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

程千里一聽,頓時搖搖頭質疑道:“這個怎麼可能,同樣的當,小勃律國王怎麼可能上兩次?”

“這可不一定,吐蕃人進來時國王是麻來兮,這一次我們進攻國王成爲了蘇失利,小勃律作爲小國。不管是唐軍來了,還是吐蕃軍來了,對他們來說都是災難。他們除了選擇相信還能選擇什麼?讓唐軍和吐蕃在小勃律的土地上來一場血戰,受害者依然是小勃律。

高仙芝細細地思考,才點點頭說道:“我們此次收復小勃律,當然不可能長久在此駐紮,需要殺掉那些親近吐蕃的小勃律酋長,提拔一些親近我大唐的酋長。所以我們若是氣勢洶洶前去,這些人就可能逃跑到深山裡去,等我們撤走之後,他們還會跑出來作亂。”

“所以我們領大軍前往,他們肯定不會相信,但我若是先派千人前去傳信,使其放鬆警惕,告訴他們大軍欲借道進攻大勃律,需要到都城中採買糧食和物資,他們必然找不到理由反對,所以此計可以施行!”

他轉身對親兵吩咐道:“把席元慶和白孝德請過來。”

親兵領命而出,片刻之後席元慶和白孝德入帳,朝高仙芝叉手道:“大將軍喚我等何事。”

高仙芝擡手道:“元慶,我命你率一千人先行到孽多城安撫蘇失利君臣,用馬背馱運一些絲綢,帶着朝廷的詔書前去。告訴他們唐軍此來,不爲去汝城,也不爲斬汝橋,只是爲遠征大勃律。若是他們仍不願開城,就用絲綢布帛和詔書相誘,把他們全部控制住,等我大軍到後,該殺的殺,該放的放。”

“白孝德,你率五百人跟着席元慶,趁着席元慶與小勃律人溝通之時,前往娑夷河將通往大勃律的浮橋斬斷,這樣吐蕃即使有心救援小勃律,也無力迴天。”

“喏!”兩人齊齊叉手。

“立刻去辦吧。”

兩人各領兵馬出城,沿着山間道路前往孽多城。

……

李嗣業倒是閒了下來,第二日帶着麾下的封常清、田珍、段秀實、仇欒和趙叢芳等人出城去遊走,查看小勃律附近的地形地貌。

他卻不是漫無目的地,而是有意策馬往西行進,然後在河邊的山口停下來,擡手指着遠處說道:“順着這條河往下游走,就是印度,玄奘西行求佛的終點,物產豐饒沃野千里。國中盛產胡椒,龍腦香,檀香樹,而這些東西,均是我大唐奇缺之物,因被達官貴人喜愛而哄擡物價。”

“之前由於小勃律國被吐蕃控制,蔥嶺諸西之國皆斷了朝聖,多條商路被阻斷,商旅來往之路只能從大雪山以北翻越,山路險峻,雪崩不斷。你們知道去年冬天長安胡椒的價格是多少,簡直創下了歷史新高,一升胡椒的價格高達一百三十貫,如果有商旅能夠從天竺往長安運送一石胡椒,就可以使他腰纏萬貫。”

衆人都不在意李嗣業身上散發出來的銅臭味,跟着他這麼幾年,早已習慣了李將軍動不動就算經濟賬。

趙叢芳聽得雙眼放光,興奮地猜測道:“李都護,你的意思是說,我們這些人可以悄悄帶一部分人前往天竺,去進買一些胡椒回來,然後再託人送到長安,各自能夠爲家中賺些外快?”

李嗣業面無表情地道:“軍中有禁令,但有私自脫離軍隊的,可視爲畏戰逃兵,抓回來立斬。”

趙叢芳訕訕地閉上了嘴巴,雙手捅着袖子裡,躬身站在他身後。

他突然轉身看了看身後諸位,開口說:“遠征小勃律大獲全勝,高仙芝必定會派人留下來駐守,以掌控小勃律國。能留下來駐守的將領,必然會成爲一軍軍使,官階最低也是從四品下。我估計高仙芝十分想讓席元慶留下來,但席元慶估計不會願意,畢竟太過偏遠。”

“但是,”李嗣業口中的轉折讓衆人心悸不已,今天很可能有人會攤上這樁倒黴買賣,都低着頭不作應聲。

“但是,我希望你們中間的一個能夠留下來擔當軍使,你們也許會覺得,這破地方我絕對不能留下來。沒錯,這裡是遠了點,與疏勒鎮之間都隔了一個蔥嶺,距離龜茲四千多裡地,距離長安一萬多裡地,這裡是遠離大唐最荒涼最偏僻的角落。”

他從他們幾個人的臉上掃過,繼續說道:“我可以向你們保證,這裡雖然遙遠,但將來足夠重要。成爲軍使之後,你將是大唐在小勃律國土上最有權力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小勃律國王都要聽你的。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我不會讓自己的兄弟在這地方呆一輩子,你們大可放心,五到十年之後,一定會有人來替換你們。所以我纔想問,你們誰願意留下來,做這支軍隊的軍使。”

李嗣業的話說完之後,迎來了短暫的沉默,可能是大家不太相信他的話吧,或許是各人心裡有自己的打算。有句話說,不想成爲將軍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所以他們都抱着將來成爲節度使的想法,如果有那樣的宏圖大志,自然不願意待在小勃律這樣的邊緣角落。

封常清主動開口說話:“李都護的心意我們知曉,天底下的差事有好也有壞,好的差事需要有人幹,不好的差事也需要有人做。我想說如果需要我在這裡做軍使的話,我願意服從你的命令。”

封常清這話說得很聰明,也很理智,搞得其他人也不得不做出同樣的表態:“我們的想法與封將軍一樣,都護心裡一定有個適合的人選,還請都護說出來,我們都願意擔當。”

好嘛,他們都把球給踢了回來,李嗣業也不再繞圈子,直接了當說道:“趙叢芳,你做事穩當,而且有主見。你留在這裡不需要聽任何人的命令,只需要服從你心裡的判斷,我覺得你有這個能力。”

趙叢芳心中咯噔一聲,儘管有些不情願,但立刻躬身叉手說道:“都護,趙叢芳願意擔任留守軍使。”

李嗣業雙手扶着他的手臂將他攙起,目光殷切地說道:“叢芳,我讓你留在這裡,並不只是讓你鎮守,不久將來還有更重要的大事,到時候會有人來聯繫你。”

趙叢芳這才找回一點心理安慰,李將軍原來真的有重要的事情,不是在放空炮安慰他們。也是,他從來不會做沒有準備的事情,每一樁安排後面都有謀劃後手。

李將軍把他們叫到這裡來,就是爲了安排這樁事情,既然事情已經安排妥了,便領着衆人返回到阿弩越城中。

高仙芝正好要帶兵出發前往孽多,因爲席元慶傳回來消息,說是已經控制住了局面,抓住了那些傾向於吐蕃的本地土著貴族,只是國王蘇失利和公主逃走跑到了深山裡,整件事都處在高仙芝的預料之中。

讓他們感到慶幸的是,白孝德中午剛去砍斷了河上藤橋,下午吐蕃人的援軍就已經趕到,吐蕃人只能望河興嘆。這情況實在太懸了,他們若是遲到半天趕到橋邊,讓吐蕃的援軍闖過來,迎接他們的將是在小勃律境內的一場血戰,他們的勝利也就變成了未知數。

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
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