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

李嗣業全面佔據漢口半個時辰後,郭子儀才率領着龐大船隊過江支援,但他遇到的是江岸上的雍軍和整齊排列的火炮,戰船尚未接近江岸便遭到炮彈拋射,不得已又撤回到了對岸。

郭子儀撤回到江夏後,心中越想越氣憤,立刻命人將臨陣脫逃的賀蘭進明等人抓了起來,準備押到江邊斬首示衆。

賀蘭進明竟然毫無愧疚之心,大聲叫囂着:“郭子儀,你不能殺我!我是魚朝恩大將軍的人!你打狗也要看主人!”

郭子儀挺胸傲然捋須說道:“你的主子魚朝恩也覆滅在即,也別指望有人來救你,拉下去砍了。”

刀斧手將陌刀一揮,幾十人頭顱落地,連同屍體都泡在江水中無人收斂。

郭子儀殺掉賀蘭進明之後,立刻派人把奏疏送往了建康,上疏中歷數賀蘭進明等人的罪狀,僅臨陣脫逃一項就夠他死好幾回了。

奏疏傳到建康,皇帝李豫看過之後壓到案頭未做處理,他要做更重要的事情,除掉宦官毒瘤魚朝恩。

爲了除掉魚朝恩,皇帝和宰相元載可謂是煞費苦心,先是以高官厚祿和金銀暗中收買了神策軍中的高層,將其徹底架空,然後請他到宮中來,當面歷數其數十項大罪。

可笑魚朝恩死到臨頭仍然面不改色,面對皇帝講起自己過往的功勳,甚至當場頂撞起李豫來。李豫當即命令埋伏的打手衝進來,用繩索將其活活勒死。

除掉魚朝恩後的唐朝廷終於成爲了鐵板一塊,外有郭子儀鎮守江淮,內有元載掌握中樞。雖然元載此人貪婪了一些,但此時江南富甲天下,養活個把貪官還是不成問題的。

此時李嗣業唯一的阻礙便是長江天險了,他當然不甘心與殘唐劃江而治,一統天下是歷代統治者的基礎,更何況當今南唐的皇帝李豫並不是昏庸之主,相反還是個有爲天子,而且他之後的德宗,憲宗,武宗都有所建樹,如果放任其存續下去,恐怕對方在江南這片土地上愈發根基穩健,豈不是要回到幾百年前南北並立的局面。倒不如趁着現在軍事變革和技術上存在着代差,趁機把江南給平定了。

事實證明有道明君不一定就不是亡國之君,聽到這句話漢獻帝和明崇禎一定有話要說,也許將來後人回憶這一段歷史,也會說唐朝亡於天寶,所謂肅宗和代宗都是在爲玄宗造成的天下大亂背鍋。

李嗣業命人在長江北岸的安慶,揚州,高郵和江城漢口設立了四個造船碼頭,徵調了六萬役夫工匠,歷時七個月共建造成炮艦四十八艘,運兵船一百三十艘。炮艦的排水量設計在九百噸往上,上面裝玄武炮十二門,船首和船尾各一門,兩舷各裝載五門火炮,爲了獲得優越的防火性能,四十八艘炮艦甲板和船舷上都用鉚釘覆蓋了薄鐵板,船底用來划水的兵卒艙位共有一百四十個。

炮艦和船隊製造成功後,李嗣業便將五萬兵卒劃歸長江水師,任命韋益爲水師都督,進行了半年的水上訓練。

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唐朝這邊也沒有歇着,郭子儀由於沒有北方的造炮技術,只好摸索着在漆黑中前進,造出了一種口徑較粗的筒子炮,裝藥量大,射程比較短,尚未經過實戰的檢驗。

李嗣業很快就給他們提供了機會,第二年的春三月,他下令韋益率領長江水師進攻對岸的江夏。

駐守在江夏的唐軍水師也聞風而動,雙方在十幾裡的江面上開始的戰船決戰。唐軍的戰船大部分都是戰前所修建的大黃龍,比雍軍炮艦還要大三尺,船上適配性地裝載了十幾門粗口徑筒子炮。由於唐軍對這種粗口徑火炮沒有戰勝的信心,所以船上還列裝了大量的牀弩和拍竿。

