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

朝參過後李亨在太液池邊溜達,池畔皇孫們手中拽着的風箏在天上飄。皇帝心情極好,坐在亭子裡擡頭仰望欣賞。李輔國走到他身邊疑心地說道:“今日上朝前我就聞到李嗣業身上的酒氣,下朝時走路都打擺子。雖說是以自損名節來苟且求生,但他也墮落得太徹底了吧?”

“辛勞半生,突然掉進了溫柔鄉里,如何能夠不沉迷其中。”李亨淡然笑道。他身邊就有這樣活生生的例子,老上皇若不是沉迷美色,能夠落到今天的地步嗎?

“如今相州大戰在即,朝內朝外都不能放鬆警惕,派‘察事廳子’的人多安插在九節度使的周圍,還有他們的家中,暗查他們的信件來往。宰相簫華私下也要查一下,看看他有沒有與郭子儀有不正當的來往。但千萬不要讓他們發覺,否則是要心寒的。”

李輔國喏了一聲,又猶豫地說道:“這麼派下去,怕是人手不夠用。”

“那就把李嗣業府裡的人撤了,沒有這個必要再跟他浪費精力。”

“好,奴婢這就派人去辦。”

……

李嗣業下朝回家的路上,騎着馬搖搖晃晃半眯着眼,見東市坊的牆根下蹲着一個瞎眼的老道,雙手捅在袖子裡曬太陽,身邊的幡子上寫着陰陽圖讖。

他突然有了感覺,翻身下馬蹲在老道面前問道:“能算禍福嗎?”

老道對客人很冷漠,搖搖頭道:“我只會解夢,解說圖讖。”

“那就給我解一個夢。”

“請客人道來。”

“我昨日夢見自己泡在海水裡變成了一條魚,有成羣的魚來回追逐,其中有兩條大魚在爭鬥,但他們吃飽了小魚纔有力氣對打。我若是想制止這兩條大魚,但又不想靠吃小魚來增長力氣,也不知道你有沒有聽清楚?”

老道毫不客氣地說道:“那你這條魚就是被吃的小魚,制止什麼大魚不是扯淡嗎?”

李嗣業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你說的對。”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天下之事從來就沒有不損而補的,卑鄙未必不聖人,空喊仁義未必就是大道,救人和殺生只差心境不同而已。解夢五十錢,掏吧。”

“謝了。”李嗣業從懷中掏出錢財,扔到了瞎眼老道面前的碗中。

他回到府邸中開始沉思對策,朝廷九路大軍攻打相州,讓太監做總指揮,這場戰役遲早是要慘敗的,他的河西、北庭、安西三軍不能就這樣被這些人白白折損,必須把他們從戰場上拽出來。

李亨的戒心雖然放鬆了很多,但是現在依然受到防範,應該不可能將他外派到洛陽。

長安富豪米查乾和曹安定來到王府,兩人各拎了一隻鬥雞,扔到鬥雞場中任他們互相對啄,三人則蹲在一起一邊喊加油,一邊商議事情。

“快啄!魚朝恩如今在長安炙手可熱,連宗室公卿上門都要遞拜帖,主公何不從他身上下手?”

“怎麼下手?如今皇帝和李輔國都盯着我。”李嗣業仔細沉思說道:“如今他是觀軍容什麼使,一出潼關天下最大,身邊也必然有一大堆的幕僚,我若向他賄賂前往洛陽,最終也必然要經過皇帝和李輔國。”

“有了。”曹安定低聲說道:“我聽說最近洛陽至睢陽段運河泥沙淤積,江淮的糧草和租庸調無法調集,我可以替主公賄賂魚朝恩,讓他在聖人面前舉薦你爲洛陽租庸調使,這個職位並不能接觸到軍隊,定然不會被他們所疑。”

“就算到達洛陽,也不能進入河西軍中,更是白搭。”

