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

“等等,”楊國忠突然打斷了吉溫的話語,慢條斯理地說道:“李嗣業的事情不急着處理,我這裡還有件更重要的事情。”

吉溫雙手貫在袖中垂目說:“還請右相示下。”

楊國忠挑眉看着吉溫:“李林甫一死,滿朝文武還都挺惦記他的,聖人也很念舊情,追贈了太尉和揚州大都督。可你說說看,以他之前乾的那些事兒,誣陷忠良,殺害大臣,他有這個資格獲得這樣的殊榮嗎?”

吉溫一愣,只好順着楊國忠的話往下講:“這不用說,自然沒有。”

“本相現在就要撥亂反正,還人間一個真相,還天下一個清明,還受害者一個公道。把他的罪過重新揭開,讓那些被他害死的冤魂得到寬慰。”

吉溫內心感覺十分可笑,當初李林甫害韋堅和皇甫惟明的時候你不是幫兇嗎?構陷太子岳父杜有鄰的時候你沒有出力嗎誣陷裴寬和楊慎矜的時候,你不是喊的最兇嗎現在反而以正義自居要撥亂反正了?

他內心越是不齒,臉上越是不動聲色:“不知右相如何爲李林甫定罪,就說他誣陷忠良?大興冤獄?”

誰知楊國忠鼻孔中嘲諷地哼了一聲:“這算什麼罪過?聖人還在乎這些死人冤不冤?”

吉溫故作糊塗:“吉溫不懂,還請右相教我。”

楊國忠這下來了精神,對左右給他按摩的女子們揮揮手:“都退下。”

侍女們扭動着腰肢婀娜退去,他把雙盤在坐在胡牀上,擼起袖子說道:“突厥阿布思歸降,是李林甫一力促成,他遙領朔方節度使期間,阿布思是節度副使,去歲阿布思反叛大唐,他肯定也脫不了干係。現在他是個死人,自然沒有辦法爲自己辯解,那麼我就向聖人揭露,他其實參與了阿布思的叛變,而且與其約爲父子企圖謀反!”

吉溫聽了暗暗心驚,這楊國忠是繼承了李林甫的傳統手藝啊,誣陷他人玩得是一個溜,直接就以造反論之。

“當然,”楊國忠聳起肩膀得意地笑道:“僅靠我一面之詞,是無法取信聖人。你吉溫曾經擔任河東節度副使,與安大夫關係不錯,可否爲我代爲傳話。我聽說安大夫招攬了一批阿布思的部衆,你讓他把這些人送來長安,在聖人面前作證,便能坐實李林甫勾結阿布思背叛的罪證。”

其實阿布思爲何歸順後復叛,他們心知肚明,不正是因爲安祿山覬覦其麾下的精銳騎兵,被偷羊賊給逼反了嗎?現如今阿部思部遭到回紇與安祿山的兩面夾擊,他麾下的諸多部衆,都落到了安祿山的手上,從而加強了對方造反的本錢。

吉溫已經無話可說,只好叉手應道:“屬下這就回去向安大夫傳信。”

……

武威城涼州都督府邸議事廳,李嗣業盤膝坐在案几前,下方坐着程千里和田珍、李光弼。

段秀實從北庭派來了信使,此刻就在廳中站着。

李嗣業把信使呈送上來的信件在手中抻開,細細瀏覽了一遍,拍到案几上,嘴角中滲出一絲冷笑說:“安大夫可真會玩兒,把阿布思給逼反,再派兵追擊奪取他的部衆,以壯大自己的實力。”

程千里坐在一旁說道:“阿布思部叛歸草原,被回紇擊敗,又遭到河東軍追擊,如今已如喪家之犬。實在是讓人寒心啊。”

李光弼端坐在羊氈上,身體挺得筆直目不斜視,雖然有話想說,但保持拘謹不主動開口。

李嗣業問他:“光弼,你怎麼看?”

