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

當安祿山的儀仗即將接近星津橋時,前方突然出現了狀況,他停下車駕探頭去看,竟然是兩個軍校舉着橫刀當街決鬥,兩人左手卻分別拽着一個披髮女子的左右手,就像是拔河一般,那女子發出撕心裂肺的哭泣聲,淺綠色的襦裙早已污跡斑斑。

他的義子安守忠策馬上前,暴聲呵止兩人:“撒開!攔在主公儀仗的面前,成何體統!”

兩人各自撒手,將橫刀貫入鞘中,互相不忿地哼了一聲轉身。

要照往日安祿山的脾氣,定要將這兩名軍校拉下去各打五十軍棍,不過他今日高興,就算被衝撞了儀仗,耽誤了入洛陽宮的時間也無甚緊要,笑着招招手說道:“叫那倆校尉上前來。”

兩人來到輿車前跪地叉手:“卑職該死,無心衝撞了主公儀仗,還請主公責罰。”

安祿山笑問道:“你二人因何爭鬥?嗯,你先說。”

“啓稟主公,我等攻入城中奉命斬殺朝廷餘黨,偶入這坊牆畔一大戶人家中,見這小娘子生得美麗,本欲帶在身邊當做妾室,誰知他卻從旁闖了出來的,非說這娘子是他先發現的!”

“胡說,分明是我先進入府中見到小娘子,你見色心喜才從旁生出搶奪之意!”

安祿山擡起手,兩人遂停止爭吵,他拄着骨朵走下鐵輿車,從這兩名將校中間走過去,來到了那披頭散髮的女子面前。

兩校尉互相對視了一眼,各懷不甘和惋惜,心想家雀要飛進老鵪鶉的懷中了。

安祿山捏住她的下巴往上挑,女子的姿色確實上佳,雙目絕望而無神。他鬆開下巴,提起骨朵杖另一頭的尖銳,對着女子腹部紮了進去,隨即拽出抓着頭髮扔倒在一旁,在衣裙上擦了擦骨朵杖的血跡。

兩校尉頓時戰戰兢兢,不敢再提什麼美人歸屬,安祿山拄着骨朵在大道中央高聲道:“男子漢大丈夫,拼的是功業,講的是拳頭!只要你戰功赫赫ꓹ 想要什麼沒有!因爲區區一個女人相互爭鬥,傷了袍澤的情義!想想看ꓹ 天底下有多少英雄好漢的功業都折在了女人的身上!”

校尉們慌忙磕頭認錯:“主公教訓的是,是我們見識淺薄。”

安祿山登上輿車,揮手命儀仗繼續往皇宮前進ꓹ 校尉和兵卒們各自跪在兩旁,他們已不知不覺改成了跪拜禮ꓹ 因爲已經進了洛陽,那麼輿車裡的這位胖子ꓹ 很快就要當皇帝了。

車駕駛過天津三橋ꓹ 從端門進入皇城,雄偉壯麗的應天門出現在他的面前,門殿兩側是高聳的三出闕樓與中央的門樓和垛樓組成了五鳳樓。這是天下第一門,即使大明宮的丹鳳門,也無法與它媲美。

安祿山乘車沿着宮門而入,入乾元門之後便是明堂,這座高聳威儀的建築乃是武則天時期所建ꓹ 與周遭隋時修建的宮室規範嚴整相比,她更加富麗堂皇ꓹ 格局宏大ꓹ 採用了天圓地方的構造ꓹ 在方正的大殿頂部構建了八角樓ꓹ 又在八角樓之上構建了圓樓,其形式華美大氣ꓹ 彷彿天庭的宮闕降臨到了人間。

他在明堂前走下輿車ꓹ 帶領着身後的將領們踏上石階走入大殿ꓹ 殿內也有三進臺階,安祿山邁步走到盡頭的御階之上ꓹ 鑲嵌滿了黃金的龍榻橫放在楠木屏風前。他彎下腰先是觸摸了一下,隨即坐了上去。

從這裡望下去,堂中的將領皆在他的腳下俯首,當皇帝的感覺真美。阿史那·承慶和安守忠趁勢上前跪拜:“末將恭賀陛下!”

