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

管事附到張獻誠耳邊低聲說:“昨天崔阿郎兄弟已經率領親信連夜逃出城去了。”

“去往何方?”

“我不知曉。”

張獻誠拍了拍管事的肩膀說道:“你救了自己的命。”

他揮手領着幾人而去,先把這消息告知麾下心腹,與他們商議之後決定開城投誠,但首先要做的便是把郭英幹從監牢裡放出來,以站定立場表明態度,然後才方便立功。

張獻誠昔日與郭英幹本來就認識,但仍然對他畢恭畢敬,命下人請他沐浴更衣,又獻上了袍服和襆頭,然後才請他喝酒用飯。等張獻誠吃得飽滿,喝到微醺之時,張獻誠才趁機上前說道:“郭將軍可能有很多疑慮,此刻我爲何會把你放出來,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

“我有疑惑,但我也相信是好事情。”

“說得沒錯,將軍。你的兄長與杜軍使請來了朝廷的援兵,他們此刻就在這成都城外,崔氏兄弟擔心衆叛親離,已於前夜率領心腹三千人出逃。”

郭英乾冷笑一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能夠逃到哪裡去。”

“應該是吐蕃。”

郭英幹迅疾地拍案而起:“不可再耽誤了,趕快迎接大軍入城,迅速追擊崔氏兄弟極其餘黨。”

“好,我這就安排開城門!”

由於時間緊急,他們在傍晚開城迎接大軍入城,臧希晏身披山文甲騎在戰馬上,雙目睥睨地望着四周的放下武器歸順的軍卒,他們叉手躬身跪在地上,只有一人面帶微笑雙手垂立,上前躬身叉手道:“恭迎臧將軍入城。”

臧希晏冷眼看去,擡起馬鞭問道:“既然是降將,爲何不跪迎大軍?”

他身後的郭英義連忙叉手說道:“將軍,這是舍弟,現任西川軍軍使,崔寧圖謀不軌時是他深入虎穴與其對峙,被關押在監牢之中。”

臧希晏神色緩和下來,笑道:“既是郭英干將軍那就進入我軍陣列當中。”

郭英幹叉手謝過,把一名跪在地上的將領攙扶起來說道:“這位乃是團結營的行軍司馬張獻誠,其父乃是原幽州節度使張守珪。”臧希晏一聽肅然起敬,雙拳抱起說道:“原來是忠良之後,張將軍也隨我一同進入節度使府邸。”

張獻誠鬆了一口氣,沒想到故去多年的父親竟然還能給他加分,今後必然要給他老人家長臉,重振張家的門風。

衆人進入劍南節度使的府邸,各自落座在左右,臧希晏坐在主位上。

郭英幹上前來叉手說道:“臧將軍,崔氏兄弟三日前已經挾三千兵馬潛逃,可能是要投奔吐蕃,此人對我劍南川中的兵力部署城防弊端都非常熟悉,若是讓他投降吐蕃人,與敵手聯合起來,對蜀中的防禦將是極大的威脅。”

臧希晏的目光朝着衆將望去,詢問道:“誰願意率一支騎兵追擊崔寧崔密。”

他麾下的將領們紛紛上前請命,表示願意率軍出擊。

張獻誠走上前來,聲音比其餘幾人大了幾分,氣勢也比他們稍稍足一些:“若是臧將軍不嫌棄,末將願意在團結營內選拔四千餘騎,無論如何要將崔寧追回來。”

他的話音剛落,換來的是衆人嗤之以鼻的哼聲,誰不知道你張獻誠是崔寧的舊部舊屬,讓你去追他到底是放敵還是追敵還不一定呢。

臧希晏眯眼略作思慮,問他:“張將軍可保證能將崔寧崔密捉拿回來?”

