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

大明宮丹鳳門的暮鼓聲響起,下一瞬間長安城所有鐘鼓樓的鼓聲都響了起來,聲音低沉急促震盪數十里。

天幕逐漸漆黑,等到二更時分,十二孃把熟睡中的孩子們叫起,給他們換上窮人穿的褐麻衣,自己也換做小戶婦人打扮。跟隨在她們身邊的只有杜九娘,婢女道柔和管事陳娘子。

曹安定早已在後院佈下馬車,她們登車之後他親自挑着紙燈,車伕在身後拽着馬匹來到朱雀街上。

唐律中允許三品以上官員在坊牆上開闢府門,所以他們無需驚動坊中武侯,唯一的麻煩就是來回巡街的兵丁。

此刻的朱雀街上寂靜無人,曹安定在前方提着燈快速前行,只有馬車輪的粼粼聲響起。前方不遠處有夜間出殯的隊伍,都穿着白色麻服,看上去十分滲人。等到達下一個橫街口時,一隊巡街兵丁迎面而來,行走時甲冑銙銙的聲音十分清脆。

曹安定不禁屏住了呼吸,也不知道李崇雲這小子辦事是否靠譜,爲首的軍官看見他手中的紙燈上寫着“西涼”二字,立刻帶領兵卒們拐了彎,彷彿沒有看見這輛車。

他長鬆了一口氣,繼續引着馬車前行,來到安義坊的坊門外。

這安義坊是長安城最爲偏僻的一個坊,坊內有大面積耕田和荒山,還有停放屍體的義莊。米查幹早就等在坊門口,低聲曹安定說道:“坊正和武侯我已經都買通了,請隨我進去。”

他們牽着車進入坊中荒僻的宅子裡,將十二孃他們接下馬車,然後把替身們裝到車上去,沿着原先的路線返回。曹安定又擔驚受怕地跑了一趟。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他將替身們接到王府,將她們安置在內院之中,又將王府裡的錢財全部取出,打賞給親近的下人們。由於夫人前陣子就深居簡出,僅有少數幾個人心腹下人能接觸到她們,其餘僕人很少能夠見到夫人。這座宅邸本就空置了多年,府中的僕人們早就習慣了沒有主人的日子,如今他們按部就班地繼續操持者府中的一切。

等到天亮之後,曹安定來到安義坊中組織十二孃他們出城,爲了避免引起注意,他買了兩輛破舊的牛拉棧車,將十二孃他們分別從眀德門載出門外。

這個時候的明德門人流量較大,熙熙攘攘商隊內外進出,城門上的兵卒們也不會特別注意幾個出城的平民百姓。

出了長安向東行進至二十里地後,在廢棄的驛站附近碰到了兩支商隊,這些人正是李嗣業留下來護送他們的親衛。

如今關中受到戰爭的破壞較大,遠離京城五十里就有流寇出沒,特別是靠近潼關的秦嶺大山中。他們一路上就遇到兩撥賊人,幸好親兵扮演的商隊人人攜帶兵器,與山匪進行激戰,總算是有驚無險。

但等隊伍行出潼關之後,又遇到靈寶、陝郡當地官吏抓丁,曹安定只好忍痛出血賄賂官吏,經過了一路顛沛流離,終於來到了洛陽城中。

進入洛陽後還不能直接去找李嗣業,先由曹安定在偏遠的坊市中買下兩座宅院,將他們安頓下來,其餘一切都由曹安定來張羅。

……

十二孃到達洛陽的時候,魚朝恩正統率衆節度使在懷州進攻衛州,前期郭子儀率領朔方軍爲先鋒佯攻衛州城,誘使安慶緒派大軍來援,郭子儀與李光弼配合默契,一舉將援軍擊潰,消滅了叛軍的大部分力量。

唐軍高歌猛進,一路推進到鄴城下,將城中的安慶緒等叛軍團團包圍,似乎勝利已經唾手可得。但在這個過程中,魚朝恩認爲前面的勝利與自己無關,到了最關鍵的攻陷叛軍巢穴戰役,絕對不能讓別人來插手。

他利用手中的權力向各軍發佈命令四面攻城,絕不與麾下各節度使進行商議,自己則率領麾下的河西軍坐鎮後方,只派炮營對着城頭轟擊。

但河西軍炮營自從出潼關作戰以來,已經斷掉了與蘭州清涼觀趙正一的聯繫,炮彈打一發就少一發,魚朝恩爲了保存實力,停止了對城頭的炮擊,卻命令唐軍其餘節度使連番攻城,雙方相持不下。

戰役的初期唐軍的很多問題就暴露了出來,不懂軍事的宦官掌軍是一個因素,還有一個就是唐軍各節度使各自統屬相互不協調,並且各懷私心。之前李嗣業在的時候安西北庭河西三軍配合默契協同作戰,現在三軍分別由不同的人統率,也暴露出了這方面的問題。

……

洛陽後方有分量的官員就只剩下了東都留後崔圓和河南尹蘇震,還有暫時擔任洛陽漕運使的李嗣業。就連只有空頭節度使稱號的李揆,也被勒令在前線督運糧草。

李嗣業到達洛陽後,竟也老老實實地發動河工幹了一陣子清淤,曹安定來找他的時候,正裹起褲腿在排空的河牀上蹬踏着水車往外絞泥漿。

他聽聞曹安定已經把家人接到了城裡,高興得連忙跑過去,握着對方的手激動地說道:“安定,你真是我的恩人吶。”

曹安定慌忙跪地叉手道:“主公言重了,您昔日與我有知遇之恩,安定豈能不肝腦塗地以報主公。”

“快快起來,帶我去見十二孃他們。”

他們回到洛陽城,來到十二孃他們暫住的興教坊中,兩人見面時執手相見淚眼,女兒李崇樂和兒子佐國也哭啼啼地來到父親身邊。李嗣業一一擦拭掉他們臉上的淚水,還有什麼比一家人團聚更值得高興的事情。

“如今就只剩下長子崇雲遠在長安,三子崇豹還在相州城下的安西軍中,娘子沒有通知崇雲儘快離開嗎?”

“他暫時還不肯走,我真不知道這孩子是怎麼想的?”

李嗣業嘆了口氣,笑道:“沒有關係,富豪米查幹還替我留在長安城中,等到時候我再去信讓他接崇雲離開。”

他又蹲到兒子李佐國的面前,扶着他瘦弱的肩膀說道:“佐國這個名字不好聽,以後咱不叫了。阿爺給你改一個,嗯,漢人以單名爲貴,不如就叫李旭,取旭日東昇之意。”

李旭疑惑不解地問道:“阿爺給三位兄長和阿姊取名都帶一個崇字,爲何不給兒子也加上這個字呢?”

他放低了聲調說道:“不必加了,或許,省得將來他們改名字。”

李十二孃面帶驚色,緊閉着顫抖的嘴脣欲言又止。

李嗣業早就注意到杜九娘不在這個房間裡,此刻纔開口問道:“好像還少了一個人。”

夫人嘴角帶着酸意笑問道:“你說你不覬覦美色,怎麼還惦記上了。”

“我是尋摸着該找個機會讓她恢復自由了,但選擇的時機要合適,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李十二孃抿嘴笑道:“這件事交給我來辦。”

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業論聖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
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業論聖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