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

慕士塔格山和青嶺的山谷中曲折蜿蜒,地勢時高時低,有時候他距離冰川只有幾十米,能夠在夏季感受到冬日的寒冷。

穿過兩座山峰後,地勢才逐漸低落,被千年的寒冷凍結的硬土逐漸消失,出現了長滿綠草的盆地。李嗣業總算來到了蔥嶺的宜居地帶。

徙多河岸邊已經修建起了糧倉,並且有輔兵在此負責看顧裝卸糧食。

節度使的六纛飄揚在守捉城上空,城前排列着軍陣,並沒有安營紮寨的跡象,看這個樣子田仁琬是準備一鼓作氣到達特勒滿川,唐軍將士的士氣還算高漲,並沒有出現旗幟傾斜現象,無論是旗官手中的纛旗牙旗,還是騎兵身後的背的號旗,伍長什長身後背的旆旗,都如青松一般或高或低聳立在城池前草場上。

田仁琬在守捉城牆上眺望遠處蔥嶺雪山,東南方是喀喇崑崙山脈,西南方是興都庫倫山,唐人給這兩座山起名字很簡單,分別稱之爲冰山和大雪山。正如李嗣業所說,此地離連雲堡的直線距離很近,不超過五十里,但他不可能帶領軍隊從筆直陡峭的雪峰上翻過去,所以只能在兩座大山的夾縫中迂迴曲折,選擇海拔較低的山峰去跨越,這個路程估計有三百里或四百里。

他把視線從遠處收回來,這次給他意外的不止是遠處的山峰,還有腳下這座守捉城,這簡直是一座寶藏小城,不敢想象蔥嶺如此苦寒的地方,竟然有如此富庶的小城,城中不但有酒肆,有成衣店,有識匿人的手工攤子,就連五識匿的國主都把別宅建在了這裡,城中富足安樂的生活讓他聯想到武陵的桃花源。上次他親自到蔥嶺觀察敵情時,就路過這蔥嶺守捉,只不過把它當做了一座普通的守捉城,誰知道它的內裡乾坤竟是如此奇妙。

更讓他意外的是,蔥嶺守捉使於構爲遠征大軍獻上了五千件棉襖,在他即將帶領軍隊翻越海拔六千米的雪山前,這些棉襖可算是雪中送炭。唐軍兵卒們雖然各自準備了冬衣,但這些舊棉襖破爛不堪,棉花透出衣角,有些已經結成了硬片。有了這樣一批棉襖,他們的抗寒能力將大大增加。

守捉使於構被帶到了田仁琬的身後,田中丞望着遠處雪峰豪氣勃發,感慨良多,擡頭說道:“於守捉使,你爲大軍獻上抗寒的棉襖,這次遠征無論能否成功,你都有大功。你這麼些年待在蔥嶺守捉,殊實不易,我想爲你挪個地方,你想去哪兒,都可以向某提,只要不是太過分,我都能答應你。”

於構面色古井無波,低頭恭謹地叉手道:“啓稟中丞,卑職並不想去別的地方,我只想留在蔥嶺守捉。”

田仁琬稍顯驚訝地回頭看了他一眼,問:“爲何啊?此地苦寒,毫無升遷之望,你爲何還要留下來?”

於構稍稍擡起頭來,看着蜿蜒流淌清澈的徙多河,看着河邊茂密的棉花田,臉上充滿幸福的光澤:“中丞可能不會相信,我已經喜歡上了蔥嶺,離不開這個地方,更離不開腳下這座小城,雖然它不過人口數千,但卑職能讓他們過上幸福安樂的日子,便已經是此生最大的滿足。”

田仁琬發出了爽朗的笑聲:“我才我是不相信,不過現在相信了,如果不是天寒地凍,這裡定然是另外一個世外桃源。只是我又該如何賞賜你。”

“獻上棉被,並不是卑職的功勞,而是蔥嶺守捉所有軍戶,所有喝盤陀族百姓的功勞,如果中丞想要給予賞賜,就請把賞賜給予他們吧。”

田仁琬點了點頭,他知道該賞賜他們什麼了,等到遠征歸來,他將會兌現承諾。只是身後這個人有點可惜了,能將蔥嶺守捉這個高原上的貧窮守捉,變成一方富庶小城,此人確實是個人才。

“能在蔥嶺種植棉花,還能動員軍戶製成棉襖,你的才能不容小覷,待在這個地方委屈了。”

於構搖頭笑了笑:“中丞,不,不,這不是我的功勞。”

“嗯?”

