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

岑參手指輕輕地捏着這張書信,控制着不顫抖以掩飾自己內心的激動,這封信來得可真是時候啊。他科考進士及第後遊歷三年,趁着年輕意氣風發期望自己大有可爲,滿心歡喜地入長安等待授官。

沒成想吏部授給他的竟是東宮右內率府兵曹參軍,這種官只領俸錢不幹實事,而且看不到升遷的希望,豈能是他的終點?

如果他能籌措一大筆錢,找吏部的官員打點通融,換一個其它的官職也可。但遊歷三年已是囊中羞澀,哪還有錢去打點。

就在他一籌莫展之際,突然天降福運把機會送到了頭上。新任的北庭節度使李嗣業要調請他做節度行軍掌書記。

行軍掌書記一職在隋末初唐時便早已有之,一般爲行軍大總管的幕僚,後爲節度使幕僚。雖然只是從八品的小吏,與他現任的兵曹參軍同秩,但前途和權力不可謂不大。它是節度使的機要秘書,負責來往文書和奏報,在節度使身邊的權力僅次於節度副使和行軍司馬。

這只是其一,要知道節度使的奏疏是要直接上達天聽的,特別是報捷奏疏和敘功奏疏,天子會親自過目,想想看自己華章溢彩的文字能在聖人眼中留下印象,才華被發現的機會還小嗎?

就算皇帝對奏疏的文采不甚感冒,這不還有節度使這個靠山嘛,不知道這個李嗣業能力咋樣,不過能從大唐千千萬萬武官躋身成爲十節度使之一,怎麼着也有兩把刷子。等對方將來一路升遷,自然會提拔身邊的人,藉着上官的人脈,或能成爲一州刺史。若是對方入朝爲相,他跟着最少也能混個三司正卿。若是對方起兵造反……咳咳,想多了。

岑參暗自盤算着,雖然掌書記一職可遇不可求,但他的姿態必須端正,這無關文人的清高,只是一種自持身價的做法。

他猶豫地搖了搖頭,把紙張遞迴到米查乾的手中:“李中丞如此看重於我,岑參非常感激,只是我眼下已有官職,怕是無法出塞奉命。”

米查幹心想可拉倒吧,你那個右內率府兵曹參軍就是個冷板凳,若是無人賞識就算坐二十年也不會有起色,現在這麼好的機會你到哪兒找去?

他放低姿態躬身叉手說道:“岑參軍要不再考慮一下?長安雖好,但官吏多如過江之鯽難以升遷,北庭需要的就是您這樣的人才,中丞能夠親自書信遣我來請你,也足見他對您的器重。”

岑參感覺姿態已經端得足夠高,再往上自擡身價容易把魚兒給脫鉤放跑了,只好顰着眉頭點點頭說道:“我有心前去投奔李中丞,只是如今剛做了參軍,想要調職還需要吏部批文,重新歸檔擬定告身,吏部這一關不好過。”

不就是錢的事嗎?米查幹久在長安經商,對於官路上的事情也多有耳聞。那些西市上的富豪們,花錢捐一個六品的散官都不算什麼,更何況只是個八品的小吏平調往外地而已。

他拍着胸脯坦然說道:“鄙人雖然沒有什麼官路上的人脈,但幾個臭錢還是有的,你只管在家中耐心等待,這件事情包在我的身上。”

賄賂官員這種違法的事情,竟然在一個商人嘴裡堂而皇之地說了出來,可見大唐官場墮落到了什麼程度。岑參心痛之餘又不得不承認,這就是現實。

米查幹得了岑參的首肯之後,便開始四處張羅跑動求託人情,終於聯絡上了吏部的一個小小主事。他心想這人官太小,怕是辦不成事,想試着找找此人的上級。誰知這位主事看穿了他的心事,當即拍板大聲說道:“這件事情你只管放心,調任一個八品的小吏算什麼,犯不着爲這點芝麻大小的事情驚動上面。”

他適時地把裝着銀鋌的袋子放在主事的面前,恭謹地說道:“那此事就多拜託主事了,我靜候佳音。”

這主事打開袋子伸進手去滿足地掂了掂,才笑呵呵地說道:“妥當了,你只管讓那岑參在家裡等着調令和告身即可。”

米查幹朝主事叉手告辭,主事笑眯眯地擺手道:“那我就不送了。”

等米查幹走出門外,主事連忙將袋子裡的銀鋌倒出,握在手中一根一根地細細掂量。“哎呀,若要都是這種辦事容易,出手大方的主,何愁我發財?”

