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

具裝騎兵方陣過後,便是輕騎兵方陣。在河西軍的輕騎兵陣營中,也根據重量分出兩種騎隊。第一種戰馬前胸和脖頸處有甲冑防護,兵卒身披重型鱗扎甲,裝備長矛,橫刀和角弓。這是介於具裝騎兵和輕騎之間的騎隊。它相較與具裝騎兵的優點是適應多種地形條件下的作戰,靈活性勝於具裝騎兵,衝擊力優於一般的輕騎,是唐軍保有數量最多的一種騎兵。

第二種騎隊戰馬只有馬鞍和轡頭等附屬品,連兵卒的甲冑都是輕甲,裝備兵器爲橫刀和角弓兩種,擁有超強的機動能力和靈活轉彎力,主要用於情報探查和襲擾。

李嗣業一言不發從他們面前打馬而過,等走到方陣的末尾,纔回過頭來對李光弼說道:“不錯。”

僅僅只是不錯嗎,李光弼心中有些碎碎念,沒想到這位李大夫惜字如金,只做出兩個字的評判。他倒是想問問,跟安西騎兵和北庭瀚海軍比怎樣?

“大夫,請到東大營對赤水右軍進行巡閱。”

李嗣業點了點頭,表情恬淡地說道:“那就帶路。”

節度使儀仗隊伍繞過南城牆,往城東而去。

李光弼這次展示出來的,不再是一列列方陣,而是騎兵的日常訓練,練習在高速跑動中射靶。這是難度最高的訓練,即使有十年軍齡的老騎卒也不可能做到十發十中。

這種帶有表演性質的訓練負責演出的自然是各營中最出色的騎卒,他們臨時編成了一什,在押官揮動旗幟的指揮下,快速朝着場地中央的十面標靶橫衝過去。

他們的射擊區域與標靶之間拉着一條相距七十步的白線,這是角弓的最大殺傷半徑,超出這個範圍外即使射中了,殺傷力也不足以造成傷害。

馬蹄在地面上踏出嗒嗒的聲響,塵土紛揚,西風正緊,射手們橫着身子在馬上拉滿了弓弦,不斷地判斷着風以及跑動對箭矢的影響。陡然見最前方的一人鬆弦震響,箭矢帶着弧度拋向空中然後緩緩飄落,倏然擊中了靶面。其餘人也各自扣弦,或擊中標靶或完全落空。

負責報靶的兵卒跑過去看,邊揮動旗幟邊高聲喊道:“十人六中,兩人擊中靶心!”

李嗣業讚許地點了點頭,表示這個成績已經很優秀了,以現在的風速還能夠上靶,真的是經驗豐富的老手才能夠辦到。

“很不錯。”

得到的評價依然是這短暫的三個字,這讓李光弼的心中頗爲不爽,放開了喉嚨下令道:“剛纔箭矢未有上靶者,打五十軍棍。”

這就有點兒賭氣的成分了,無非是想告訴李嗣業,他們的成績可以更好。

李嗣業回頭對他說道:“相對於他們來說,我更期待你的素質和表現,作爲一個優秀的將軍,一個成熟穩重的指揮官,豈能因爲他人的情緒和判斷而受到影響。”

這一句話把李光弼給問懵了,難道我體罰自己的兵卒也不對嗎?

李嗣業又道:“我問你,在平時的彙報訓練中,他們射出這樣的成績應該受罰嗎?”

李光弼慌忙翻身下馬,單膝跪在地上高擡起雙手叉着說:“啓稟大夫,不該!”

“那今日爲何要責罰他們?只因爲我對他們的評價不夠中肯?如果我不是你的上司,而是你的對手,我的某些話能影響到你的情緒,那麼你的對手也一樣能夠,因爲情緒的變化而下達某些負氣的命令。因爲你的命令失誤就有可能犧牲掉更多的兵卒!”

李光弼漲紅了臉,大聲道:“大夫教訓得是!”

李嗣業繼續說道:“我們是指揮作戰的將軍,每一個指令都能影響到戰爭的勝敗,兵卒的生死存亡。某希望你的命令是經過頭腦和理智判斷冷漠的下達,不會因爲憤怒激動或其餘不良情緒影響到你的指揮,要像狼一樣冷血,也要像狼一樣冷靜,明白不?”

