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

於構此刻和守捉城的一幫軍官坐在版築房裡,只有尺許寬的窗口上擋上了麻布,最後進來的一人關緊了房門,然後用木棍頂上。

隊正史江憂心地問於構:“老於,你看人很準,你倒是給說說看,這位李守捉使太年輕了,這種人怕不肯安於現狀,定要想方設法往上爬,所以我怕他整什麼幺蛾子,不讓我們過安生日子。”

於構口中嚼着草葉子,然後低頭一口吐掉,頗爲沉鬱地說:“人嘛,總是有心氣兒的,人家想升官也沒錯。不過你們也不必太擔心,蔥嶺這塊兒地誰不知道?一年就有九個月天寒地凍,除了我們自己,沒人關心咱的死活,他就算再能蹦躂,等時間一長心氣兒也就磨沒啦。”

隊正和什長們都贊同地點了點頭,於主薄說得沒錯,蔥嶺守捉確實是被人遺忘的角落,就算李嗣業鬧得動靜再大,也無人理會,除非造反,不然沒人搭理他。

於構沉吟着說道:“我現在最爲擔心的事情,就是他跟我們清算缺失的甲冑,一百六十多號人,只有四十套甲,此事若是追究起來,你我全部脫不了干係。”

“他孃的!”一名什長擡腳重重地踩在胡凳上:“賣甲的事情,我們每一個人都參與了,法不責衆!我看他能怎麼辦?”

門外傳來踏踏的腳步聲,衆人慌忙噤聲,於構悄悄地走到門口低聲問:“誰?”

“主薄,是我撒。”傳令的小兵刻意很大聲地說道:“宋隊正和史隊正在不在你屋裡?”

“不在,你找他們,有什麼事情?”

“守捉使命令他們率領所有兵卒,披掛鎧甲在草廳外集合。”

於構眼珠一轉,神情微動,低聲回答道:“我去通知他們,你回去向守捉使覆命。”

等小兵腳步踏踏遠去,其中一人終於忍不住說道:“一天三集合,他這是要做什麼?”

於構表情嚴肅:“可能是追究甲冑的事情,待會兒你們不要亂來,看我的眼色行事。只要能熬過這樁事情,他們就該和我們同流合污了,這個詞用得不對,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

李嗣業抱着草蓆,盤膝坐在了草廳門口,蔥嶺守捉一干兵卒都列隊站在下方,還像李嗣業初見時那樣,把幾十套鎧甲平均分配到每個人身上,這樣一來每個人都缺了甲,李嗣業無法將所有人懲處。

田珍和藤牧提着棒子披甲站立在草廳左右,甲冑明亮厚重,看上去十分威武。

李嗣業高聲喝問道:“你們的甲呢?”

兵卒們默然低頭無語,軍官們心照不宣,都非常能沉得住氣。

“你們的甲呢?哪裡去了?”

仍然沒有人說話。

李嗣業擡頭問於構:“於主薄,你是管倉房的,甲冑缺了你不知道嗎?”

於構將雙手捅進袖子裡,躬身說道:“啓稟使君,我蔥嶺守捉常年武備,甲冑都是發放到兵卒手中的,倉庫並無儲存,這一點賬冊上都有記載。”

軍官們把餘光投向了於構,心說餘主薄還真是夠滑頭,先把自己的責任摘了個一乾二淨。

李嗣業威嚴地怒視着史隊正和宋隊正,沉聲問道:“兩位隊正,你們各自掌兵六十多人,麾下兵卒缺了甲冑,難道就沒有什麼要交代的嗎?”

兩人對視一眼,同時單膝跪地,重甲發出嘩啦聲響,叉手認罪:“屬下管理下屬不力,致使甲冑缺失,還請守捉使治罪!”

他們身後這些兵卒同時都紛紛跪到了地上,異口同聲大聲說:“這些都是我們的罪責,與兩位隊正無關,還請守捉使責罰我們!”

李嗣業冷眼相看,這些人看似認罪態度良好,實際上是共同進退,對他這個守捉使施加壓力。有道是法不責衆,最難處理的就是這些集體犯法的羣體,共同利益會將他們擰成一股繩。

他伸手一託從地上站起來,緩慢走到跪地的兩人面前,伸手拍在史江的甲衣上。不知就裡的史隊正把頭低得更低,李嗣業卻低下頭辨認他的甲片。

李嗣業冷聲說道:“你認爲我孤陋寡聞到這種地步,連步兵甲和軍官甲都認不出來了!”

他又踏步繞到宋橫的身後,這位隊正心中慌得很,小心地擡頭隨即又連忙低下頭。李嗣業繞着他轉了一圈,緩步踏上頁岩臺階,宋橫悄然鬆了一口氣。他卻突然停住腳步,轉身下來走到宋橫身邊,一把將其腰間的橫刀摘了下來。

他捏住刀柄將刀鋒抽出一半,兩根手指在刀面上輕彈,雙手合上刀怒聲道:“橫刀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你用一把劣質的橫刀替換了佩刀!”

史江和宋橫最終無法抵賴,只能把頭低得更深。

李嗣業這一手震懾了衆人,什長和兵卒們都不敢再說話,隊正的武器和甲冑丟失,這個罪責他們是不敢擔的。

“史江!宋橫!你們二人治下不嚴,丟失鎧甲兵器,並用劣質甲兵來矇混過關!此等大罪,我就是斬了你們也不屈!”

“使君,我們認罪!”

兩人齊齊伏在地上。

李嗣業見到恐嚇已收到效果,口氣稍微放緩說道:“但是蔥嶺守捉正值用人之際,我暫且留下你們性命,改打五十軍棍!我看隊正也不要做了,降爲什長留用察看!”

他立刻對站立在兩旁的田珍、藤牧下令道:“你們兩個,先給我把軍棍打了。”

兩人皺着鼻頭還有些不樂意,感情我們跟着你來蔥嶺當差役來了。不過不情願歸不情願,但還是分別拿着大棒站在了兩人身後。

史江和宋橫主動把甲衣解下來,光着脊背趴在地上受刑,田珍和藤牧兩人重重地揮舞着木棒,打在脊背發出砰砰實錘的響聲,沒過多長時間脊背上血水飛濺傷痕累累,就連他們兩個也打出了一身汗。

沒有人能回答他的問題,本着坦白從寬,腿腳打斷,抗拒從嚴,回家過年的原則,他們決定死扛到底,看看這位新任守捉使能把他們怎麼樣。

“都不說嗎?”

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
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