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

這次參與進京敘功的將領共有五人,田仁琬、夫蒙、高仙芝、李嗣業和馬磷。高仙芝等於是夫蒙靈察的嫡系,田仁琬執意把馬磷叫上,也有他的道理。唯有李嗣業,既有人情在裡面,也有功勳在其中,他兩邊都能夠吃得開,似乎是這支有矛盾團隊的調和劑。

二月底,他們到達京師長安,先在都亭驛落腳,然後住進平康坊的安西留後院。

到達長安的這日清晨,天空中起了淡淡的薄霧,城樓的瓦脊都沉在朦朧的霧氣中,給帝都長安增添了幾分虛幻和神秘。恰巧今年也是老子被神化最嚴重的一年,連大街上的吃瓜羣衆都在談論太上玄元皇帝的神異現象。

通化坊的都亭驛依舊熱鬧,各地進呈的貢品在這裡集中,再由進貢的各家人馬取走。節度使們的儀仗也都在此處收攏,旌節纛旗儀刀長戟等武器都各自入庫,等他們離開時纔來取走。

他們這支隊伍近三百人,由節度使儀仗團和都護的親兵旅組成,平康坊的留後院完全能住得下,況且田仁琬和夫蒙靈察在長安有宅邸,高仙芝和馬磷或許也是有的。

把隊伍所有人安置在留後院,他們這些人要先去拜訪右相李林甫。這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先不扯什麼拜碼頭,套關係,就說工作上也應該先拜會中書令,先聽聽朝廷的安排,大朝會的禮儀問題啊,在哪兒舉行啊,參加時的排位站次啦。

還有安西這方面管理的羈縻小國使節排位問題,哪國的使節應該站在前面,誰應該站在後面,哪個小國不聽話,應該先晾晾他給個下馬威,這都需要參考邊鎮節度使的意見。

大朝會的籌備期,禮部是最頭疼的部門,禮部右侍郎恨不得整天都呆在李林甫家中,聽取指示然後更改計劃。一次大朝會參加的人數有幾千,這中間的禮儀籌備項目繁多事無鉅細,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大烏龍。由於朝會有大量外國使節參加,出差錯不僅是失儀這麼簡單,更是丟了朝廷的顏面。

據說就有這麼一次,突騎施使臣和十姓突厥使臣因爲在朝會中的站位問題發生過爭吵,雙方在如此莊嚴的場合中大吵大鬧,連玄宗李隆基也被驚動,下場當起了裁判。由於當時十姓突厥在實力上處於弱勢,矛盾最後以突騎施使節站位靠前而告終,負責此事的禮部侍郎自然倒了黴遭受貶遷。

要說全長安城數誰最忙,當然是右相李林甫,可真正算得上日理萬機,不得偷閒。話說朝中不是還有左相嗎,但此時的左相是牛仙客,牛唯唯諾諾,不敢做主,任憑李林甫一家獨大。

李相的府邸他們已來過一次,這次的情況與上次相同,相府門前如菜市場般來往如梭,遞了拜帖之後還有漫長等待。

他們等了足足有一個時辰,才由相府管事引着往李林甫府邸的內堂而去,一路上七拐八繞,要走迷宮式的穿廊,等快接近內堂時,空氣逐漸溫熱起來,明處暗處不知道放了多少木炭爐。

由於春寒料峭,他們身上除去官袍還套了大氅,進了內堂便感覺潮熱了。但這個時候誰敢脫衣服,這可在李相的府上,隨便穿脫衣服便是失禮。

衆人向李林甫躬身叉手:“安西節度使田仁琬率諸將參見右相。”

他們又朝坐在李林甫右下側的官員叉手,但是叫不出名字,李林甫指着對方道:“這是禮部右侍郎張景升。“

李林甫穿着半臂盤坐在榻上,自然是輕鬆又涼快,揮手對衆人道:“你們也坐吧。”

幾人兜起大氅也盤坐在地上,臉上逐漸泛起紅暈——這是空氣潮熱給悶的。李嗣業下意識地朝內堂盡頭望去,那邊的窗扇下依然栽種着熱帶植物,幾個披着薄紗的侍女正在用小剪子修剪枝葉。

