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

李嗣業坐鎮在幽州城內,他麾下的將領對一個問題爭論不休,到底是先進攻榆關入遼東消滅史思明,還是先南下將郭子儀趕至河南,這是個難以根據利弊判斷的選擇。

冀州之戰飛虎騎和玄武炮營都遭受了不小的損失,雖然郭子儀已經撤兵至鄴城,但他將來若積蓄力量捲土重來,也足夠他們喝一壺的。

毋庸置疑郭子儀是眼下最大的大敵,段秀實和李崇豹等人都建議先集中力量收拾駐守在鄴城的郭子儀。宰相徐賓卻提出反對意見,他認爲郭子儀雖然已經佔據鄴城,但在地利上依然處在劣勢,只要給張光滔補充一定兵力,命他固守住冀州,以朝廷現在的實力想北進是很困難的。

而現在史思明退守遼東營州,這裡依然是他的老巢平盧節度使的範圍之內,只要放任不管,史思明的元氣很快就會恢復,介時我軍只要放鬆對幽州城的控制,他就會從榆關而出,捲土重來奪回幽州。況且遼東地區勢力複雜犬牙交錯,史思明靠着從洛陽劫掠來的錢財,在這裡的諸多勢力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遠的如室韋和黑水靺鞨,近的如渤海國和新羅。如果史思明和這些政權合作形成利益聯盟,到時候想要消滅他就不太容易了。

李嗣業似乎難以決斷,想要北進遼東,榆關是個相當難啃的骨頭,必然要經歷長時間的攻堅,郭子儀定然趁機揮師北上,他屆時兩面受敵不會很好受。若南下先驅趕郭子儀,那麼史思明定然會從榆關進攻幽州。

他最終下定決心,先將榆關奪在手中,這樣才能夠掌握主動權,更能夠用相對較少的兵力扼守住通往遼東的道路。到時候只要派人堅守住榆關,他就可以放心率軍進攻鄴城。

李嗣業當即命令一支步軍前往冀州與飛虎騎和玄武炮營換防,雖然在前一段時間的夜襲中兩軍損失慘重,但李嗣業擁有很強的後備力量,只要得到兵力補充,給予一定時間的休整,定然還能夠恢復全盛。

他麾下自然不是隻有飛虎騎這一支勁旅,原河西軍、北庭瀚海軍、安西陌刀隊與龜茲騎兵都屬於隴右道體系內,戰鬥力遠超別的藩鎮。在整個大唐軍隊陣列中,也只有安史爲代表的東北軍事陣營纔有資格與他們碰瓷,就連現在南方郭子儀的軍隊,其核心力量也是來源於西北軍事體系中的朔方軍。

李嗣業將飛虎騎和玄武炮營調回來,自然不會像前一陣那樣過度使用,只是利用玄武炮營的火力來對榆關進行炮火洗禮。

榆關的鎮守將領乃是史思明麾下大將張忠志,屬於最早跟着安祿山起兵的元老幹將,史思明用他來鎮守榆關,應該是出於完全的信任。

榆關北依燕山,南臨渤海,阻塞遼東與河北的咽喉,史思明安排了大部分兵力來駐守此處,李嗣業自然不會等閒視之,他動用了三百門火炮陳列在關前的平原上,炮火每日轟鳴連番不絕,又以百餘架巨型孔明燈,漂浮在榆關上空輪番投彈。

整個榆關關城內面積不小,有九座小城連環相套,橫塞關口陳列爲天險,爲了抵擋河西軍炮擊和轟炸,張志忠命人在城牆上修建了許多簡易的掩體,城內也搭建或挖了許多甬道和地道,大多數時候可以做到不露頭,但有些時候拋頭露面是躲避不了的,如果可以的話張忠志希望能找一個蓋子把整個關城都蓋住。

這是一場持久而又漫長的攻防戰役,李嗣業爲了保持持續進攻,給河北諸軍定製了輪休表,十五萬人平均每七天輪換一次。這很像一道初中小學數學題,十五萬人每七天輪換,求每天有多少人攻城。

