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

“駙馬回來了。”

楊洄低頭匆匆走進正堂中,侍女連忙上去替他解下外袍,他抖了抖被汗水沾溼的中單前襟,呼氣道:“媽呀,出了一身的汗。”

他一邊穿上輕薄的絲衫隨口問侍女:“公主呢?”

“公主在西院觀閣中謄抄南華經。”

“那就好,”楊洄長舒了一口氣,又回頭說道:“命人將東跨院的羅堂收拾一下,敞軒大開通風,稍會兒我要待客。”

他從堂中走出,駱興常等三人在院中等待。楊洄神色如舊,簡略地問道:“如何?”

駱興常躬身回答:“已全然安排妥當,三人將供詞背得滾瓜爛熟,絕不會出半點疏漏。”

“很好,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千萬別出差錯。再等個一時三刻,陛下就會派高力士前來審問。”

駱興常大着膽子上前一步問:“聖人真的會相信此事麼?”

“爲什麼不信,就算不信,只是生疑,也夠他太子喝一壺的。”楊洄抖擻着衣衫說道:“自古以來,以神異宣揚造勢者,均是居心叵測之輩。這個道理,聖人比我們更懂。”

“現在我們就去東跨院的羅堂前等待,張洪,把那三人押到門堂廂房內呆着,不要讓他們喧譁聲張。”

駙馬楊洄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府邸大門敞開,專設有門子等待通報。從東跨院到大門這一段路途,不得有閒雜人等活動。

李嗣業和張小敬,還有那劉耿三被關進了窗門緊閉的廂房中。從進入駙馬府到現在,他們始終沒有和劉耿三接觸的機會,就連此刻,他們也都分關在兩個不同的房間內。

李嗣業心中焦急,難道說駙馬一夥猜出了他們欲殺人滅口,已經有這方面的防範準備?

張小敬睜着獨眼,注視着門窗縫隙中透射進來的光線,口中喃喃絮語:“彆着急,還有機會。”

他的聲音如蚊蚋般含糊不清,只有李嗣業能聽懂說的什麼。兩人相對默默地站立,身邊是兩個披掛布背甲的兵丁,腰中的橫刀隨着身體擺動輕輕晃盪。

日頭漸漸向西偏去,跪坐在門廊下的楊洄幾人同樣焦躁,駱興常時不時擡頭望望天色,嘟囔道:“這已經是日入了,怎麼還不來?”

楊洄耐着鬱氣說道:“等等吧,今日定然會來的。”

他的話音剛落,府邸大門外便響起門子高呼報客聲:“右監門衛大將軍,內侍省高監事到!”

“來了!”楊洄振臂綰袖而起,神情緊張地整理了冠帶,對駱興常、趙牧和張洪三人道:“你們先回避一下,聽我召喚行事。”

楊洄親自跑到大門口,只見爲首一名太監白麪朱脣,頭戴黑紗襆頭,身穿絳紫色朝服,腳蹬犀皮六合靴,手中攥着一柄拂塵,將麈尾輕輕搭在左袖之上。

此人正是李隆基身邊近臣高力士,他身後跟着六名青衣小宦,皆低頭目視腳面。

楊洄隔老遠看見了高力士,連忙小跑着迎上去:“爺,可把你給盼來了。”

高力士展顏一笑,眼角紋能夾死蒼蠅,慢吞吞地說道:“咱在宮中侍奉大家,等閒出不得宮城,若不是今天有此機會,不知何時才能到駙馬府上拜謁。”

楊洄躬身相迎,口中說道:“爺折殺楊洄了,咸宜前兩日還在念叨您呢,說是何時能邀阿翁到府上飲酒宴樂,不如今日趁此機會,楊洄作陪與您多喝幾杯。”

“今日不行。”高力士神色肅然說道:“今日奉了大家的差遣前來審問妖人與證供者,駙馬在府中等候,不也是爲了此事麼?”

“是,是,”楊洄下意識地抹了一把額頭笑道:“我怎麼把此事給忘了呢?”

高力士斜視着駙馬,表情中有一絲玩味笑容。

“爺先請。”

“駙馬請!”

兩人同時一笑,沿着石徑由楊洄引路往東跨院而來。

高力士與楊洄一路來到東跨院,二人登上石階站在羅堂檐下站定,高力士扭頭問楊洄:“此案謀犯共有幾人吶?”

楊洄答道:“回爺的話,原本有三人,抓捕時他們負隅頑抗,死了一人,重傷了一人,只剩下妖人劉耿三能接受訊問。”

高力士狐疑地笑問:“只此三人,就鬧出如此大的動靜?”

楊洄闇道這高力士果真不是省油的燈,臉上卻笑容不減回答:“這些妖人原本是在醴泉縣,只有這三人逃脫追捕,跑到長安來作祟。另有兩名萬年縣的捕盜不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妖人妄言,我今日已把他們叫來佐證。”

高力士喝嘿怪笑了一聲說道:“萬年縣廨所用捕盜不良,皆是雞鳴狗盜劣跡斑斑之輩,這種人的言辭,駙馬不可盡信吶。”

楊洄搜腸刮肚巧妙回答道:“楊洄也知這些捕吏劣跡者多,但此案關係體大,牽涉東宮,說錯了就是掉腦袋的大罪,晾他們也不敢張口胡言亂語。”

聽到楊洄口中說出東宮二字,高力士的耳根輕微抽搐了一下。他將拂塵搭上肩頭,雙手入袖沉聲說道:“既然如此,把妖人和證人都帶上來吧。”

楊洄趁勢揮手吩咐管事:“叫他們帶人過來。”

楊府管事連忙跑去通知等待在跨院門口的駱興常,駱興常又跑去命令京兆府兵丁:“快,把人押送過去!”

李嗣業垂目凝立在昏暗廂房裡,聽到外面的喊聲,心臟加速跳動起來,彷彿是遇到了強勁的對手站在格鬥籠內,給他以巨大的壓迫感。

廂房門打開,四名兵丁站在他們左右進行搜身,他們解下了他與張小敬頭上的襆頭,將二人頭頂的竹簪與銅簪拽了下來,又命二人重新系上襆頭。

“出去,走!”

張小敬的獨眼微微跳動,那支銅簪子是他身上唯一的利器,失去此物,他無法悄無聲息將劉耿三斃命。

妖人劉耿三也被押了出來,站在跨院門口。駱興常指揮兵丁分別將李嗣業和張小敬安排站立在劉耿三的左右側,並對他們做最後的警告:

他們的身後跟着腰挎橫刀的京兆府兵丁,只要一個不慎,必會引來殺身之禍。

李嗣業扭頭去看妖人劉耿三,這人嘴角溢出陰冷怪笑,步履雖然踉蹌,卻從容淡定,看來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他現在如此得意,是因爲拉了兩個倒黴鬼陪葬。

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導和樂器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
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導和樂器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