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

幾個百姓嚇得面如土色,慌忙擺手說道:“可不敢胡說,郭令公愛民如子,怎麼可能幹出這種事情來?”

“別說郭令公,就算是一般人都幹不出這樣殘暴的事情來。”

這官員不耐煩地說道:“今天有你們在這裡做見證,郭子儀外表忠厚,實則殘**詐,他就是做出了殘殺百姓當糧草的事情。我要你們的嘴當做喇叭,給我在漢中城中宣揚出去。”

“不,不可能,百姓是不會相信的。”

“你們也是百姓,百姓說的話百姓怎麼可能不相信?這是你們這些人擺在面前的機會,要麼坐擁田產良宅,懷抱嬌妻美妾,成爲人上人,要麼抄家滅族,死無葬身之地,就看你們如何選擇了。”

這些人頓時呆若木雞,面帶惶恐竟不知該如何回答。

“我給你們三天時間,好好考慮考慮,郭子儀已經跑去了荊州,這輩子都可能無法回到漢中,漢中百姓如何看他,對他不會有任何影響。“

纔怪。

如果沒有影響,你們這些人不會如此花大力氣抹黑他,不會這樣造謠一個對大唐忠心耿耿,深受百姓愛戴的救世良臣。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有兩人慢吞吞地舉起了手:“使君,我們願意聽從您的話,跑到私底下抹黑郭子儀。”

“什麼叫抹黑!這就是事實!如果連你們都不能說服自己相信,如何去說服別人!”官員揮動團扇惱聲教導道。

他說罷直接一揮手,命人用托盤將地契和黃金端了上來,金光燦燦使得所有人都挪不開目光。

“這是給先行者的表彰,黃金五百鋌,漢水邊上的良田八百畝,地契上面有雍王的親筆簽字,可保你們祖祖輩輩享受這永業良田。”

“八百畝!”

這果然是天大的大好事,不就是說瞎話嗎?他們這些人哪個不會。

先同意的兩人已經上前去抱着地契和黃金歡歡喜喜地離開了。剩下的人看着就非常眼饞,連忙上前去宣誓似說道:“我們也樂意,我們也樂意把真相告訴別的百姓。”

“彆着急,一個一個來,把黃金都端上來,還有地契。我事先警告你們,別以爲拿了黃金就可以桃之夭夭,如今漢中通往別處的每一個關口都被雍王的軍隊把守。”

“曉得,曉得,我們當然不敢。”

當所有人都領着財富離去時,只剩下角落裡站着一個看似消瘦的讀書人,他的身邊跟着一名姿色尚可的娘子和兩個不大不小的孩子。那娘子剛走出去半步,便被自家的郎君拉住,堅決地搖了搖頭。

官員循循善誘道:“書生你怎麼不過來拿,難不成是嫌少?我知道讀書人的臭脾氣,就是喜歡待價而沽,你想多要一些也不是不可以。”

那書生慨然開口道:“世間自有公道人心,豈容你們這些人顛倒黑白,污衊他人。我趙吏雖不能改變這些人,但猶可獨善其身,我就是想讓你們知道,真相絕對不能被收買。”

官員瞪大眼睛審視了這書生一眼,才嘆了一口氣說道:“來人,給我把他一家子押入死牢!”

書生擡頭挺胸佁然不懼,倒是那娘子哭得梨花帶雨,卻絲毫不能改變自家郎君的主張,大小兒子都皺着眉頭,似乎很討厭家庭的紛爭,卻意識不到死亡的可怕。

士卒們上前來把他們一家四口押進了大牢,官員輕蔑地笑了幾聲嘲諷這讀書人的迂腐,連忙去向李嗣業彙報這次的成果。

……

雍王端坐在閣樓上的書房中,手中捧着一卷書冊,聽罷身邊官員的講述,擡起頭問道:“你是說那書生就算打進了死牢中,也不改變他的看法和決定?”

“就是,”官員回答道:“這讀書人讀書讀傻了,變得一根筋認死理,恐怕別的辦法也不能讓他改口,只好結果掉算了。”

李嗣業不聽他說什麼,猶自感嘆道:“自安祿山起兵,天下大亂始,世風日下,人心敗壞,但仍然有忠義之士維護道德根本,堅守自我底線,確實不易。既然利誘和死亡都不能威脅他,殺了也沒什麼意思,不如就將其放掉吧。”

“怕是放不得呀,大王。這讀書人脾氣又臭又硬,萬一將他放掉之後,私下裡煽動一些相反的言論,那樣就不妙了。”

“那就給他一些盤纏,將其驅逐出漢中郡之外,這樣也就無事了。”

官員只得叉手說道:“喏!”

……

書生趙吏坐在牢房之中閉目等死,他的娘子臉上雖然還有悲悽涼姿態,但也許心中已經釋然,想着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輩子似乎也就這樣了。

牢房門嘩啦一聲打開,兩個兵卒走進來懶散地說道:“走吧,放你們活命。”

書生顯然不敢相信,蹲在牆角里不肯挪窩,心裡想着不管你們有什麼花樣,只管使出來吧。

這些兵卒高聲訓斥道:“怎麼回事?還想賴在裡面白吃白喝,趕緊給我滾出去,不然賞你幾百鞭子!”

書生終於相信了這些兵卒的話,因爲這些兵的脾氣依然暴躁,看上去並不反常,或許是有人在前面爲他們說了情。

他牽着娘子和孩子們的手晃晃悠悠走出牢房,準備往家的方向走去,卻被兩個兵卒攔住訓斥道:“漢中已經沒有你們的家,拿着這些錢滾得越遠越好,不要讓我們再看見你。”

說罷兵卒們將一串銅錢掛到書生脖子上,驅趕着他們一家往城外而去。

書生趙吏走出城門,看到一抹朝陽從頭上灑下來,看守城門的士兵在兩邊各自攀談着,絲毫不在意他這樣的小人物,身後有幾名衙差押不急不慢地走着。

“趕緊走吧,這裡已經不是你們的家了。”

這時的漢中城裡謠言四起,百姓們都在談論之前跟隨郭子儀大軍逃往荊州的百姓們的遭遇,只聽逃回來的人說郭令公拿百姓當軍糧,已經被殺被吃了好多百姓。

百姓們倍感慶幸,聚在一起說起這件事都毛骨悚然。

”真可怕呀,誰能想到郭子儀那樣聲明顯赫的當朝司空,竟然能夠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你懂什麼,這叫做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無毒不丈夫,他們這樣的高官,哪裡還把百姓的性命當命,去年漢中降雨不足,田苗減產,百姓們上繳租庸調不足以供養他的大軍,那個時候恐怕就想把我們這些百姓當軍糧了。”

“平時我們大家還稱呼其郭令公,我呸!這簡直是郭魔王,郭妖怪,現在百姓認清了他的真面目,希望他早日死在戰場上,永遠也別回到漢中來。”

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
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