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

龍尾道兩側的宮門大開,官員們魚貫而入,幾十根巨柱支撐着大殿的結構,可惜他恰好站在門外的位置上,僅僅能看見巨柱排列到深處,至於陛階上是什麼樣子,皇帝穿的是十六旒明黃袞冕,還是大裘冕,這他就不清楚了。

他這還算是幸運的,多數官員只能站在蔓延的龍首道上,或在長長的直道上遙望,從他們所站立的位置到大殿中央也不過短短几百米,但就是這短短几百米,卻需要用一生的時間來攀爬。

宮殿彰顯了皇權的博大威嚴,也誇張了官吏們的渺小,在這如日之升,如在霄漢的宮閣下,他們唯一能感受到的就是自己的微弱。帝國皇帝的威儀,僅僅次於九天之上的凌霄天宮。李嗣業這帶着不同目光來看,也能夠感受到一種被俯視的壓力。

“行拜禮!”

宮殿內的聲音通過交替喊了出來,官員們開始做那套動作,邁左腿,擊掌,邁右腿,擊掌,然後俯身下拜。

“稽首!”

萬人齊聲高呼:“恭祝陛下萬壽無疆,吾皇萬歲!”

“起居拜舞禮!”

不知從何處傳來編鐘和號角的聲響,也到了最讓人羞澀的環節,但他前排的十幾人絲毫不覺得尷尬,低頭看着自己的腳開始跳動,左右搖晃着身軀,然後還要三百六十度轉身跳。

“禮畢!”

“天降靈寶,改元履新!百官上表朝賀!”

當然要先請三師三公呈送賀表,但本朝還沒有活着的三師三公,品階最高的是太子,然後是各路親王,接下來是太子太師太傅,可惜簫嵩已經退休致仕。文武百官中品階最高的是中書令和侍中,所謂的中書門下三品。

接下來三省六部開始上表,賀表的數量估計能堆一尺多高,只有中書令和侍中的上表會在朝堂上當着文武百官的面念出,李嗣業在殿外能聽到的,也只是像蒼蠅一般微弱的聲音。

賀表的內容不用想也知道,是最沒有營養的吹捧功績的詞彙,右相會在表上增添一些聽了讓人高興的的數字來增加說服力,比如全國增加了多少戶,人口增加了多少,糧食產量多少,絲綢產量多少,等等不一而足。

百官賀表之後,聽到裡面有太監高聲喊:“諸州進貢品。”

貢品不必擡到大殿上,早已經入了皇家內庫,只挑選出幾樣有代表性的貢品來搏皇帝眼球,比如說越窯青瓷、三彩、波斯琉璃盞、吐蕃犛牛、回鶻白駝、高昌進貢葡萄酒、于闐羊脂玉、還有南方的珊瑚,廣州進貢的崑崙奴。

天下六百三十一州,羈縻州八百,每州都有進貢,每州都要進去將清單念出來。紅日逐漸升到了當空,李嗣業只站得雙腿發酸,肚子餓得前胸貼後心,整整兩個時辰都在報貢品,聖人聽這些寶貝估計耳朵都聽出繭子了。

大朝會總算進行到第三項,賞賜升遷過去一年來立下功勳的文官武將。這個程序進行了簡化,不需要官員們一個個上去謝恩,宣讀完畢後統一跪謝皇恩,嗯,還要跳一次舞。不然這大朝會開到下午都開不完。

一個嗓門大的宦官站在御階旁,展開密密麻麻的黃稠紙,開始宣讀升賞。

中書令李林甫改爲右相兼尚書左僕射,牛仙客爲左相,兼任兵部尚書。十二衛大將軍各有任免,北衙六軍也各有財物賞賜,節度使任用,各州刺史升降……

李嗣業隱約聽到了自己的名字,然而時間又過去了一個時辰,已經過正午了吧,他連自己升賞都提不起興趣去聽。

然後聽到宮門內有喊聲:“謝皇恩!行稽首禮!”

所有升官賞賜的沒有賞賜的都俯身下拜,然後站起來跳拜舞,這次的拜舞更激動,手舞足蹈的幅度更大了些,以此來表現出臣子對皇帝封賞的感激涕零。

“羈縻州使節、諸道採訪使、諸州刺史、皇子貴孫、升賞功臣、賜宴麟德殿!”

宴會羣體剔出了大部分京官,但剩下的也有三千多人,浩浩蕩蕩朝着內朝麟德殿而去。

麟德殿位於大明宮內朝,在翰林院一側,乃是國宴場所,面積規模遠勝含元殿,有前中後三殿兩重檐,三殿之間有建在高臺上的樓廊連接,碧瓦蜿蜒而上。

李嗣業在隊列中遙望,這龐然大殿東臨太液池,重檐頂倒映在水中,綠瓦遮蔽半面湖水,密集排列的廊柱宛如繁星點綴。

這次他們進入的是麟德殿中面積最大的中殿,立柱有百根,頭頂是藻井,數丈長的宮紗垂落在地,近千名宮宦侍女站立伺候。殿間星羅棋佈排列着可供十二人對坐的硃紅長案,官員們按照列隊的次序依次入席,這次李嗣業排到了四百多位,跟他同桌而坐的是幾個羈縻州的使者和折衝都尉。

他擡頭遙望,大殿朝北的高臺上擺放着黃綢案几,皇帝跪坐在案前,手捋青須滿意地看着眼前這些嗷嗷待哺的臣子們。聖人心裡一定在想,只要把飯給吃好了,這大朝會纔算辦得成功。

他們這一桌上,兩個宦官合力把主食擡上了長案,柳編的簸籮有三尺長,裡面堆疊着酥黃色的胡麻大餅,如小山一般高。然後兩人擡着門板一般的木盤,裡面堆滿了切成薄片的羊肉,然後是恭桶一樣的大木桶,裡面放着馬勺。緊接着又擡了一門板涼菜,好像是他敬獻的涼皮,可誰見過涼皮用幾尺長的容器盛放?李嗣業看到這個東西,就看到了餵馬的馬料槽。

不愧是大唐啊,連盛飯菜用的器具都如此……大氣。

宮女們抱着盤和碗還有盞給每個人發放,每人一雙筷著,有點兒自助餐的意思。衆人誰都沒有動筷子,只是高仰着脖子擡頭望向坐在高臺上的皇帝。

李隆基已經脫下了身上臃腫華貴的大裘冕,換上了明黃常服,頭戴金蓮冠,後插子午簪,眼帶睥睨望着下方衆官,突然開口問:“翰林院可有賜宴日應景詩文”

席中一人手擎着酒盞站立而起,朝着李隆基敬獻詩,李嗣業低聲指着那人對身邊的人問道:“這人是誰?你認識麼?”

“李白,新近入長安的翰林待詔,才華橫溢,在聖人面前非常受寵。”

“豈止是才華橫溢,他……”李嗣業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神往地盯住了李白,對方穿着淺綠色朝服,頭戴進賢冠,在無數冠冕的人頭攢動中。他獨有風骨而飄逸俊灑,這個身影把無數人都變作了背景板,即使是富麗堂皇的麟德殿也不過如此。

他知道這不過是種心理現象,如果這個人不是李白,或者不知道他的名字,他也不會有如此迥異的感官。李白正在捋着長鬚念出自己的詩作,似乎引起了身旁諸人的稱讚,也獲得了聖人的讚許,他聽不清他到底唸了什麼。

高力士站在皇帝身旁,高聲喊道:“開宴!”

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參參謀良策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八百八十九章 誰野戰無敵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導和樂器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
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參參謀良策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八百八十九章 誰野戰無敵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導和樂器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