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

封常清進入帳中,看到燕小四和田珍後並不意外,微微點頭之後向李嗣業叉手說道:“太尉,監軍邢延恩剛剛去找了末將,其言下之意是讓我投靠元帥府行軍司馬李輔國,還送給了末將三百兩的豬腰金。值此大戰臨敵的關頭,爲了不使這些閹人從中作梗,末將只好暫時應承了下來,但末將深知此事輕重,特來先稟報太尉以表明心跡。”

李嗣業點點頭道:“你做的很對,太過剛硬不是最好的選擇,能夠虛與委蛇更好。你先下去吧,莫要讓邢延恩起疑。”

封常清離去後,田珍站在簾幕後面望着他的背影疑心道:“如果他是個搖擺不定的騎牆派,企圖兩面通吃,等到危急關頭時再選擇站隊,主公我們豈不是很危險。”

李嗣業笑了笑:“用理智來選擇的話,騎牆派確實是當前最好的態度,但我在安西軍中經營的時日遠比封常清漫長,他自己也清楚這一點,我相信他不會輕易做出危險選擇,我們拭目以待吧。”

他轉過身來對兩人說道:“你們下去之後要時刻留意魚朝恩和邢延恩兩人,時刻提防他們給臧希液和封常清下絆子。”

“喏!”兩人齊聲叉手之後,緩緩退出了大帳。

李嗣業坐回到案几前,惆悵輕輕地叩擊着自己的額頭,這世界上並沒有絕對的忠心可言,每個人的選擇都與目前的境遇有關,他自然要隨時保持警惕,給予他們希望的同時,也不可以讓他們太過於產生希望。

一旦洛陽之戰過後,李亨把他老子從蜀中接回,他對武將的猜疑很快就會浮現在表面,自己當然是首當其衝的被針對者,就連郭子儀李光弼這些人,也無法在這樣的信任危機中脫身。

此時夜色正濃,萬籟俱寂,天邊偶爾響起狼嚎聲。他正準備掩蓋了衾被入睡,衛士突然在帳外說道:“主公,有人求見,他自稱是從蜀中來的。”

李嗣業精神一振,雙手撐着從地鋪上坐起來,立刻迴應道:“請客人進來。”

一人掀開簾幕進入帳中,瞧打扮是個穿着蓑衣的漁夫,頭上戴着斗笠看不清面目,李嗣業顰起眉頭疑心地問道:“閣下深夜打魚迷了路嗎?爲何會深夜跑到我這中軍大帳中來?”

來人將自己頭上的斗笠摘下來扔在了地上,露出一張線條堅硬如石刻般的臉,左眼上的傷疤依然明顯。

“張小敬?”李嗣業吃了一驚:“你從蜀中來?”

張小敬緘默地點了點頭,轉身對帳外說道:“韋公子,可以進來了。”

掀開簾幕進門的是一個穿着襴袍的書生,只是眼圈色有些重,一看就是位經常熬夜傷神的兄弟。

張小敬這纔對李嗣業叉手道:“我是從蜀中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的麾下而來,特地前來投奔李大夫。只是陳玄禮本來不肯放人,但後來同意了,交換條件就是我帶這位韋應物公子前來見你。”

李嗣業高興地說道:“你能來我就很高興,我身邊正好缺少一個參軍。”

張小敬卻直接單膝跪地拒絕道:“我來投奔大夫,不是爲了官位,而是爲了能夠在戰場上親手斬殺叛逆。請求大夫能讓我到安西軍中,我可以做一個跳蕩兵,也可以做一個弩手,但千萬別讓我當官。”

李嗣業也曉得此人的性子,心平氣和地說道:“俗話說人盡其才,你昔日做過參軍,做過不良帥,也做過龍武軍的中侯,就算是平級調動,做個校尉並不過分。今夜暫且歇下,明日我差人送你到安西行營節度使封常清那裡去,現在暫且休息下吧。”

張小敬沒有再堅持自己的要求,只叉手說道:“多謝李大夫。”

他立刻吩咐外面的親衛,讓他給張小敬安頓一個可歇息的軍帳。張小敬站起來,又朝李嗣業行了一禮,轉身跟隨親衛而去。這麼多年不見,兩人之間的關係疏遠了很多,造成這種疏遠的更是因爲兩人身份上差距的變幻。張小敬身上的遊俠氣質更多一些,他對官階地位這些東西也是隨緣態度,不然天寶三載上元夜的那一場拼命,早就該換來飛黃騰達了。

直至張小敬出門後,這位韋應物公子始終安靜地側立在一旁,沒有額外的表情。直到李嗣業主動向他問起:“公子從蜀中來?可是來送信的?”