李光弼高聲道:“明白了!”

跟在他們身後的諸多軍使心中惴惴然,李光弼掌軍和指揮作戰能力遠比他們出色,就連哥舒翰和安思順都對他讚不絕口,可沒想到今日見到李大夫的第一天,就被李嗣業找到了他的錯處一頓猛批,果然是刁鑽又嚴苛。

“上馬,入城領我去看看中軍大營!”

李嗣業的六纛這纔開始進入武威城,節度使儀仗在甕城中停頓列陣。他與衆人下馬沿着階梯道走上城牆,視察駐守在城頭的軍卒的軍容軍貌。同時中軍大營也緊靠着武威城的東城牆,他們站在城牆上可以俯視下方營地的構造、巡邏和訓練。

赤水的中軍是全步兵陣容,包括重步兵長槍隊、弓弩手、跳蕩兵、以及包括陌刀隊在內的多元化的步兵方陣力量。這支軍隊的構成與安西軍大致相同,但比安西軍擁有更完備的遠程重兵器,包括牀弩,弩車和伏遠弩在內,有較強的攻堅能力。哥舒翰所指揮的石堡城之戰,就有一部分赤水軍的參戰。

中軍營地中正在進行軍陣後撤的訓練,成建制撤退也最考驗軍隊的協調能力,能做到退而不亂,需要將軍與下級軍官再到基層士兵之間最默契的配合,所以敗而不潰是對一個優秀將領的最好褒獎。

李嗣業終於開口讚許道:“赤水軍軍容嚴整,訓練有素,不愧爲河西第一軍。如果大斗、健康、寧寇、玉門等軍能夠有你們這樣的作戰能力,我這個節度使才真正算是高枕無憂了。”

李光弼臉上露出了喜色,心中也暗暗鬆了口氣,總算是得到了李嗣業的親口認可。這位李大夫可是代表着唐軍最強的軍事指揮能力,是唐軍將領中的天花板,能得到他的讚許,就像是得到了學術權威的認證。

……

天寶十二載二月初夜間,御史中丞吉溫的府邸燈火通明,這一日是他的四十五大壽。白天的時候在府邸正堂前的院落中鋪張了七七四十九座飯菜,長安官場上的親朋同僚們很給他面子,基本上能來的都來了。就連新任的右相楊國忠也派人送來了賀貼和禮物,不過更令他高興的是,范陽平盧進奏院也派人送來了安祿山的禮物和賀貼,被大唐王朝最有權力的兩個人關愛,這也算一種煩惱的幸福。

晚上開始宵禁了,客人們都已離去,此刻在他的宅院中鬧騰的,都是他的親戚和家眷。

吉溫端坐在中堂前的胡牀上,他頭戴着黑紗襆頭,穿着絳紅色常服,嘴角的兩撮小鬍鬚一翹一翹。他的幾名妾室正在堂前的空地上跳着從宮廷中學來的凌波舞,雖然比起梨園的專業舞蹈演員顯得笨拙,但已經有模有樣了,甚得吉溫的歡心。

吉溫感覺非常滿足,他是目前李林甫黨羽中混得最好的,雖然之前的王鉷權傾一時,連楊國忠都嫉妒,但最終的下場卻是身死家破。現在他既得到了楊國忠的幫扶,又有安祿山的關心,想必前程定然是一片美好。

范陽進奏院的管事在他耳邊絮聲低語,他立刻揮退了跳得正嗨的小妾們,兩人來到了書房的隔扇間中。

管事將安祿山給他的信封拿出來,雙手呈交到吉溫手中咬着牙根說道:“李嗣業兼任安西北庭河西三鎮節度使,安大夫如芒在背,睡不安寢,食不知味。希望中丞能夠試探一下楊國忠,看看他對於李嗣業是什麼態度。”

“不必試探,我心知肚明,楊國忠根本不希望李嗣業成爲三鎮節度使,如今他心中已經懊悔,正考慮如何削弱李嗣業的權柄呢。”

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七百五十五章 準備克復長安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四百四十五章 溫泉對浴談用兵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如史昕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四百四十五章 溫泉對浴談用兵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
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七百五十五章 準備克復長安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四百四十五章 溫泉對浴談用兵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如史昕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四百四十五章 溫泉對浴談用兵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