“這一切都是我的上任守捉使李嗣業所爲,在他來蔥嶺上任之前,這裡不過是個只有百名唐軍,幾百名軍戶的破爛土城。他上任伊始,便主動拉攏附近的五識匿國,在蔥嶺守捉城內組織集會,又親自去龜茲城找來棉花種植商,請他指導軍戶們在徙多河岸上開墾棉花田,種植棉花,在秋冬季節制作成棉襖,然後派人翻山越嶺運到疏勒、龜茲城賣出,不過兩年時間,蔥嶺守捉便成了你眼前所見的這個樣子,而我,只不過是繼續讓他的成果運轉下去。”

“李嗣業?現任跳蕩營押官,中郎將李嗣業?”

“沒錯,正是他。”

竟然是李嗣業,現在這樣想,倒是顯得尤爲合理了。他能夠劍走偏鋒,想出招攬商人爲都護府修建驛站的方略,看來這份才具早有跡象。

“哈,這個李嗣業,本中丞正好認識,可惜啊,遠征蔥嶺沒有帶上他。”

他的話音剛落,便有一名親兵從門外跑到城牆下稟報:“稟中丞,中郎將李嗣業求見。”

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不管他是爲何來到蔥嶺,此刻突然出現在他田仁琬的身邊,這算不算一種心想事成的吉兆。

田仁琬大喜。

“讓他過來。”

李嗣業揹着竹筒來到城牆下,叉手躬身說道:“末將李嗣業參見田中丞。”

田中丞對他多了幾分瞭解,好感度直線上升,揹負雙手面帶微笑說道:“李嗣業,你不是留在龜茲協助夫蒙都護承辦驛站事宜嗎,怎麼突然跑到了蔥嶺來?”

“卑職快馬趕來蔥嶺,正是爲了承包修建驛站一事,安西等地的商販擔心都護府朝令夕改,所以卑職從帶着新告示榜文來見田中丞,希望田中丞能用印綬告示上蓋章,表明四鎮節度使對此事的大力支持。”

田仁琬尚未說話,節度使押衙官畢思琛站在城牆下發出了痛斥聲:“李嗣業,你倒是好大的膽子。四鎮節度使之印綬,是爲了授功加官,向陛下報功報捷蓋印公文,不是爲了讓你取信與一幫之市井小人,他們有什麼資格接受節度使印綬告示!豈不是擡舉了他們?”

李嗣業倒是沒有想到,阻力並非來自於田仁琬,而是田中丞的親信畢思琛,這簡直就是閻王好過,小鬼難纏了。

不過他早有應對好的話語:“末將此來,不是爲了借印綬取信於誰,而是爲了都護府的驛路早日正規順暢,況且有心與都護府做生意的不止是商販,還有沙洲敦煌的豪族大姓張氏和索氏。且我大唐百姓絕無高低貴賤之分,自當一視同仁,重新貼出的張榜,豪族可以參與,普通商販也可參與。”

畢思琛還要進行辯駁,卻被田仁琬伸手給制止了。

“你爲了在區區五十五張告示榜文上蓋上某的印綬,不惜一路從龜茲旅途奔波來到蔥嶺,實在是精神可嘉。印綬是死的,人才是活的,你接觸商賈雖然有失身份,但這正是成事者不需小節,稍後我便派身邊隨從爲你蓋印。來,來,你先到城牆上來,你曾經在此地經營兩載,我倒有些問題要問你。”

李嗣業鄭重地朝田中丞叉手行禮後,轉身從階梯上爬上了城牆,田仁琬指着遠方山巒,對他說道:”此番來蔥嶺,有頗多收穫,最大的收穫邊是發現腳下這個神奇的小城,還有……李將軍對某此次遠征,有何妙策獻上?”

他其實並沒有什麼妙計,遠征小勃律這種對唐軍體力,技戰術水平有考驗的戰爭,靠幾句亮嘴皮子的話,根本無關大局。全憑將領的個人能力和微操手段,實實在在拼的是技術。

幸好他對吐蕃軍隊有一些瞭解,主動叉手對田仁琬:“吐蕃軍中有九庸一桂的說法,一個五千人東岱中,真正的作戰力量便是那五百的桂,剩下的全是廉價的庸護持,只有把吐蕃軍中的桂打垮消滅,才能重創敵方的力量,至於廉價的庸護持人員,唯一的價值便是用來消耗。”

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
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