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

李嗣業留長子李崇豹鎮守幽燕,封他爲幽燕王,掌兵十三萬管轄原平盧,范陽節度使下屬的二十餘州和安東都督府。其餘兵馬都隨着李嗣業南下進攻南朝廷去了。

此時雍王大軍剛剛佔據洛陽,正緊鑼密鼓地動用洛陽工匠百姓修建大船,只等船隻修建完畢後,便可順着運河南下進攻運河沿途城池。

爲了給李嗣業喝一個開頭彩,雁門郡王田承司和武威郡王李懷仙各自領兵兩萬,在商丘匯合欲拔掉大軍南下的第一顆釘子睢陽,守城將領乃是睢陽太守許遠和江淮節度副使張巡。

張巡在雍丘之戰中聲名鵲起,後安慶緒弒父,欲派尹子奇南下進攻睢陽,但當初李嗣業很快便率大軍到達了洛陽,當時安慶緒急火攻心,連忙召喚尹子奇率軍回師撤往鄴城。所以張巡在睢陽城下並未發揮出實力,敵軍便已經疲軟。

如今聲勢更爲浩大的叛軍南下進攻睢陽,張,許二人已經做好了與城池共存亡的準備。

田承司親率跳蕩兵進攻南城,兵卒簇擁着將攻城梯搭上城牆,拼命向上攀爬,一時間箭矢如雨下,各種檑木拋石和留情柱朝着城牆下招呼,雍軍士兵被砸得頭破血流,屍橫遍野。

張巡親自提刀守衛城牆,麾下有南八和雷萬春兩員大將,俱是悍勇無匹的猛將,他們手中提着強弓,專門射殺攻城隊伍中的軍官將領,很快田承司便敗下陣來,望着城牆上的強敵滿臉愁緒。

下午時分,洛陽來的信使給二人送來了李嗣業的信件,要兩人暫停進攻,先將睢陽團團包圍,等待運載火炮的戰船南下。

六月中旬,率先完工的六艘大船載着六十多門火炮沿着運河到達,在睢陽城牆外的河面上對着城內開炮,這時玄武重炮經過太原和蘭州作坊的技術改進,射程已經增大到一千五百多步,炮彈也從原始的球形改變爲圓錐形,這意味着將炮彈的火藥容量也逐步增大,威力成倍增長。

▲ttKan ▲C 〇

雍軍的炮轟給城內的唐軍造成了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打擊,張巡從未見過這種比拋石車、弩車更威力強大的武器,城牆上傷亡慘重,雷萬春被彈片炸傷了手臂。

田承司得意地站在船上大笑道:“爾等匹夫,還敢螳臂當車乎,我大軍過處則片甲不留!”

“停止打炮,給我攻城。”

雍軍繼續扛着攻城梯登城,他們本以爲奄奄一息的唐軍戰鬥力必然削弱,但臉色黧黑的張巡依然披甲站在城牆上,他手中拄着橫刀對傷痕累累地麾下士卒們鼓舞道:“睢陽是江淮門戶,睢陽若亡,大唐社稷則危矣,叛軍東可沿運河抵達揚州,西可直下襄陽,戰船可橫與江面,江東必遭受塗炭。”

兵卒們接着往城下拋石,叛軍攀登向上,卻遭受到可反覆利用的檑木打擊,南八胸口有數道傷口,依然挽弓連射,將數名指揮攻城的校尉斃敵與馬下。

攻城再度失敗,李懷仙捶胸頓足,當即斬殺了兩名督戰不力的中郎將,要親自提刀攻城,被田承司攔了下來。

兩人商議之後,認爲睢陽是一場硬仗,需要長期圍攻。但之前兩人請命時,都向李嗣業立下了軍令狀,半個月之內拿下睢陽,但如今已過一月,守城唐軍依舊強悍無匹。

他們只得脫去上衣,袒胸露背,身上揹着荊條前往洛陽向李嗣業請罪。

……

洛陽經過數次戰亂後紫薇城大內遭受嚴重破壞,位於中軸線上的明堂和貞觀殿已全部被燒燬,只有位於西隔城的九洲池中央島上的瑤光殿等建築還完好無損。

李嗣業此刻就坐在瑤光殿上,目光稍冷地望着跪在地上的兩人問道:“你們這是做什麼?”

