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

嚴莊和高尚二人跟隨安祿山進入議事廳,大廳的正中央供着一個神龕,神龕上立着一尊拜火教的正神阿胡拉·馬茲達的塑像,民間稱之爲祆神。

安祿山先在祆神前恭恭敬敬地上了三柱香,俯身下拜,嚴莊高尚二人也跟着他一同參拜。

他轉身坐在了披着虎皮的胡牀上,雙腿叉開金刀大馬,看上去比座山雕威風多了。

“你們說說看,怎麼對付李嗣業?我不能讓他就這麼河西在節度使的位置上坐下去。”

嚴莊上前進言道:“大夫,李林甫病喪,留下了空懸的右相之位。如今聖人尤其寵愛楊國忠,必然要專任楊國忠爲右相。大夫不如遣人送信給京城信得過的人,讓他幫忙打探一下楊國忠的心跡。”

安祿山搖搖頭道:“這話從何說起?這李嗣業素來和楊家關係不錯,現在和楊國忠又處在蜜月期,他怎麼會和我們一起對付李嗣業?”

“大夫,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楊國忠之前與李林甫不對付,所以才暗中勾連李嗣業和我們,如今李林甫命喪黃泉。他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在他下面的這些人翅膀變硬形成氣候。如果李嗣業做了河西節度使,那他就會慢慢形成這個氣候。所以,我們應該試探一下楊國忠的反應,如果他對李嗣業不滿,我們就從中挑撥,讓他這個大宰相幫着我們對付李嗣業。”

“然後,”高尚跟着嚴莊的話補充說道:“然後我們就在旁邊看戲,看着他楊國忠和西北藩鎮之間咬來咬去,我們正好積蓄力量,坐待時機成熟。”

“哈哈哈,”安祿山這胡兒得意地放聲大笑,然後揪了一把鬍鬚大聲道:“皇帝老爺子也沒幾年活頭了,爲了獲取他的忠心,老子得罪了他的兒子,得罪了滿朝上下。他一旦蹬腿西去,老子便不伺候李亨小兒,直接帶兵南下奪了他的唐庭。”

高尚暗自點頭,捋了一把鬍鬚,嚴莊卻站在一旁暗自憂慮。話雖這麼說,安胖子你可給咱爭點兒氣,別連一個糟老頭子都熬不過。

“嚴軍師,這封信就由你來寫,就寫給如今在長安的吉溫老弟,告訴他如果差事辦好了,我就在聖人面前舉薦他爲兵部侍郎兼御史中丞。”

嚴莊叉手應道:“喏!”

安祿山撫摸着隆起的肚皮得意地大笑,眯起的雙眼中射出冷峻貪婪的光芒,彷彿一切盡在掌握。

……

涼州府武威城門前長廊廳中,河西節度使麾下的八軍軍使聚集在一起翹首以盼,等待着新任的節度使李嗣業前來。

河西八軍以赤水軍爲主,掌兵三萬三千人,李光弼爲現任軍使。赤水軍中近六成都是騎兵,乃是河西節度使麾下的主要戰力。像其餘大斗軍使李承光,寧寇軍使王難得,玉門軍使楊預等人,手下執掌兵馬也不過幾千人。

他們這幾人以李光弼和涼州司馬田良丘爲主,圍着他們兩人絮叨,打聽新任河西節度使的興趣愛好。

“你們都別問了,這種事情我知道的也不多,我只知道這位李大夫現在兼任三鎮,整個隴右道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他手上。”

“敢問李軍使,這位李大夫的掌軍如何?”

