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

“是這樣。”

李嗣業雙手交疊在小腹前,略做思慮說道:“按照《唐律》我是道柔的主人,對於奴婢的婚姻主人是有權干涉或者直接裁定,我能拒絕你的提議,也能讓你見不到她。”

康懷順憂慮地看着李嗣業,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

他話鋒一轉:”但是,我向來仁和寬容,自然不能這麼絕情。也不能剝奪你追求愛的權力,也不能讓你以爲,因爲我的自私而斷絕了奴婢爭取自由,爭取脫離奴籍的機會。我更不能做棒打鴛鴦的惡人。”

“我給你一次機會,讓你當面去問問道柔,向她提出你說的這些條件,看看她願不願意跟着你走,若是她願意,我二話不說,放她自由,給你們幸福。若是她不願意,那我就愛莫能助了。”

康懷順喜出望外,以爲真的能夠追求到幸福,連連向李嗣業致謝道:“感謝李將軍,我沒想到你這麼深明大義,如果道柔知道你這麼決定,她也會十分感激你的。”

李嗣業贊同地點了點頭:“你說的對,我也希望他會感激我。不早了,早點去休息,明日可能還有一場大戰。”

康懷順千恩萬謝地去了,李嗣業望着他的背影笑了笑,心想他如果撞個頭破血流,會不會對人生失去希望。

第二日清晨,唐軍沿着婆勒川上游向上,見到了位於高山腳下的娑勒城。這座城池原本是護密國的國都,龍朔元年護密國內附,朝廷在此設了羈縻州鉢和州。由於唐蕃在蔥嶺地區的幾次爭奪,娑勒城也幾易其主,最近幾年一直被吐蕃人控制在手中,使得護密國主羅真檀只能在蔥嶺地區遊牧。

這一次在唐軍的主導下,護密終於有了奪回都城的機會,羅國主也十分激動,並向高仙芝請纓要出戰打頭功。

高仙芝並沒有着急進攻,而是將三軍在城前列陣,將這座城的城防仔細看了一遍。城牆雖然經過加固,但多數還是用木排牆紮成,其完備程度僅僅相當於一支遠征軍在野外苦守紮成的營寨差不多。

唐軍這次用駝馬運送乾糧,也帶了大量的弓弩箭矢,他預想着如果勸降失敗,應該先放幾輪箭矢壓制,只是城中的那些牧民和牲畜可就倒黴了。

高仙芝下令將吐蕃俘虜都押到前方,讓宗呂先站出來,朝着跟城頭上喊話:“喀葛魯東岱東本,唐軍讓我來給你帶個話,請東本站出來說話!”

城頭上沒有人迴應,倒是有一種竊竊私語般的嘈雜聲。

高仙芝認爲不必着急,因爲主動權掌握在他這裡,娑勒城陷落到他的手中是遲早的事情,他想要減少傷亡,爲了縮短戰爭的時間,他可以浪費一些時間。

“宗呂,繼續往城頭喊,告訴他們現在投降還可以談條件,若是等唐軍攻進城中,恐怕就要大開殺戒了!”

李嗣業心中頗感懷疑,這樣單純的恐嚇能夠起到作用嗎,而且這恐嚇的用詞他也頗爲熟悉,過去曾經看古裝片,電視劇中的反派好像都是這樣在城下恐嚇,好像有些接受不能。

宗呂繼續放聲高喊:“喀葛魯東本,只要你肯投降,唐軍絕對會保證你的安全。”

城中終於有人喊話了:“唐軍弟兄們,我們吐蕃與大唐本互爲甥舅之邦,大家都是一家人,何必要動妄動刀槍,其實我們也不願意駐守在這苦寒之地,希望能夠撤回吐蕃。希望唐軍能夠給我們一個機會,你們撤退到婆勒川北岸,我們主動出城,撤出坦駒嶺,也主動撤出小勃律國,你們看如何?”

