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

封常清這幾日心中也惴惴不安,他從許多人的口中得知叛軍用箭矢給他射了密信進來,然而他自己卻一封都沒有看見過,更別提知曉信的內容。

他恐懼的同時也感受到了絕望,李嗣業終究不再念及往日的情分,開始朝他這個老部下下手了。

節度副使馬磷主動向他獻策道:“中丞,眼下軍中流言甚囂塵上,你與其等着事態嚴重,倒不如主動去找郭司空開門見山講清楚,這樣你心中有底,郭司空也能夠爲你在上面直言一二。”

封常清端着酒盞黯然說道:“有道是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我向來忠心耿耿,無愧於朝廷,也無愧於社稷。朝廷也許會因我過去的身份而冷落我,但應該不會含冤莫白吧。況且李嗣業如此拙劣的計策,朝廷怎麼會看不出來?”

他的話音剛落,門外便傳來郭子儀傳令兵的聲音:“封中丞,郭司空請你前去議事廳商議軍情。”

封常清不知是計,立刻起身決定前往,馬磷卻顯得尤爲緊張,屢次朝他叉手說道:“當初你尚未發跡之時,我就是安西焉耆鎮的鎮將,如今你貴爲安西行營節度使,卻依然受到朝廷的猜疑。我希望中丞能夠多多思慮,正所謂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封中丞似乎還沒有預料到危機,一邊沉默地點頭,一邊往帳外走:“你的話稍後再提,我去去就來。”

他沿着城牆下的斜面臺階走上了城頭,來到正中央的城樓前,在八扇鏤空門前站定,叉手說道:“啓稟司空,末將封常清應召前來。”

郭子儀聽到了他的聲音,臉色白了半截,但還是語氣緩慢地說道:“進來。”

封常清推門而入,纔看見兩個手握重兵的太監魚朝恩和程元振分別坐在左右側,他頗有禮緒地朝兩人叉手行禮後,才又對郭子儀叉手道:“郭司空有事喚我?”

郭子儀彷彿被棉花堵在喉嚨口,一個字一個音都發不出來,兩個太監看到他吃癟的樣子倒是很得意,口中意有所指地催促道:“郭司空似乎有旨意要宣,需要咱家代勞嗎?”

封常清瞬間像是明白了什麼,身體不由得劇震。

郭子儀緩慢地端起手邊的絹布,沉聲念道:“門下,封常清勾結叛逆,意圖投敵,幸得司空郭子儀明察秋毫,將其狼子野心揭露於御前,爲從嚴御下,從嚴治軍,特命將封常清斬首示衆,由郭子儀親自監斬。”

封常清哽咽着喉嚨悲聲說道:“常清此生對朝廷,對陛下忠心耿耿,別無異志。即使在鄴城危難之時,一顆赤膽忠心都未曾有過變化,如今朝廷疑我,由是使熱血忠臣心寒乎?”

他的赤膽忠心對左右這兩閹人而言無異於對牛彈琴,他們奚落地笑道:“封中丞豈不聞大奸似忠?你的忠心耿耿不過是待價而沽,爲你的反叛做準備而已,陛下慧眼如炬,郭司空明察秋毫,豈能讓你這小人逃脫?”

郭子儀語氣加重地咳嗽了一聲,扭頭對兩名太監說道:“封常清是否忠心,日後天下人自有定論,如今陛下聖旨在此,我也一時間無法辨別,只能奉旨行事。”最後的他艱難地吐出來那幾個字:“來人,將封常清捆起來押至瞭望臺斬首。”

“還有!”程元振連忙補充道:“召喚三軍將士到城牆上來,讓他們看看背叛朝廷的下場。”

郭子儀冷酷地盯了程元振一眼,使得他的氣焰迅速萎了回去,但魚朝恩卻佁然不動:“讓他們觀刑是爲了殺一儆百,司空莫非是想偷悄悄殺人,這樣一來豈不更顯得是我們背地裡殺人,冤枉了他?”