“嗯,阿布思如今是一塊等待宰割的肥肉,由於他被迫叛唐,回紇、東葛邏祿和拔密悉沒有一股勢力敢收留他,只敢如像豺狼一般尾隨攻擊,企圖瓜分他的部衆。”

李嗣業點頭道:“沒錯,他就是一塊肥肉,與其讓這些人吞掉,不如劃拉到我們的碗裡來。如今他準備東投葛邏祿,我欲使北庭留後段秀實發佈告文書到東葛邏祿各部,警告他們不得收留阿布思,然後派一支偏師將阿布思截留至北庭範圍內,然後再做打算。“

坐在下方的三人叉手稱:“善。”

李嗣業對站在堂下的信使吩咐:“你先在城中驛館留宿,明日來都督府取公文。”

“喏。”

信使叉手告退之後,門外又有衛士進來稟報:“北庭瀚海軍行官曹安定在門外等候通傳。”

“把他叫進來。”

衆人在廳中朝外望去,只見一個頭戴尖頂帽,身穿交領胡袍的瘦小漢子跨進門檻,低頭朝着李嗣業叉手:“卑職曹安定拜見英國公。”

“擡起頭來。”

曹安定慢慢擡起頭,露出一張和氣的圓臉,他面對威嚴直視的李嗣業,倒也不算太露怯,只是這張臉盤,看起來就顯得有些滑稽。

李嗣業對這樣的相貌不算陌生,因爲有點接近喜聞樂見的王剛版和珅形象,雙眼靈光的樣子就更像了。看了這張臉之後,他也明白段秀實爲何要舉薦他到長安去掌管進奏院。

這張圓臉天生就討喜,比起安祿山也不遑多讓,外貌上佔了一定優勢,如果心眼活絡,八面玲瓏就更好了。

李嗣業讚許地點點頭問他:“我準備派你去長安掌管進奏院,你先說說看,這進奏院有什麼作用?我爲啥要派你去?”

衆人面面相覷,這種問題你問一個生瓜蛋子,他能回答上來嗎?

曹安定不緊不慢的叉手道:“卑職以爲,這進奏院的第一個作用,便是掌握朝廷中的消息與動態,隨時向大夫您呈送邸報。第二個作用便是在長安活動關係,打點朝中各部院的正卿郎官,使大夫無後顧之憂。至於呈送章表及時上奏,反倒是次要的作用了。”

李嗣業讚道:“不錯,條理清楚,表達到位。”

他看了一眼下方的程千里,田珍和李光弼,三人自然會意,連忙從羊氈上站起來叉手告退。

等到他們三人走後,李嗣業才從屏風前站起來,走下臺階在曹安定面前徘徊踱步,捻着鬍鬚問道:“安定,你祖籍何地”

“啓稟大夫,卑職祖上乃是河中九國東曹城人氏,後隨祖父遷至庭州一代爲商,由於家中沒有官府的關係,生意一直不順利,我阿爺才花錢給我買進了北庭軍中,希望我能夠升個一官半職好能照顧兄長的生意……其實,大夫您從大食人手中收取了河中,我們這些粟特人都非常感激您,甚至有些祆寺中爲你建了生祠香火不斷。”

“有這種事情?”李嗣業先是疑惑,隨即又笑了起來:“也難怪,在我看來你頗有經商之才,能說會道,在軍中服役實在是可惜了。”

曹安定顯得很惶恐:”大夫謬讚,我……願聽大夫差遣。”

“你在瀚海軍中是五品的行官,我決定左遷你爲節度使錄事參軍,前往長安掌管進奏院。有這樣的官職,難道還不能保你家中生意順暢嗎”

曹安定:“自然能。”

“剛纔你的回答有些漏誤,你要打點的不只是各部院,還有右相楊國忠、楊家的三位夫人,甚至是貴妃娘娘和聖人。”

“啊?”曹安定愕然道:“聖人也需要打點?整個天下都是他的。”

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參參謀良策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八百八十四章 嚴武兵敗身死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一百二十章 聖人被矇蔽?殺子
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參參謀良策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八百八十四章 嚴武兵敗身死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一百二十章 聖人被矇蔽?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