這話只有傻子纔會相信,唐軍一旦撤退到婆勒川北岸,吐蕃只要有一千人守河,那他們插翅也飛不過來。

高仙芝命令康懷順也上去亮出大嗓門勸降:“喀葛魯東本!只要你肯放下武器投降,唐軍可以給你高官厚祿,希望你能夠好好考慮考慮。我給你最後的期限是辰時,只要辰時一過,你還沒有投降的話,唐軍就要攻城了。”

經過一輪勸降之後,雙方陷入了僵持之中,固守在城中的吐蕃軍,不再派人出來喊話,只是宗呂還站在城頭下,高聲呼喊着勸降,連嗓子都快喊啞了。

李嗣業暗自猜測,宗呂爲何肯這麼賣力地勸降,也許可以想象一下,他有十分在意關心的人在這城中?而喀葛魯本人並不知情,因爲要按照吐蕃人的尿性,知道你投敵了,非把你的家人拉出來殺掉不可。

這也許就是喀葛魯不願意投降的原因,他帶着軍隊駐守在此,家人可能還在吐蕃邏些城。他自己如果投降,家人的性命休矣。但他若是英勇戰死,家人不但不會受到生命威脅,還會得到撫卹的獎賞。

念頭牽出思緒,李嗣業終於找到了攻心的辦法,雙腿一夾馬腹向前走至距離城頭一箭之地外,張開了喉嚨用更大的聲音高喊道:“喀葛魯東本,這娑勒城的背後就是坦駒嶺,如果唐軍封鎖消息,任何消息都不會傳播到山嶺背後的小勃律,更別說更遠的大勃律和吐蕃了。如果唐軍刻意製造傳播消息,任何消息也都能夠傳到吐蕃。所以你無論是降還是死,唐軍都可以借題發揮製造消息!”

“你自己想想看,即使你殉國身死,唐軍也能製造出你投降的假消息,只要把它傳到吐蕃去,你就算含冤莫白,也會被誣陷爲叛國投敵,你的家人照樣會被自己人拉出來一個個殺掉。”

“相反你若是能棄暗投明,歸順大唐,我們不但可以幫你隱瞞消息,讓你隱姓埋名,甚至還可以把你殉國的假消息傳到吐蕃去,你的性命可以保全,你的美名可以保全,你的家人也可以保全,豈不兩全其美!”

一個全身披掛鐵甲身體雄壯的人出現在城頭上,此人就是喀葛魯,他臉上暴起青筋,憤怒地朝下方喊道:“你們這幫奸詐的畜生!假的就是假的,永遠也成不了真的!”

“謊言說一千遍也能成爲真理,喀葛魯東本,你不願意親自嘗試一下吧!”

城頭陷入死寂之中,這個壯碩的男子緊緊抓着城牆上的夯土,頭腦裡似乎在進行着艱難抉擇,李嗣業適時地停止了言語攻勢,他相信馬上就會出現結果。

“請容我考慮一下。”

“好,”李嗣業高聲道:“那就以午時爲界,等過了午時,你若沒有答覆,我們就要攻城了。”

他調轉馬頭回到了軍陣之中,監軍邊令誠陰陽怪氣地誇讚道:“李將軍的攻心計真是高明,連咱家聽了都心驚肉跳,能兵不血刃拿下娑勒城纔是最好。”

高仙芝也淡淡地點了點頭:“我覺得應該可以,李嗣業的話已經擊中了喀葛魯的軟肋。”

紅日逐漸升上了當空,在這高山之下陽光顯得分外刺目,唐軍在娑勒城前列陣耐心等待,隨着漫長時間緩慢地過去,高仙芝最終擡頭看了看日頭,從腰間抽出橫刀:“看來他們決心不肯投降了,準備攻城!”

“快看!”邊令誠驚喜地尖叫出聲,高仙芝聽聞他的話語,舉目往城頭上望去。

娑勒城頭的一面大旗緩緩倒下,連同旗杆被扔到了城下,城門發出了晦澀的轟隆聲響,緩緩向兩邊打開。

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
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