經過了將近一個月的進攻之後,榆關依然屹立不倒,由於冬季快要來到,李嗣業決定停止進攻,三方進入一個短暫的休戰期。他也組織人手在幽州,雲州,冀州三城中修建作坊,用於大量生產火藥炮彈和改進火炮技術。他一度以爲明年進攻榆關仍然是一場漫長的角力。

但是這一年的上元節一過,僞燕內部強行發生了權力更替,史朝義弒父奪位,又殺死了繼母皇后和法定繼承人史朝清。這場內部傾軋的源頭就來自於對繼承人的選定,因爲史思明和史朝義父子間的猜忌和不和,導致史思明將小兒子定爲了法定繼承人,原繼承人史朝義當然不滿意,自認爲一旦弟弟繼位,他一定會遭受繼母和兄弟的毒手。

所以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男兒應當自強。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爲求自保。至於搶奪得來的繼承權力能不能延續下去,這就是今後的事情了。

史朝義篡位成功後,首先面對的便是根基不穩,他的能力和資格都難以服衆。

本來以他手中的兵力,完全是足夠自保的,但是在如今的叛軍陣列中。多數都是和史思明平齊的老資格,這些人將安祿山和史思明尊爲二聖,但對於史的兒子,實在沒有什麼尊敬可言。你一個毛頭小夥子,有什麼資格騎到我們的頭上來。

史朝義強行繼承大位後,決定先前往親自指揮坐鎮,表示自己作爲大燕國君,願意與將士們同甘共苦。

張忠志卻對他心存警惕,以爲史朝義是要從他的手中搶兵權,於是便去信史朝義婉言拒絕,實際上卻是在警告他,不得踏入榆關半步。

實際上從史思明殺安慶緒開始,整個東北藩鎮勢力已經進入一種危險無序的強權權力階段,傳統的法定父子繼承在藩鎮軍閥中並不管用。上一代統治者移交下一代必須是軍中的當權派,否則很快就會被取而代之,這種混亂一直延續到北宋初期,直至趙匡胤、趙光義兄弟之後才慢慢擺脫。

史朝義只得去信對張忠志好言勸慰,大將田承嗣卻對張忠志看不慣,開始慫恿史朝義對張忠志採取強硬手段。

如果史朝義對自己現在的處境有個清晰的認識,他就應該聽從自己內心的決定,對張忠志採取綏靖政策。

如今燕軍的大部分兵力都掌握在張忠志,李懷仙和田承嗣這三人手上。史朝義篡位之前手上只有一支親兵營,連太子都不是,太子六率也被父親剝奪。他若想要把整個燕軍整合起來,需要在這三人之間虛與委蛇,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相互制衡,最終使權力集中在自己身上。

史朝義當然沒有這樣的帝王馭人術,他不但無法掌控這三人,還使得田承嗣整天在耳邊進獻讒言,極力慫恿他對付張忠志。

“陛下,榆關乃是平盧門戶,張忠志他在關城內統兵五萬,卻前方百計阻止陛下前往坐鎮,這不是生了反骨是什麼。”

史朝義猶豫不決地問道:”田公,正是由於他兵權過重,朕纔不可以輕舉妄動,萬一做出什麼過激的舉動,使得他率兵攻來營州,豈不是讓幽州的李嗣業坐收漁利。”

“陛下擔心什麼?營州這裡有我麾下的兵馬,遼東城中有李懷仙的契丹兵,我們兩人都對你忠心不二。如果陛下擔心他會轉投李嗣業,可以想辦法將他誘到營州城內來殺掉。”

史朝義最終還是心動了,激動地問道:“如何誘殺?”

田承嗣湊到他的耳邊低聲說道:“下個月初三就是張忠志的生辰,陛下可提前下旨在營州城中擴建張忠志的府邸,並且加封他爲郡王,消掉他的戒心。然後先加封他兒子的官職,把他的家眷騙到營州城裡來以禮相待。等到他生辰的前夕,以在營州設宴爲他賀壽爲由請他來營州,在壽宴上預先埋伏下刀斧手,陛下你摔杯爲號,數百刀斧手齊出,將張忠志一家砍爲肉泥亦不過分。”

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
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