“我二人無能,未能攻克睢陽,還請主公降罪責罰。”

“睢陽守軍兵力幾何?”

李懷仙回答道:”不足萬人而已。”

“想我大軍昔日攻城掠地,即使是幽州、雲州這樣高聳堅固的城池,也從來是攻無不克,怎麼到了你二人手上,連一個小小的睢陽城都拿不下來。”

田承司心中凜然,慌忙上前叉手道:“我本以爲許遠此人無將帥之才,拿下睢陽輕而易舉,誰料張巡不知從什麼地方冒了出來。此人曾在雍丘縣城數十次擊退安祿山部將令狐潮,乃是不可多得的智將。如今他親自掌刀在城牆上巡守,麾下大小兵卒雖重傷仍然堅持抵抗,使我等束手無策。”

“張巡?張巡。”

李嗣業暗自琢磨,這張巡是個守城的天才,守雍丘的時候他麾下不過千餘人,卻能夠抵擋數萬燕軍圍攻,如今他與許遠合力守睢陽,對企圖南下一統天下的他來說是不小的阻力。

不過如今的局勢遠非昔日可比,他已經統一北方,也西據河西隴右,南通巴蜀。李豫的小朝廷所佔據的不過江淮荊襄之地,連半壁河山都算不上。就算有張巡這樣的將領固守睢陽又怎麼樣,不過是給南朝廷續一段時間的命而已。

他從胡牀前站起來走下臺階,將田承司和李懷仙扶起來笑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況且你們也並沒有敗。睢陽不過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只要加大力度繼續啃它,定然有攻破的一天。此番失利不過是我們的準備不充分而已。我再派人給你將大號孔明燈調運過去,還有七艘載炮船已經完工,讓他們載着孔明燈南下。調集運河內所有船隻日夜輸送炮彈,我就不信將睢陽變成一片火海,張巡還能守得住。”

兩人聽罷之後,異口同聲上前說道:“請主公放心,此番拿不下睢陽,我們提着頭來見你!”

六月底,李嗣業從運河中段乘坐船隻,親自到睢陽前線督戰。

掌管炮營的段秀實將十二艘戰船一百多門玄武炮在河面上一字排開,朝着城內瘋狂傾瀉炮彈,另外有五十多架孔明燈飛臨睢陽城上空,朝着下方的目標投擲猛火雷。唐軍膽敢有露頭者幾乎都會受到火焰炙烤。

在這樣殘酷的攻城下,守城變得愈發艱難,僅僅過了一天張巡便精疲力竭,守城的六千多名兵卒三分之一在炮火中喪生,他決定向領兵駐紮在襄陽的令公郭子儀求援。

只是他的信還沒有派人遞送,皇帝李豫的旨意和郭子儀的信件已經同時被送來睢陽。

朝廷的信使趁着夜色闖過雍軍的包圍圈,幾十騎衝到睢陽城下已經是折損過半,張巡連忙打開角門放他們入內。

張巡跪地接受旨意後,心中依然有所不甘,睢陽他們已經堅守了幾十日,多少兵卒在守城戰中被炮彈炸死炸傷,就這樣白白退走如何能夠對得起陣亡將士的英魂。

他又拿起郭子儀的信件細細誦讀。

“叛軍李嗣業戧殺史氏佔據北方,大唐疆土四得其三,唐室只有其一,此乃危急存亡之秋也。叛軍攜強兵利炮,睢陽孤城,斷壁殘垣不可苦守。而襄陽背靠江城水陸要衝,交通便利,補給充分,城池堅固。陛下命我多番經營打造,已建成內外夾城,角樓相互勾連,又有釣魚城甕城若干,如銅牆鐵壁難以攻克。君有匡扶社稷濟世之才,應當放眼全局,不可因爲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損傷性命,望你收到信函後迅速帶兵撤回襄陽,你們聯手共同抗衡叛軍守衛大唐社稷。”

張巡將紙張重新裝回信封中,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長立而起對站在外面的南霽雲說道:“南八,把將士們召集起來,我有話要說。”

夜裡城中的校場上打起了火把,張巡站在城樓上朝下望去,兵卒們甲冑破碎衣衫襤褸擡起頭,每一個攥緊的火把便是希望的火種。

他高聲對兵卒們喊道:“兄弟們!跟着我撤到襄陽去,與郭令公匯合一起守衛大唐!”

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
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