“卑職從十五歲起便是太上皇的侍衛,如今太上皇恐有不虞之變,特派我來聯絡大夫。”

李嗣業穿着中單從氈席上站起來,來回踱步說道:“人生本來就多變難測,就算天子也不例外,你所說的不虞之變,其實早已經發生,自從上皇從長安臨幸蜀中之後,天下都處在危難之中,何況上皇乎。如今世事遷移,上皇又有何能爲?“

韋應物將雙手負於身後,一副傳統說客的從容淡定架勢,侃侃而談道:“上皇脫逃長安,雖爲世人詬病,但他做了四十年的太平天子,也創造了絕無僅有的開元盛世。他執政多年,其經驗見地豈不高出如今的陛下數倍。大夫爲人正直赤誠,可曾記得上皇舊日恩情,他對你善加任用,纔能有今日大夫麾下的三鎮十萬士卒南下征戰。”

“而且上皇所料不錯的話,當今天子對大夫當是頗爲忌憚,他能容您一時,安能容您一世,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是古人皆知的道理。況且上皇在位之時,已經封你爲郡王,新君又能拿什麼來示恩與你,頂多是一個只有虛名的三公,僅此而已。而上皇對你何等恩厚,昔日加封你爲西涼郡王,又在長安城中修建了豪奢的王府,就算如今他已避居西川,但對你們這些武將的信任,難道是如今的陛下可比?”

李嗣業回過頭來突然笑了:“安祿山造反是一個分水嶺,從那一刻開始,無論是太上皇,還是皇帝,他們的心態都已經變了,已不可用昨日來等量。太上皇昔日對高仙芝也是相當恩厚,卻聽信一個閹宦小人之言,把他問斬在潼關城頭上。”

“不,終究是不一樣的。”韋應物聲音有些激動地說道:“今日的皇帝與今日的太上皇也決然不同,我覺得李大夫你仍然不能面帶現實。”

李嗣業負手道:“好,既然你要談現實,我就與你談一點現實的,你覺得太上皇能夠活的過皇帝嗎?”

韋應物的臉上浮現出怒色,卻沉默不語。不料李嗣業竟然是自問自答:“能活得過。”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他繼續說道:“但如果想得再長遠一點,太上皇和皇帝百年之後,會選擇誰來繼承大唐的攤子,那時候諸王都已經年暮,第三代已經脫穎而出,誰是第三代中的佼佼者?昔日在興慶宮中時,上皇最寵愛的孫子是誰?是永王的兒子?還是壽王的兒子?都不是。他也許對自己的兒子心懷怨恨耿耿於懷,但隔輩親讓他對皇長孫萬分喜愛。兩代帝王會選擇同一個繼承人,他們之間的裂痕,對於我們這些武將來說,有什麼意義嗎?”

韋應物滿臉愕然,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李嗣業要說的話還沒完:“自古疏不間親,主動參與皇家內部鬥爭的人,大多都沒有什麼好下場,遠的譬如長孫無忌,來俊臣,近的如李林甫、楊國忠之流。況且太上皇和陛下無論誰佔上風,承接帝位的必然是楚王李豫,對於一個在他父親和祖父中間左右搖擺,反覆橫跳的人,他將來成爲皇帝后會怎麼做?難道還能再容他橫跳嗎?”

韋應物聽完這番話後,深深地凝視地了他一眼,什麼也沒說便轉身往帳外走去,李嗣業在瞬間權衡之後,突然對他的背影說道:“皇帝馬上就要派人到蜀中接太上皇回長安,如果太上皇能夠以抱病爲由逗留蜀中,對他自己對天下都有好處。但若入了長安,就等於入了囚籠。”

韋應物沒有回頭,說道:“太上皇十分思念長安,你希望他能夠逗留多久?”

“如果能等到平叛結束,最好。”

“這對太上皇有何助益?介時皇帝勢力固若金湯,回長安豈不是更如入囚籠,這纔是太上皇最關心的。”

李嗣業遙對蜀中方向叉手道:“太上皇若能夠等到平叛結束回長安,臣下自有厚報。”

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一百二十章 聖人被矇蔽?殺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
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一百二十章 聖人被矇蔽?殺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