拍竿這種東西相當於船舶的近戰武器,威力非常之大,特別是大黃龍這種鉅艦上的拍竿,對於小船有着毀滅性的殺傷力,只要不幸被它接近,一拍竿下去保管粉身碎骨。

郭子儀知道自己的炮如何造都拼不過雍軍的玄武炮,所以把大黃龍都發揮出來近戰的優勢,船首的龍頭上安裝了大撞角,遇到對方的炮艦,只要撞擊過去,至少讓其分裂成兩半。就算是雍軍新型用鐵板包裹的戰艦,也抵不過撞角這一下的衝擊力。

不過郭子儀實在低估了雍軍玄武炮的更新換代速度,他們作坊中成功將前膛炮的長度鑄造出九倍口徑,射程比之前的七倍,八倍口徑,增加了百步以上,總射程超過了四百丈,按照唐一尺三十二釐米的換算,三百五十丈射程超過了一千米。

雍軍的炮彈也進行了很大強度的革新,裝藥不再是碎渣填裝,而是帶引線的特製油紙包裹的裝藥筒,大大地加快了裝填速度。炮彈也有三四種類型,有用於毀壞船體的實心彈,有內裝火藥的開花彈,還有裝着火藥和油脂的猛火雷彈,甚至還有抵近發射的碎片散彈。更厲害的是炮彈的捻子還能夠防水,即使開花彈和猛火雷彈落入水中,也能夠爆炸。

郭子儀想要取勝只能在水面近戰除,如此唐軍大船數量多的優勢也能夠發揮出來。

李嗣業明白郭子儀的作戰意圖,所以必須發揮自己火力射程的長處,他除去去在炮艦上大量列裝火炮外,又在江岸的碼頭邊佈置了玄武炮營,將六百多門炮一字排開。長江水師在江面上採用放風箏的戰術與唐軍作戰,充分發揮炮艦射程遠的優勢,一旦發現有敵船靠近,就立刻往江岸碼頭撤退。而唐軍的大黃龍等戰船一旦追擊過線,就會進入江岸邊炮營的炮擊範圍,對方只能落入被動挨打的局面。

確定了這種臭不要臉的戰術之後,雍軍就可以傾巢而出進攻唐軍了。

當日天氣晴朗,由於是春夏之交,江面上刮的是東南風,大概有三四級的樣子。這種風對於雍軍非常不利。當年在赤壁敗退的曹操也是這麼想的。

不過李嗣業還是下令水師逆風出戰,這是基於對武器裝備的絕對自信。

唐軍剛一駛出水寨,便將大黃龍戰船縱列於江面上,升起風帆藉着風勢,底層船艙士兵加快划槳,戰船的行進速度逐漸加快,朝着江對面的雍軍炮艦直衝過來,戰船的撞角黑漆漆的,宛如一頭頭即將爆發的公牛。

韋益將炮艦分爲三個梯次橫列在江面上,每個梯次之間相隔出大約一炮的射程,當唐軍的戰船衝鋒而來時,第一梯次的戰船開炮發射開花彈,炮彈落在江面上炸出洶涌的浪花。

雍軍炮艦再次齊射,唐軍的戰船被擊中,船上的桅杆或者斷裂,船體或受損,但依然憑着勢頭向前衝鋒。有的船在衝鋒的過程沉沒。

炮艦再次放低了炮口,雙方正在緩緩拉近距離。韋益命令第一梯次的戰船拉起風帆後退,後退的同時繼續向唐軍炮擊。

當第一梯次的炮艦後退至第二梯次時,唐軍就面臨着更加激烈的火炮打擊,被炮彈炸飛的士卒們落入水中,鮮血染紅了江面。

郭子儀站立在後方的黃龍大艦上,親自擂動戰鼓,催動着戰船向前進發,他要所有唐軍都發揚不怕死的精神,一戰徹底打垮雍軍水師,讓他們再也不敢染指長江。

一時間所有的大黃龍戰船前赴後繼,憑着捨身忘死的精神向前衝鋒。

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
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