封常清擡手坦然說道:“常清自知難逃一死,只請臨死前能爲陛下上表一封,以表臣之忠心,還請司空應允。”

程元振立刻阻止道:“聖旨叫你現在就死,你上表有什麼用?”

郭子儀這次直接無視了程元振,泰然地吩咐麾下給封中丞擡上來筆墨案几,封常清盤膝坐在案前,想起過往人生他歷歷在目,胸懷報國之志,深藏赤子之心,最終卻落得個身死燈滅的下場。

他在紙張上寫下陳情謝死表,向皇帝表示自己的忠誠之心,表示甘願赴死,但不願意揹負罪名,齊情可憫,字字悲愴。

他將最後一筆落下後,摘下了頭頂兜鍪長立而起,信步走出議事廳。幾名刀斧手跟在他的身後,軍中將領們紛紛走上城頭,馬磷等安西軍將領跪在議事廳前爲封常清喊冤,朔方軍一些洞明事理的將領也紛紛跪在廳前,爲封常清求情。

然而君命不可違,隨着城樓上的日晷逐漸偏西,郭子儀忍痛揮手,刀斧手揮刀斬下,封常清最終還是在瞭望臺上被斬首了。

城樓上的喊冤聲混合成一片,除去兩個太監外,所有的將領都真確地感受到了悲涼,人類的悲歡雖不相同,但同樣的身份和類似的命運讓他們共情且心寒,人心如同堅固的堤壩,已經開始出現裂紋。

駐紮在關前的河西軍聽到了這突兀的變故,連忙策馬前進中軍彙報給李嗣業。

坐在帳中的李嗣業得知後,心中先是一喜,隨即黯然點頭神傷,緊接着掩面長泣,嚎聲震動,口中悲呼道:“常清!我的常清吶!我的兄弟啊,你我多年情誼,兄竟不能救你,讓我有何面目見你於九泉之下。”

軍中衆人聽見主公的哭泣聲,紛紛前來帳中見李嗣業,見他情真意切不似作假,也不免拭淚相勸。在場的多數不識李嗣業的計策,只有段秀實狐疑地站在原地,負手一言不發。

燕小四和田珍上前勸解道:“主公,莫要太過悲傷,封將軍定是被閹賊所誣,等我們攻破潼關下長安,將李輔國等閹人剷除,爲大公子和封將軍報仇。”

李嗣業滿眼淚水,伏案咬牙道:“閹人殺我兒,又殺我昔日舊部,此仇不共戴天,傳令下去,全軍素縞,爲封將軍設祭,進攻潼關!”

李嗣業下令之後,河西軍前軍人人著素,在潼關城前扯起白幡,命燕小四架起火炮,對着城頭上猛轟。

郭子儀驚聞河西軍攻城,來到城頭上看見下方河西軍衆人披麻戴孝,不由得咂舌道:“完了,封常清算是含冤莫白了。”

魚朝恩和程元振倒是得意得很,躲在瞭望臺的暗室之內,扶着洞口一邊往下看邊說道:“看見了吧,封常清確實是李嗣業的同黨,李嗣業給他置辦這麼大的葬禮,也足見二人情誼深重。所謂的陳情謝死表,也不過是爲了矇蔽陛下和我們。”

李嗣業身穿素縞親自擂鼓助陣,士卒們推着攻城梯仰攻,防守城牆的部隊紛紛往下拋石射箭,下方河西軍則用弩車和火炮朝城頭進攻,直至傍晚時分,雙方各有死傷。

當夜,李嗣業命人把潼關前的營地中插遍火把,然後率領所有人馬撤出了潼關關前,後退到靈寶縣境內,主力直接撤退到了陝郡。他明知郭子儀不是哥舒翰,皇帝李亨也不會再犯下其父那樣的錯誤,但還是做了這樣的決定,退一步海闊天空在這裡或許也有用。

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
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