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

並波悉林下令分陣列撤退,大食中軍的三個指揮官立刻撥馬揮動旗幟分割陣形,一個陣形抵擋,兩個陣形依次撤退,三個方陣之間始終保持一箭之地的距離,後陣穩住之後,前陣再往回撤。

後退的速度雖然較慢,但勝在穩固,督戰隊趁機將散落的潰兵用皮鞭驅趕重新結成方陣,這種小的方陣勝在撤退時靈活多變,只要不遇到複雜的地形完全能夠應付。瀚海軍和葛邏祿兩路騎兵尾隨追在後面,不斷用弓箭追殺襲擾,但由於敵方重步兵和重騎掩護,殺傷收效甚微。

李嗣業在後方手搭涼棚遠遠眺望,不由得稱讚道:“並波悉林好牛逼啊,前軍潰敗成這個樣子都能穩固陣形緩緩後退,讓我軍討不到便宜。”

他的話音剛落,身邊的將領們紛紛側目,岑參手握墨管,右手握着行軍方誌的冊子,竟然難以下筆。他不得不嫌棄地側視着說道:“大夫身爲兩鎮節度使,代天巡守,豈能說出如此粗鄙之語,這讓屬下如何下筆。”

李嗣業回頭含笑問他:“那依掌書記之意,我應該如何說?”

“吾觀並波悉林統軍之道,敗而不亂,亂而不潰,進退有據,真當世名將也!”

“對,對,我就是這麼說的,你寫上去。”李嗣業指着本子說。

岑參無奈地嘆了一口氣,開始提筆補寫行軍方誌。

監軍邊令誠在他的右側拱手恭維說:“如果這並波悉林是當世名將,那大夫是什麼,豈不是百年不世出的將星!自大唐立國百年以來,周邊強敵惟有大食、吐蕃是也,能如大夫這般壯舉者,惟破突厥之軍神李靖,滅高麗之李績才能相提並論。”

李嗣業油然感到舒服,邊令誠不愧是從宮裡出來的哈,這恭維人的本事真是爐火純青了。

“那裡,那裡,在下豈敢與軍神相提並論,況且這並非我一人之功,若非聖人做後盾鼎力護佑支持,將士用命,寧遠順義王和葛邏祿頓毗伽兩位盟友拔刀相助,你邊監軍爲我傳信通報,還有各位幕僚出謀劃策,我們豈能有今日之勝。”

衆人在旁邊側過身來叉手道:“李大夫,坐鎮指揮,居中調度,當居首功。”

李嗣業連忙收斂意滿志得的情緒,越是這個時候越是要警惕自己,不要學蓋嘉運,也不要學高仙芝,得意容易忘形。

“現在談勝利還爲時尚早,立刻傳令給田珍和頓毗伽葉護,追擊六十里後迅速撤回來,前後軍距離拉得太長容易被敵軍反制。”

……

越是穩固的陣形撤退時越是不容易維持,這種情形就像是一個受傷的牧人揮舞着棒子倒退着走路,身後是窮追不捨的野獸。野獸可以追得輕鬆寫意,虎視眈眈。但牧人的每一步倒退都要繃緊了神經,因爲一旦出現閃失,就會把自己的薄弱處暴露在野獸的眼眸裡,使其找到撲擊下嘴的機會。

並波悉林的大食軍現在就是這個倒退的牧人,他手中的棒子就是精銳的大食騎兵團,不但要與追擊的敵人纏且戰且退,還要保護步兵陣的左右翼不被包抄。並波悉林精神中的那股弦始終緊繃着,嚴密注意着敵軍的動向。

大食軍幾個方陣有條不紊依次後撤,這中間有不少受傷的體力不支的人掉隊,成爲敵人的刀下亡魂,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他在撤退的途中仍然醞釀着反擊,希望能夠借騎兵的力量打掉這些尾隨的追兵。但唐軍並未得意忘形,他們的追擊頗有章法,兩支騎兵之間相互配合,互爲後盾。他們也不貪功冒險,沒有想着貪婪地吃口大的,只是一小口一小口的咬着讓你掉血,就是這種追擊的套路最讓人噁心。

大食軍退到五十多裡地的時候,坐鎮後方的曼蘇爾提得知並波悉林吃了敗仗,立刻率圖斯城中僅存的軍隊前來支援。

田珍只好放棄追擊,橫刀立馬望着對方緩緩退去,遺憾地嘆了一口氣,最終還是讓並波悉林成建制地跑了。

看到己方的援兵到來,並波悉林才真正地鬆了一口氣,同時心中鬱氣難耐,想他昔日在呼羅珊地區先舉義旗,率領軍隊在短短几年之後,便如摧枯拉朽一般推翻了伍麥葉王朝的統治,又先後擊敗了阿拔斯家族的反對者,成爲阿拔斯王朝的第一名將,但今日這一戰卻敗給了唐軍,這是他軍事生涯無法抹去的污點。

曼蘇爾親自策馬來到中軍所在,安慰並波悉林:“大公莫要太過自責,唐人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今天吃了敗仗,我們遲早要討還回來。”

並波悉林對曼蘇爾能夠前來相救表示感激,同時又悲觀地搖頭說道:“多謝殿下拼死相救,今天在克孜勒庫姆沙漠這一戰,我軍折損過半。李嗣業和他的安西軍野戰無敵,前後經歷四戰的疲勞之師還能夠將我軍擊敗,簡直不敢想象。我想要打敗他只能利用河谷或城池等有利地形將他拖住,在平原和沙漠等開闊地我們沒有絲毫希望。”

齊亞德在旁邊總算能稍微把頭擡起來一些,胸中感覺舒暢,心情也莫名地好了許多。反正也不是隻有我一人打敗仗,連帝國的支柱並波悉林都敗了。這說明了什麼,不是我指揮能力不濟,而是敵人太強大。並波悉林剛剛的話就是爲他正名,李嗣業麾下的安西軍野戰無敵,我敗得不窩囊。

曼蘇爾又問並波悉林:“大公接下來準備怎麼做?”

“撤回圖斯城和卡沙夫河谷據險而守,如果他自負前來強攻,我軍就有取勝的希望,如果他不來,我們就這樣原地堅守消耗他的耐心,我相信他遲早會撤的。”

“但是我們的形勢不容樂觀,伍麥葉家族的漏網之魚阿卜杜·拉赫曼跑到了安達盧西亞建了小政權當了哈里發,時時刻刻不忘復辟江山爲他的家人報仇。拜占庭帝國趁着我們立國不久,也虎視眈眈想要收復故土。我們阿拔斯家族決不能在接管國家之後喪失土地,讓那些政敵來攻訐我們不如伍麥葉家族,有些時候必須取捨。”

並波悉林死死地攥緊馬繮,隨之苦澀地笑道:“殿下請放心,我知曉其中的輕重,並且會顧全大局。”

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四百四十五章 溫泉對浴談用兵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
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四百四十五章 溫泉對浴談用兵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