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

來曜都護的隊伍行進至敦煌城,一部分駐紮在城內,一部分駐紮在城外。李嗣業跟着後衛隊,自然只能在城外紮營。

不過敦煌城是絲綢之路上相對繁華的一座城池,即使在城郭的外圍,也有五六座規模較大的集鎮,衆星拱月在敦煌城的周圍。

李嗣業他們就駐紮其中一座集鎮旁邊,而且能夠看到遠處山崖上的莫高窟千佛洞,那黃色的斷崖上面鑿滿了大大小小的洞窟,而且有些洞口正在開鑿中。許多遠道而來的苦行僧,手中只拿一根枯木杖,一碗鉢盂,腰帶上拴着錘和鑿子,加入到開鑿洞窟的工程中。

附近有幾座寺廟,香火非常旺盛,大開方便之門,免費接待各地前來的僧侶藝術家。

李嗣業十分想到莫高窟中參觀遊覽一番,雖然在後世曾經來過幾次,但這樣原汁原味兒沒有經過掠奪,也沒有經過時間洗禮的莫高窟,必定能給他不一樣的視覺盛宴。

但是來曜都護治軍甚嚴,傍晚入城時傳下令來,所有軍士必須待在營地中待命,不得隨意外出,他只好忍住這樣的衝動。

田珍和藤牧二人雖然對敦煌的集鎮非常喜歡。爲了不給長官留下壞印象,同時也爲了不給李嗣業填麻煩,他們主動龜縮在羊氈軍帳中,眼饞地看着開小差的士兵買回來的酒肉。

每當紮營之時,李嗣業都會找一處空地,在地上釘上木樁,獨自琢磨陌刀的刀法。他的橫刀已經練得相當不錯了,但陌刀可借鑑的東西太少。

東宮內率府中有許多典籍,大多數是刀法和槊法,他現在的鍛鍊就結合了槊法上的一些招式。

張小敬在西域當兵時,曾經有幸得見過陌刀隊訓練,據其所述,也是很簡陋的幾個動作而已,無非是劈、刺、掃、掛。除此之外,就沒有任何陌刀高手的刀法流傳下來。

武夫們在傳承這一點兒上,就比文人差很多。文人們偶得華美的詩句,第一選擇是把它寫下來,詩篇傳之後世,可名揚千古。武夫們悟得高深的招式後,第一選擇竟然是當做底牌深藏不露,還規定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有些人甚至還要帶到棺材裡去。所以詩歌促就了文化鼎盛,武夫們傳下來的功夫卻日漸稀少。

他短時間的摸索倒也不是沒有成就,至少練出了豎劈木樁的手勁兒,能將一人高的木樁從頭到腳裂成兩半,這一刀若是劈到活人,嘖嘖嘖,簡直不敢想象。

李嗣業他們跟隨的這支後軍雖只是一隊的人數,但由於是都護親衛,隊正其實已經相當於旅率了。

隊正名爲陸謙,長着一張標準的武士俑臉,兩撮小鬍子斜向上飛翹,暴突的眼球很不討喜。

但是這人似乎很願意和李嗣業搞好關係,開口閉口以李率正稱呼,還主動把自己降級爲下官。每到一處紮營,必然要叫李嗣業喝酒,李嗣業先是拒絕了幾次,但對方一再邀請,他又覺得自己是不是太生冷了,總是不去駁了人家的面子,把袍澤關係弄得很僵。

李嗣業不再拒絕對方的邀請,他自己又不是什麼靦腆宅男,索性放開了性子大吃大喝,與陸謙稱兄道弟,關係親厚程度與日俱增,就差燒香磕頭結義了。

他也感覺到似乎哪裡不對勁兒,這突然的友情來得太快,他甚至不曾察覺到這個相貌搞笑的下級軍官,是如何開始接近他的。

李嗣業並未多在意,畢竟自己沒什麼錢財,也沒有什麼可利用的地方,不管這個陸謙是不是別有用心,他都多留了個心眼兒,逢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

第二日,全軍拔營而起,沿着敦煌故道到達陽關城門下,隊伍從陽關古舊的土城牆下策馬而出,離開了沙洲地界,迎面而來的便是茫茫的西洲大漠。

李嗣業心中放鬆了很多,接下來的路途雖然艱難,卻少了許多的人跡,他在這孤獨中能找到些許安全感。

離開陽關後,路上還有幾處綠洲和水源補充點,它們都位於沙漠邊緣。

最後一處水源補充點是西洲中的驛站,離開這個驛站需要跋涉七八天的沙漠旅程,才能夠到達魔鬼城附近的綠洲。

自從長安出發後,他就再沒有機會和來曜見面,就算此次落腳在大漠邊緣的最後水源地,來曜都始終在中軍隊伍中,不曾露面一次。

面對即將到來的黃沙之旅,軍漢們表現得很淡定,畢竟這條道他們已經走過無數次了。各自開始補充乾糧和水源。

李嗣業從長安出發到現在,消耗的是都護隊伍的軍糧,他揹包中的六十多塊壓縮餅乾分毫未動。所以不必準備乾糧,只把六個牛皮水袋灌了個滿滿當當,只等着第二日清晨隨軍開拔。

陸謙先是來找李嗣業,頗爲發愁地說輪到他們後隊押送駱駝了,他這個隊正的手下沒什麼得力的人手,想跟李嗣業借用一下藤牧和田珍,讓他們各帶十幾人,負責護衛駝隊的安全。

都說吃了人嘴短,拿了人手軟,李嗣業在陸謙這兒吃了十幾頓酒,這點小小的要求豈能回絕人家。況且藤牧、田珍這些天行在路上,也閒的生了蝨子,聽到有人願意用他們做押送什長,當然自告奮勇,當做軍旅生涯中的第一次歷練。

陸謙把兩人支開後,開始請李嗣業喝酒。

此時天色已晚,一彎冷月懸掛在柔和起伏的沙丘上空,沙漠中晝夜溫差大,就算處於綠洲的軍帳中,也能感受到裹挾着沙粒的寒風。

這個陸謙挾帶的私貨不少,都行進到沙漠深處了,還能有如此多的酒水。

他一邊豪飲,一邊對李嗣業進行勸酒:“多喝點,李兄,實不相瞞,這是我最後的存貨了,等入了大漠,你想喝也喝不到了。”

李嗣業透過在風中搖曳的帳篷門幕,看到外面的營地一片靜謐,距離開拔還有一個晚上,安靜該是安靜些,可這也太靜謐了吧。

李嗣業擡起了手指指着陸謙,儘管喝了少量的酒水,但眼前還是頭暈眼眯。在失去意識之前,他悄悄解下了蹀躞帶上的噦厥(一種用來解繩的鉤子),塞到了護臂下的袖口中,眼皮沉得像灌了鉛,身體向後倒去。

陸謙居高臨下冷冷地覷着他,對外面的親信吩咐道:“把他捆在胡楊樹上,等後面的狼羣來幹髒活兒。”

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
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