“卑職願意立軍令狀,若不能讓二人甘心歸服,便取他們的頭顱回來。”

“既然如此,我再讓郭英義和郭英幹從東西川軍中各調一千兵馬給你,共六千鐵騎,望將軍能夠早去早回。”

“謝臧將軍信任,卑職定然不負所望。”

張獻誠立刻下去調集兵馬,加緊趕製出半個月的乾糧,騎兵們一人兩騎朝着西北方向而去,他們穿過雅州崎嶇的山地,翻越了兩座雪山,在幾個羈縻州境內來回打聽,終於在大唐與吐蕃的邊境黑水縣沙壩山附近遇上了崔寧的南逃隊伍。

此時的崔寧的狀況也足夠悽慘了,經過幾天幾夜的顛簸,麾下人心的變化,這些所謂忠心耿耿的部將們也逐漸開始不滿,每次夜營的時候第二天早上都會丟失人馬。這些忘恩負義之輩逃跑也就罷了,還要將他們爲數不多的糧食也偷走,使得衆人飢腸轆轆,只得以打獵或殺馬吃肉來維持體力。

此刻他在雪山下滿鬢寒霜牽着馬,手中拄着橫刀腳步蹣跚像是拄着柺杖,看到遠方大隊人馬的追來,臉上浮現出生無可戀的冷漠。

當他看到追來的將領是張獻誠後,心底又生出了幾分僥倖,拄刀上前聲調微弱地問道:“張獻誠將軍,你這是來捉我們兄弟回去嗎?”

張獻誠閉眼遲遲沒有開口,隨後才高聲說道:“是的。”

“我們兄弟素來待你不薄,將軍何以如此薄情?”崔寧的聲音有種說不出的悲傷。

張獻誠面無表情地回答道:“崔大夫此言差異,我來勸你回去,非但不是害你,而是爲了救你,防止你行差踏錯,最終落得身敗名裂,屍骨遠離故國,留得身後罵名。”

崔寧自嘲地苦笑一聲:“如今我已經落到了這般田地,還在乎什麼罵名嗎?”

“將軍可曾想過你的子孫後代,難道他們也要跟着你背棄故土充當蕃臣,不辯華夷,忘卻自己的祖先,讓博陵崔氏的歷代先祖蒙羞,介時你還有何面目去見他們。”

“住口!”崔寧惱羞成怒地冷笑道:“張獻誠,你孃的,別忘了你是誰的兒子,如今朝廷是顧不上追究,若是深究起來你的父親就是這片天下的罪人。他收安賊祿山爲義子,親手把他從偷羊賊捧到了高位,若不是因爲你爹識人不明,天下何來這七八年的浩劫!”

張獻誠臉色微微發青,他抽動的嘴角最終化作了一絲苦笑:“崔大夫說的沒錯,吾父錯在識人不明,誤信了賊人致使天下大亂,他後來雖然遭貶,但也不能贖去他的罪過。我身爲兒子自然要竭盡全力挽回,讓天下儘快歸於太平。崔大夫,你雖然走錯了幾步,但應該給你的兒女贖過的機會。你跟我回去之後,我願意向臧將軍甚至是雍王保全你的性命,保全你子嗣日後能夠做官。”

“哈哈,大言不慚,你以爲你是誰,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團結營行軍司馬,還想上達天聽。鯤鵬扶搖萬里,怎麼能看得見地上你這樣的螻蟻?”

張獻誠坦然說道:“崔大夫說得沒錯,鯤鵬看不見螻蟻,但螻蟻借力攀登大喊發聲,甚至舍上性命。我願意以性命來擔保崔大夫的性命,若是崔大夫信我,就與我一同回去告罪,若是崔大夫不信,那就別怪屬下手狠。“

崔寧知道自己今天無法逃脫這個地方,只有拼死和跟着張獻誠回去兩條路可走,他的兄弟崔密站在旁邊表情也產生了鬆動,用徵詢的目光望着崔寧。

崔大夫無奈之際,轉身朝着數百個眼巴巴看着他的兵卒們說道:“放下武器,歸順朝廷。”

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
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