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

涼州都督府的大門外跪着一對男女和三個孩子,但這對男女看起來並不像夫妻。男子面相比較顯老,且神態恭謹唯唯諾諾。而女子則姿容上佳,儀態端莊且有名門大戶風範。她身邊的三個孩子均與她形貌接近。

女子即使跪在地上,也還保持貴婦的尊嚴,但她不擅與人交流,麪皮也薄的很,此刻能如此低三下四,已經是下了最大的決心。

今天早上來到都督府的時候,全程都是男子與人交流,大聲說他們是李林甫的家人。

朝中楊國忠針對李林甫的事情已經傳到了河西,都督府的官員們對於男子奇怪的舉動咂舌不已。以爲還是前兩年嗎?以前無論走到哪裡只要報出李林甫的名號,地方官員無不恭敬相迎。但現在衆人卻避之唯恐不及,誰要敢收留李林甫的家人,就相當與右相楊國忠作對。

所以這對男女領着孩子們中早上一直跪到傍晚,都沒有人搭理他們。李大夫是楊國忠的盟友,更不會因爲他們而得罪楊國忠。這麼跪着不是白費力氣嗎,誰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

天穹逐漸變得深藍,星辰也開始點綴在空中。三個孩子跪得難受,已經無法支撐下去。他們哭哭啼啼地央求阿孃不要跪了。管事也開始喪失信心,叉手勸諫夫人先帶着孩子找個地方休息,明天再想別的辦法。

但女人似乎比男人都倔強,依舊挺胸擡頭跪在地上,好像此刻跪着反而是她宣示尊嚴的體現。

夜漸漸暗了下來,都督府外本來還有幾個圍觀的人,但隨着宵禁即將開始,這些無業遊民都趕緊回去找自己的窩。

“娘子,我們回去吧,看來是大郎想錯了,以爲投靠李嗣業就能夠獲得關照。”

這時女子的神情也有些鬆動,管事說的對,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確實很可悲。她剛要支撐着站起來,都督府的車門吱呀一聲打開了,有人提着紙燈從裡面走出。

來者提着燈在他們面前繞了一圈,讓燈光照在臉上得以看清相貌,然後對他們揮了揮手:“跟我進來吧。”

管事和娘子大喜過望,跟着此人跨過門檻進入府院中。

四周漆黑涼風習習,燈火明暗處有樹影搖曳,彷彿妖精的手掌。孩子們都乖巧地攙着母親的手,他們貿然闖入陌生的環境中,雖然感到恐懼,但心中有些東西在慢慢成長。

他們來到一間歇山頂正堂外,堂基有十三層臺階,臺階下點有石龕油燈,幾個披甲武士站在兩側站崗。

這人把他們引到門口,對着裡面低聲道:“大夫,我把他們帶來了。”

“嗯。”裡面傳出低沉而厚重的聲調。

他拉開了隔扇門,對管事和女子說道:“快帶着孩子進去吧。”

房間裡空曠卻很暖和,有一個靠着牆壁修築的石壁爐,煙道在裡面左右盤繞,散發的熱量足以溫暖周遭。

李嗣業坐在正中央的臺子上的屏風前,面前擺放着一面案几,手中握着書冊,正對着油燈看似在很費力地閱讀。

大管事主動上前半步叉手道:“平康坊李府管事參見英國公。”

婦人也依照他的樣子低腰行禮:“將作監李岫之妻王氏拜見英國公。”

李嗣業裝模作樣地收起書卷,握在手中站起來,在臺階上面一邊踱步徘徊一邊說道:“李林甫專權誤國、冤殺忠良,今日落到這副田地是他咎由自取。你們也別覺得委屈,因爲父債子還是世間道理,被李林甫害死的那些官員,他們的妻子,他們的兒子過得比你們還要悽慘。”

王氏緊緊地咬着嘴脣不發聲,但大管事卻能屈能伸,擠着笑臉說道:“李大夫教訓的是,我家阿郎罪孽深重,所以才殃及子孫。如今他們都已經幡然悔悟,也都受到了一定的懲罰,多數被流放到了嶺南黔中,也算是罪有應得。只是阿郎的孫子們都還年幼,希望大夫能夠念在昔日阿郎……”

李嗣業擺擺手打斷了他們的話,繼續發表看法:“念在李林甫臨終之前給朝廷,也給某辦了一件好事,我這人也比較心善,就勉爲其難收留下你們母子。但是你們只能在武威城中活動,我會派人給你們安置住的地方,也會給你們撥去生活費,三個孩子會請教書先生教他們學問。不過等他們十八歲有獨立能力後,我便不再供應你們的生活所需。”

王氏連忙跪地感激地說道:“多謝大夫,多謝大夫收留我們母子。”

李岫長子似乎是感受到了屈辱,激動地坦然大聲道:“用不着等到十八歲,等某三年學成之後,就有了獨立能力,也無需你再施捨。”

李嗣業嘿笑一聲:“那好,本官就供應你們三年,三年之後你們自己尋出路。”

他立刻對門外喊:“燕小四,帶他們去安置好的宅院休息。”

……

燕小四領着李家母子提着紙燈走出都督府,讓他們爬上一輛墨車。朝着城中西南的方向而去。

這時城中已經宵禁,但馬車上掛着都督府的燈籠,巡城兵丁自然不敢阻攔。

一匹疾馳的馬兒從城門方向奔來,馬上的信使身上揹着三根翎毛,若是有兵丁阻攔便立即高喊:“緊急公文!速速讓開。”

燕小四駕着馬車疑心地看了一眼,連忙給信使讓開道,回頭看見對方在都督府門外下馬。

這信使奔進了府中,一路警戒哨開綠燈的情況下,來到了李嗣業所在的都督府內堂,單膝跪在地上稟報:“報!戶曹參軍戴望在小勃律發來緊急公文!”

李嗣業一聽到是戴望來的信,便得知商路遇到了大麻煩,而且在小範圍內無法處理的那種。他在北印度開闢的種植園靠着榨取奴隸血汗來生產胡椒,又把大量香料,檀木用免費的價格從印度運走,這樣的行徑必然會遭到反擊。

他拆開信件仔細瀏覽,才得知麻煩確實是很大,北印度國王耶薩婆曼在婆羅門僧侶們的壓迫下翻了臉,不但收回了戴望的貴族身份,還把他修建的城堡和倉庫奪了去,殺掉了他的屬下,一路追趕到小勃律才善罷甘休。

這種事情需要一場戰爭才能夠擺平,但無端發動戰爭會讓人關注並受到影響,雖然節度使有很大的特權和自主權。但隱瞞一場戰爭比隱瞞死亡人數更讓人詬病,。

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可以向皇帝上表,決定帶兵遠征大勃律,以清除吐蕃對克什米爾的控制和滲透。等把大勃律滅掉之後,捎帶着派一支武裝把北印度給滅了。回朝敘功的時候,就說北印度王耶薩婆曼企圖救援大勃律與吐蕃勾結,反正屎盆子往他們的腦袋上扣,這也叫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四百四十五章 溫泉對浴談用兵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
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四百四十五章 溫泉對浴談用兵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