其餘將領見狀,也紛紛上前跪拜。

安祿山手扶着牀榻滿足地大笑,然後陛階上走下來說道:“這洛陽紫薇宮實乃天下第一宮闕,在我看來要比大明宮更具帝皇氣象。”

阿史那·承慶又趁機上前勸進:“主公已攻克河北河南,一旦攻入潼關,天下必將易主。主公何不趁此機會,登基爲帝,以正乾坤。”

他捻着鬍鬚笑眯眯,心想只有承慶懂我的內心。安守忠等人也上前勸進道:“望主公早日登臨皇位,君臨天下!”

當所有人都不清醒的時候,總有清醒的少數派站出來指明現狀,嚴莊上前一步叉手道:“主公,朝廷軍如今潰敗,氣勢尚未恢復,主公何不乘勝向西進攻潼關,若能攻破潼關,則長安指日可下。介時主公可趁機下揚州,攻江南,進取蜀中,一統天下。等那個時候再登基,豈不更加名正言順?”

承慶立刻替安祿山反駁道:“不,我認爲此時登基恰在其時,一旦陛下登基,授予了我們官職,大家都名正言順,一切可按部就班進行。”

“可眼下正是乘勝追擊的時機,高仙芝率領的軍隊潰敗,朝廷後繼兵馬乏力,我軍定能攻破潼關。如若失此良機,等到朝廷集結起兵力,再想拿下潼關可就困難了。”

安祿山捻着鬍鬚猶豫思慮,當皇帝的誘惑實在太大,遠勝旅途奔波之苦,況且他自己的身體已經出現問題,能夠提前登基,也能多享受一段當皇帝的樂趣。

他低頭委婉地對嚴莊說:“要不然一切從簡?我們加快速度籌備,等到登基之後,再謀劃進攻潼關?”

嚴莊心知安祿山主意已定,便負手站在一旁不再言語。

安祿山則哈哈笑道:“等朕登基之後,各有封賞,這洛陽宮裡的美人,財寶,朕都要賞賜給你們!”

這時兩名親衛押着一名太監走進宮闕中,卻是這洛陽宮中的主管,安祿山命人將他鬆綁之後,和顏悅色地問道:“吾聽說梅妃江採萍被皇帝打發到了上陽宮中,你可知道她在哪間殿閣,可否能帶來見我。”

太監跪地戰戰兢兢地說道:“啓稟大王,梅妃已經在大王你帶兵攻入洛陽之前,用白絹裹身投井自溺。”

安祿山頗感惋惜,說道:“那就差人打撈上來,找個僻靜處安葬了罷。宮中可有其它豔麗女子,一併帶過來給我與將士們起舞助興!”

安祿山進入洛陽宮後,立刻命人去抓捕那些不肯投降的大臣,抓到之後直接斬殺,無需向他上報。他又命嚴莊高尚二人籌備登基典禮,一切以簡潔爲要,必須在新年的第一天完成登基。

……

高仙芝收拾殘兵退至陝郡,與等候在那裡的邊令誠匯合,這時他身邊已經只剩幾千人馬,而邊令誠留守陝郡所帶的兵馬已經遠超過他。不止是如此,邊令誠還記得當初小勃律之戰後,高仙芝因私自報捷,被安西節度使夫蒙靈察截住痛罵一頓,幸虧他邊令誠奏報給皇帝,才使其揚眉吐氣。如今高仙芝在朝中也是右羽林大將軍,兼任開府儀同三司,這個高位離不開他邊令誠的幫助,然而高仙芝尚未償還完他的恩情。

也別怪太監目光短淺,小肚雞腸,因爲他們沒有了根,也就等於沒有了以後,自然要追逐眼前的利益。

他認爲高仙芝應該給他個交代,這傢伙在進攻西域石國的時候,光黃金就整整裝了十三駱駝,如今再與他多要點回報,不算過分吧。

他多次明裡暗裡暗示,但高仙芝仍舊不動聲色。高也不與他商議軍中事務,一人拍板決定退出陝郡,前往潼關駐守。這兩樁事情引起了邊令誠不滿,已爲其埋下了怨念的種子。

安祿山謀求登基停止向潼關進發,但潼關這邊卻也危機重重,一旦沒有外力壓迫時,內部鬥爭竟然也成爲了習慣。

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
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