李林甫一開口便是開門見山:“我年前對你們點明的三件事,辦了幾件”

田仁琬叉手稟道:“突騎施的善後安撫,成了。”

李相擡起手臂制止道:“那件事是……,算,就算是你們辦成的。”

安撫突騎施黃姓莫賀達幹是蓋嘉運所爲,但這人現在已經被貶爲一介布衣,大唐的官場上再無他容身之地,索性就被當做人情送給了安西節度使。

田仁琬又開口道:“安西中道和于闐道共新建驛站五十五座,安西兩道完全達到了三十里一驛的標準。活躍在圖倫磧戈壁的沙匪也被清掃殆盡。此事是由副大都護夫蒙靈察及中郎將李嗣業親力促成。”

“此事倒是超出我的預期了,如此體量的工程能在一年之內完工,殊爲不易。”李林甫擡頭飲了一口茶。

田仁琬停頓了片刻,聲音稍稍沉了幾分開口道:“屬下於去年七月份,徵調安西四鎮兵力一萬九千餘人遠征小勃律,在婆勒川連雲堡城下受阻,攻城三個多月未能寸進。由於寒冬到來,不得不收兵撤回。”

李林甫提着茶盞的手停頓,目光在衆人的臉上一一掃過,才語調緩慢地說道:“田中丞一向在河東爲官,突然去了安西,恐是水土不服。此事也怪不得你,我自會向聖人說明緣由。”

坐在田仁琬下首處的夫蒙靈察稍稍低頭,被李林甫的話語刺中,他如何能不心虛。

李嗣業心中暗自佩服,李林甫的察言觀色的本事真是敏銳,僅從田仁琬略爲低沉不甘的聲音來分析,就能將遠征失敗的緣由猜個八九不離十。

“雖然安西四鎮的功勳差強人意,但正值聖人改元天寶,一切都要履新,也會有格外的恩賜,你們下去還是擬一個報功遷官的奏疏上來。”

“喏。”

說罷李林甫端起茶杯說道:“接下來你們和禮部張侍郎談一下大朝會排位站次,包括這突厥十部,昭武九國及其餘各羈縻州使節站次,我就不說話了。”

張侍郎溫文爾雅,與人說話都要帶敬稱,不厭其煩地稱田中丞、夫蒙都護或某某將軍,說話中從來不帶“你”。他安排事項還算有條理,其中難免會出錯,這時就會被李林甫的輕輕咳嗽聲重新校正。

李相還真是不說話,僅憑兩聲咳嗽就能左右他們交談的節奏,而張侍郎也不敢詢問,只能從咳嗽的聲音大小裡辨別該如何調整朝臣的站位。他就像邏輯電路里的與非門,不斷地衡量咳嗽和官階的並列條件,能在這種情況下反應敏銳,也是相當不容易了。

李林甫時而端起茶盞,從杯盞的蓋子縫隙中冷不丁地眯眼覷一下在場的某人,李嗣業感覺被他盯住的時候,就像被成了精的黃皮子掃視,皮上起一層雞皮疙瘩。

大朝會排位站次總算商議完成,大概遵循了同官階朝官高於京官,京官高於地方官的慣例,相反在文武官員的排位上,並不簡單是文高武低,朝中各衛的將軍,排位是在朝中文官之後,反而到了地方邊鎮,同階武官的排位是在文官之前的。之後恐怕還有一些變動,需要禮部臨時通知。

按照朝廷規定五品以上的散官就可以入朝參加朝會了,而且朝會的站次也是以散官的官階來排位。所以李嗣業這次也能入朝,但這站位應該排到八百名開外了,到時候恐怕連含元殿都進不去,只能排在殿外的龍首道上,遠遠望見坐在殿中高臺上身穿袞冕十二旒的皇帝,或只是一個火柴盒大小的黃影。

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三百九十七章 仙女的夫君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
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三百九十七章 仙女的夫君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