李光弼反問道:“你是問他的賞罰,還是問他的征戰。”

“自然是兩點都要問。”

“你若是問他賞罰是否嚴明,我不清楚。但你若是問他的征戰,據我自己的分析判斷,李嗣業征戰能力遠勝哥舒翰大夫和安思順大夫,更勝高仙芝一籌。或許與故去的王將軍不相伯仲。”

司馬田良丘捋須微微一笑,話語中帶着幾分深意問李光弼:“看來李軍使對這位李大夫頗爲推崇啊。”

“推崇不敢說,不過光弼乃是兵癡,平生最愛推演戰陣。我也曾經誦讀安西節度使掌書記岑參的行軍方誌,在沙盤上無數次推演李大夫的經典戰例如渴塞城之戰,康居城之戰和與大食呼羅珊總督並波悉林的克孜勒庫姆沙漠之戰。他擅長指揮一人一駝馬的長途奔襲作戰,在戰陣對峙中以步卒方陣爲正,騎兵方陣爲奇。騎兵從兩翼襲擾敵軍,迫使敵軍加快速度進攻,騎兵一撤敵軍步入步兵方陣的射殺範圍內……”

兵癡談論起打仗來,自然沒有旁人插嘴的餘地。但周邊衆人沒有幾個能夠聽進去。

“快看,來了!”

衆人隨着其中一人的手勢指過去,只見遠處逐漸起伏不平的地面上升起幾面旗幟,最前方的銀刀官身披銀色步背甲,隨着戰馬的跳躍出現在他們視野中,身後跟着虞侯們手執門旌,兩邊的橫吹隊也披掛鮮亮甲冑。後方六面絳色大纛在西風中烈烈招展,李大夫披掛銅色山文甲就在這些大纛的掩映中。

雖然距離尚遠,但他們的目光已然捕捉到了身騎黑駿馬的健壯身影。

等到大隊來到他們的前方,節度使下屬的全部幕僚配置出現在他們面前,節度副使爲程千里,河西掌書記爲杜甫,行軍司馬爲田珍,節度監軍爲程元振。

衆軍使們連忙從亭中走出,單膝跪地在道路兩側,叉手道:“河西諸將參見大夫!”

李嗣業捏着馬鞭擡起手,整個隊伍停頓在原地,他的目光從這些河西軍使們的臉上掃過去,表情沒有任何變化。

“都站起來說話,哪位是赤水軍使李光弼啊?”

衆軍使從地上站起,李光弼上前一步叉手道:“屬下正是李光弼。”

“很好,你與各位軍使上馬爲某在前方引行,我們一起去你的赤水軍大營中巡閱軍陣。”

“喏。”

李光弼翻身上馬在最前方,其餘軍使跟在他的身後,引導着節度使隊伍往武威城西側而去。

赤水軍共分爲左中右三軍,左右軍均爲騎兵,分別駐紮在武威城外的西大營和東大營。

李光弼早就做好了接受節度使巡閱的準備,左右均所有騎兵都在營牆外甲冑披身,一人兩馬列陣等候。

節度使儀仗到達軍隊列陣前,李嗣業從馬隊中輕騎而出,命節度副使程千里在他的左後側,李光弼在右後側,其餘人等分爲三列跟在他們的身後,從分列爲方陣的騎兵前方緩慢行進,終於要開始過閱兵的癮。

他此刻的心情是激動澎湃的。河西七萬子弟可是集團軍的規模,比起安西和北庭諸軍一小撮的建制看起來更具視覺震撼力,所有騎兵的身後都揹着旆騎,當西風吹來時,赤色旗幟都朝着一面招展,成千上萬面旗幟層層疊疊蔚爲壯觀。

騎兵的首個方陣爲具裝騎兵,馬身上披掛着馬鎧,騎兵們身穿清一色的光要鎧,裙甲如同鱗片逆向交疊,銀光閃閃。他們將馬槊向上舉握在手中,槊鋒直指天穹,紅纓如火焰般在風中飄曳。想要武裝這樣一支重型騎兵,所花費的錢財當以鉅億,整個河西軍中也只有赤水軍有這樣的六百具重騎。

自初唐以來,唐軍的軍事戰術思想發生了轉變,對具裝騎兵不再重視,而青睞快速靈活機動擅長騎射的輕騎兵。這也是從貴族軍事集團向平民階層的轉變。包括長矛重型精品版馬槊也開始由朝廷出資打造,這六百重騎兵彷彿就是向舊時代致敬的產物。

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
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