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

李嗣業也察覺到了他們的異樣表情,翻身下馬走到李峘面前將他攙扶起來,又對他身後的官員們謙和地說道:“各位快快請起。”

“李峘大夫,還有各位蜀中官員獻城有功,孤豈能視而不見虧待你們。你本是李唐宗室,卻未能承襲其父的信安王爵位。隨我入長安封你爲信安王兼太子太傅。行軍司馬杜濟升任益州刺史,其餘官員皆官升一級。”

衆人大喜,連忙再次向李嗣業下跪叉手:“臣等謝過大王!”

“各位快快請起,入城之後孤在軍中設下酒宴,請各位成都官員父老歡飲慶賀。”

他在投降官員隊伍中掃了一眼,卻不見在劍南軍中頗有影響力的郭英義和郭英幹兄弟,便開口問道:“今天獻城之日,兩位郭將軍怎麼沒來啊?”

此言一出下方衆人都面露尷尬,李峘只好委婉地說道:“郭英義和郭英干將軍對於獻城之事有不同意見。故而在家中閉門不出。”

“哦。”他心中暗自留意,又裝作不在意地說道:“既然如此,我們不必管他。崔密你迅速帶人前去接管團結營,記住不要誤了酒宴。崔寧,咱們就在你的節度使府邸內舉行宴會,現在各位都隨同我前去。”

正當李嗣業在成都城裡宴請官員品嚐美酒,欣賞輕歌曼舞時,嚴武已經在巂州城裡坐不住了。

段秀實自收兵撤走之後,再也沒有動兵的跡象,這讓他的心底涌起了不祥的預感,成都是不是發生了什麼變故?

他在轅門裡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帶兵前往成都,若節度使李峘依然在堅守,那他正好可以在外圍襲擾夾擊,使李嗣業大軍不能前後兼顧,同時也能給李峘以信心。若是他們已經投降,那麼他也要拼死一搏,否則就對不起自己這錚錚鐵骨。

他率領麾下的三萬劍南軍開拔至樂山,從眉州往益州方向進發,在路途上便聽聞李峘將成都獻給了敵軍,氣得從馬上跌落下來,衆將連忙將他攙扶起來猛掐人中,可憐益州蜀地只有一人忠心報國,卻難挽救局勢衰頹。

嚴武氣的嘴脣哆嗦道:“可恨我嚴武分身乏術,最終遭奸人所誤,成都既失,蜀中已經落入叛賊之手,如今陛下在江東更加勢單力孤,大唐社稷危矣!”

他盡力支撐起身體,將橫刀拄在手中說道:“衆將聽令,大軍火速挺進至成都城下,誅殺叛賊,收復蜀中!”

兩名武將上前勸諫道:“嚴公,萬萬不可啊,當初李嗣業分兵段秀實,我們尚且不是敵手,如今皆聚集在成都城中,還有歸降的一萬五千人的團結營,此番貿然前去進攻必然是以卵擊石。倒不如先率軍撤往黔中一帶,退可以前往江東投效陛下,進可以抗擊李嗣業對黔地的滲透和控制。”

嚴武早已被情緒衝昏了頭腦,怒聲說道:“昔日多少將領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如今我軍哀兵必勝,豈會勝不過區區一個李嗣業。出兵!”

兩名將領還要再勸,被嚴武以怒聲喝退:“你二人莫非也要做那貪生怕死,賣國求榮之人?”

兩人訕訕退下之後,劍南軍餘部繼續行進,被河西軍派出的斥候探得,迅速報往成都。

李嗣業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大喜道:“來得好,省得孤興師動衆去找他。”

他立刻命人將崔寧、崔密兄弟叫來說道:“你兄弟二人新登節度使和團結營軍使大位,孤怕你們根基淺薄不能服衆,特將一場功勞送給你們,你們可要抓住機會。”

兩人連忙詢問:“不知是什麼樣的機會?”

“嚴武不知死活企圖率軍進攻成都,你二人率團結營出城屯兵在城西北,等他到達時我們在城牆上羞辱激他攻城,你們可趁機在背後出擊,我再派段秀實趁機出城兩面夾擊,將嚴武拿下豈不是大功一件。”

兄弟二人面面相覷,才叉手說道:“多謝大王擡愛,我等必將嚴武頭顱提來獻給大王。”

崔寧崔密兄弟回去的路上,崔密疑心嘀咕道:“他竟然讓我們率剛歸順不久的劍南軍團結營去打劍南軍,莫非是想讓我們自相殘殺以削弱劍南軍的勢力?”