“到時候再想辦法,堂堂太尉做租庸調使負責清淤?這個理由怕是不能說服人吶。但如果說魚朝恩能在朝堂上提出清淤的難題,我向陛下毛遂自薦,負責起這個清淤的職務。我就不相信拐了十八個彎,他們還能猜出我的真實目的。”

“就這樣辦,拜託兩位了。”

……

魚朝恩高高地站在樓閣之上,曹安定仰着頭站在下方笑着叉手,這位春風得意的太監大將軍連眼角都不曾瞟下去。

“你們太尉與我有舊恩,我也正愁沒有機會償還,如今陛下和郕國公都忌他功高,若是讓我推薦他去洛陽斷然不行,但在朝堂上提一嘴河道的事情還是沒問題的。”

“如此多謝魚公公了。”

第二日的朝堂之上,觀軍容宣慰黜陟使魚朝恩站在朝堂的前列,位次都超過了宰相簫華,僅次於李嗣業。

上朝之後,皇帝見李嗣業嘴脣發紫,如同中風了一般,隨口囑咐了兩句,便開口詢問魚朝恩討伐大軍的糧草籌備情況。

魚朝恩上前支吾了兩句,又連忙轉換話題道:“大運河洛陽至睢陽段水底淤積嚴重,航船難以通行,故而錢糧供應不濟。”

李亨惱聲問道:“洛陽租庸調使呢?洛陽漕運使呢?這些人幹什麼吃的?竟然毫無對策?”

李嗣業捧着牙笏左右看了看無人應答,遂主動上前一步,躬身說道:“陛下,傳統河道清淤的方法不過是利用水車,鎬钁等工具將河牀泥沙攪拌渾濁,利於水流的衝擊使得泥沙流淌至下游,這種方法指標不治本。臣有幾套清理淤積的方法,一爲綜合治理法,二爲圍堰清淤法,三爲爆破清淤法,這綜合治理法呢就是利用加高河岸的高度擡高河面,在附近連通其餘高水位河流,裝設水閘加大流量等等……”

“行了,行了!”李亨擺擺手說道:“你不要給我講這些細枝末節的東西,朕只問你,你還會清淤?多久能夠清理完河道?”

“如果人手足夠的話,一兩個月足矣,臣願意替陛下分憂,前往洛陽清理河道。”

皇帝疑心地問道:“這幾個月以來,你對於朝政一向是人云亦云,毫無見地。今日怎麼積極起來,還主動出謀劃策?”

“啓稟陛下,因爲這河道清淤不是朝政,這是技術活兒,臣對朝政雖無什麼見地,但這技術活還是很願意研究精通的。”

李亨與李輔國對視了一眼,點點頭道:“既然如此,朕就命太尉你暫時擔任東京畿漕運使,徵調民夫負責河道疏通工程,擇日與魚朝恩一同啓程。”

“哦,”李嗣業又叉手道:“臣斗膽試問,可不可以帶家眷前往?”

李亨瞪起眉眼:“你還想帶家眷?”

“臣,臣只求帶杜九娘一人。”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他身後傳來大臣們低淺的竊笑聲。

李亨舒展開眉頭笑道:“你且忍一忍吧,把她留在長安府中也沒人搶得了你,不可因美色而誤了朝廷大事。退朝!“

退朝後魚朝恩立刻去見李亨,皇帝坐在殿中書房的榻上,李輔國躬身站在一旁,魚朝恩把腰彎得更低求問道:“奴婢此次遠去洛陽,統領大軍進攻相州,特來聆聽聖訓。”

李亨身體微微後仰道:“大軍遠隔千里之外,前方的事情朕也預料不到,郭子儀和李光弼二人有大將之風,遇事多聽聽他二人的意見,但也要有你自己的主見,別被他們牽着鼻子走。另外還有一條,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別讓李嗣業掌軍,留他在後方清淤。”

“喏,奴婢遵命。”

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
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