襆頭的男人,留着髮髻的女人,每個人手中都提着紙燈,從各個坊往主街逐漸匯聚,最終來到了興慶宮廣場上。

花萼樓兩側的鐘鼓樓上響起了清越沉悶的鼓聲,身穿袞冕的皇帝緩步向前,身後跟着羣臣來到雲臺樓廊上,低頭望向地面上熙熙攘攘的人羣。百姓們手中的提燈交織在一起,宛如星空深處密集的繁星。

李隆基從高力士手中也接過一盞燈,握在手裡朝着下方百姓輕輕揮動。

長安百姓們頓時歡呼起來,把手中的紙燈舉在了空中,目光晶瑩激動地擡頭仰望,口中發出了高呼聲:“吾皇萬壽無疆!”

“吾皇萬壽!”

……

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如史昕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
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如史昕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