……

吏部很快把右相批覆的奏疏事項全部辦完,給郭子儀下了調令,並且已經爲他準備好了東受降城使的告身。李嗣業進奏的其他官員,也都一一開出告身文冊,頒出印綬,如入四品還要改魚袋制式。

所有的這些公文都一式雙份,一份歸檔,一份與北庭的其它公文整理在一起,用大的信封袋子裝上,再用蠟封口。

吏部的一名書吏在整理的時候,發現官員文冊中多了一個人,原右內率府兵曹參軍岑參要轉調北庭做行軍掌書記。這原本是一封簡單的調令,但是安插在這堆升遷公文中間,就顯得突兀了。

這書吏在吏部混跡多年,哪裡不明白這是有人收了錢在給人辦事。不過他卻不敢聲張,他若是向上級舉報,就等於得罪了人,萬一得罪的是自己上級,不就等於把自己的前途給毀了嗎。

吏部整理好公文之後,轉交給都亭驛使,驛使再命通傳騎快馬向全國各地傳遞公文,通常傳驛根據輕重緩急有三等,步,馬,急遞。步傳是尋常人家書信來往,通過徒步、牛車等運貨車輛傳遞。馬遞是政府一般性公文,官員任免,政策下達等等。急遞顧名思義是加急公文,信封上有加急二字,用來傳遞邊關戰報、奏捷、當然還有楊貴妃的荔枝。

北庭的冊書本來是進入驛站的,卻又被中書省派人截下了,轉到了相府中。

李林甫並不是心血來潮對這些已經處理好的公文改變意見,而是要給李嗣業派過去一個節度判官,等於是右相派到大將身邊的眼線。不止是他,就連王忠嗣,安祿山,高仙芝等人身邊都有他的人。

這位節度判官名爲龐嶽,面如朗月,俊逸非凡,乃是李林甫夫人家中的一個外房親戚,不學無術喜好吃喝嫖賭,被李林甫打發了一個京兆府的小吏,這次李林甫身邊的親信各有差遣,人力不夠用,突然把他想了起來。

今日李林甫又換了房間,鑽在月堂的暗間中。他盤膝坐在案几後方,中書員外郎佝僂着身子站在他面前,雙手捧着北庭的公文遞到案几上,低聲說道:“卑職又查看了一下,有人在公文中做了手腳,安插調派了一個叫岑參的小吏到北庭做行軍掌書記,定然是北庭方面和吏部官員勾結任用私人。”

李嗣業這麼迫不及待地給自己找文書,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他是文盲的可能性很大。

李林甫擡起眉毛瞟了他一眼,冷淡地問道:“存檔了沒有?”

“存了。”

“把存檔給我取過來,權當做一個小把柄攢着,以後說不定有用。”

“喏。”

這時大管事掀開紗帳從側門而入,躬着身子叉手道:“阿郎,龐嶽在外面等着呢。”

“把他叫進來。”右相又對員外郎吩咐道:“把公文就留在這兒,你下去吧,此事不要說與人知。”

龐嶽進入堂中,與出去的員外郎擦肩而過,還不忘在對方身上巡梭一眼,彷彿能盯出什麼油水來。

他進門後也跟着李府管事叫李林甫阿郎,這樣顯得更爲親近些。

“阿郎,不知您喚我來,所爲何事?”

李林甫的麪皮宛如陰沉天幕般暗了下來,把龐嶽嚇了個哆嗦,發誓以後再不敢用這個稱呼。

右相抓着那大信封冷覷着他說:“這裡面是北庭官員的任命公文和告身,你的告身也在裡面,官身是節度判官,帶着這些公文去上任吧。”

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
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