崔寧點點頭道:“我剛剛也是這麼想的,不過李嗣業入川之後提拔的都是川中的將領,並未安插外來者入川,也無意派駐河西軍在川中,想來他只是欲施展制衡之術,想讓我們得罪蜀中的大部分官員,好防止我們一家獨大。但蜀中地形獨特,一旦他將來撤走封住劍閣,蜀中必然是你我兄弟二人的地盤,到時候我們再清理這些不聽話的人,重新以賦稅將劍南軍壯大起來,做蜀中的土皇帝有何不可?”

兄弟二人得意地大笑起來。

……

自從成都被河西軍攻破之後,郭英義和郭英幹兄弟一直閒在家中種田,李嗣業也沒有派人來捉拿他們。

兩人對外界的事情也非常清楚,知道蜀中被攻破的罪魁禍首乃是崔寧,崔密兄弟,相比起其它人,他們對崔氏兄弟最爲痛恨,恨不得生啖其肉。只是二人如今得了李嗣業的撐腰,成爲了蜀中炙手可熱的人物,他們卻即將淪爲階下囚。

兄弟二人正在園子裡種菜,家中管事突然來報:“門外有一位客人,聲稱在長安與大郎相識,特來拜訪。”

郭英幹詫異地看向兄長,郭英義自己也有些發懵:“長安的客人?你去告訴那客人,郭英義幽居在家中,閉門謝客。”

這時園外已經傳來爽朗笑聲:“昔日堂堂神策軍使郭英義竟在在家中做這等小人之事?”

兩個僕人連連阻攔道:“你這客人好不曉事,哪有硬往人家家裡闖的道理,按照我大唐律,硬闖入室,主人杖殺你無罪。”

郭氏兄弟望向來客方向,頓時緊張地握住了鋤頭,來人正是坐擁長安挾持僞帝的叛賊李嗣業。而跟在他身後的分別是李嗣業的行軍主簿韋應物和大將段秀實。

李嗣業對攔在他面前僕人淡然一笑,卻環顧這園中的景緻說道:“都說蜀中人傑地靈,應當是這一方山清水秀的土地養育了這一方人。”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 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 衆 號【書友大本營】 免費領!

郭英義示意僕人退下,只是神情有些生硬地朝他叉手:“山野粗人見過西涼王。”

西涼王是李隆基時期給李嗣業的封號,這算是表明了態度不願意給他做臣下。

李嗣業笑着搖了搖頭,坐在涼亭的石墩上手扶膝蓋說道:“將軍素有才具在身,尚不至於正值壯年就歸老田園,白白負了這大好的年華和三尺之軀。”

郭英義叉手拒絕道:“我兄弟二人受先皇之恩,永爲大唐之臣,不忍做背棄人主的事情,還望西涼王能夠海涵。”

李嗣業惋惜地說道:“昔日有叔齊伯夷不食周粟,雙雙餓死在首陽山,如此人各有志,我亦不再強求。”

也許他二人真的以爲李嗣業是在惋惜,其實在李嗣業這裡,叔齊伯夷是貶義詞,是自標孤節的代表。

李嗣業從郭府上離開,郭英義繼續低頭揮舞着钁頭刨地,他的兄弟郭英幹卻變得愁眉苦臉,轉身對自己的兄長說道:“我也熟讀聖賢書,知曉忠義的道理,但是如今節度使李峘已經降了,節度副使嚴武兵敗被殺。我們兄弟二人反對獻城,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對得起父輩教導,也對得起大唐和陛下的恩遇。但你我宦海浮沉半生,在官場上得罪了不少人,若是真的落到這種地步。現在李嗣業坐鎮成都,沒人敢做小動作,但李嗣業一走,似崔氏兄弟之流,必然要對我們下手。

“唉,我不是捨不得眼前富貴,只是不想讓孩子們也跟着我們遭罪。兄長,你倒是給句話啊。”

郭英義只是拄着钁頭嘆了口氣,幽幽地說道:“再等等看吧,實在不行我們想辦法去江東。”

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
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