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

隊伍出長安經千隴道渡過黃河到達蘭州,一日行兩驛六十餘里,速度比較緩慢,主要照顧到史昕可汗一家的行速。

龍武軍一人兩騎,沒有了剛出城時的氣派,畢竟是行遠路,五六十斤的甲冑覆在身上他不難受軍漢們脫掉鎧甲後,就像拔了毛的雄雞哪來的英武可言?他們只穿皁色缺胯袍頭戴抹額,就連武器都和甲冑捆紮在了另一匹馬上,悠哉悠哉走走停停。

但禁衛軍的傲氣還是存在的,他們是聖人的直屬宿衛,乃是天下唐軍的表率,自然眼高於頂,對這些邊鎮軍也不大瞧得起。

軍隊到達蘭州城外的清水驛便停下不走了,究其原因是史昕可汗旅途勞頓,疲累不堪,想歇他一夜養足精神再走。

夫蒙靈察知他沒有出過遠門,所以也格外體諒,大手一揮命令衆人就在驛站休息一日一夜。

誰知史昕又出了幺蛾子,提出蘭州城也不算遠,他們大隊人多,住在這小小驛站中填塞不下,不免會有人露宿屋外,爲了體恤兵卒不如就多走幾步住進蘭州城中。

夫蒙靈察一想,體恤下屬也有道理,他也不想違了衆意,便命令衆軍啓程,頂着中午的日頭進了蘭州城。

城裡有官方設立的館驛,規模雖然不小,但也容不下這近千人的隊伍。龍武軍們簇擁着繼往絕可汗,搶先佔下了驛館。

夫蒙靈察高仙芝他們不與這些京師的大頭兵們計較,這些人畢竟是陳玄禮的部下,涉及到聖人身邊的人和事,還是多擔待點。

安西軍親衛們紮在了館驛的對面,街旁這些私人的客棧雖不及公家的館驛氣派,但服務質量卻高了不止一個檔次。客棧老闆頗有些良心,給在客棧外面的露天睡覺的軍士們搭起了涼棚,還有免費的綠豆湯供應。

史昕頗爲自得,機緣巧合之下躲開了夫蒙等安西將領的視線,也動起了小心思。其實他找什麼藉口旅途疲累,什麼體恤將士進蘭州城都是假的,真正目的是技癢難耐了,掛在墨車上的幾籠雞也翹首等待戰鬥。

想必這蘭州城的市上也必然有鬥雞場,他這長安城裡的鬥雞高手,迫不及待地想試試蘭州城這小地方的鬥雞郎們的段位有多高,會不會被自己家的鐵冠頭狠狠按在地上摩擦,想想就令人激動吶。

他在館驛廳堂中搓着手來回踱步,瞄了幾眼瞧見夫蒙靈察和李嗣業他們都進了客棧裡,忙對在房中收拾鋪牀的少年啜律招了招手。

“啜律,你過來。”

啜律小跑兩步來到他面前,擡起下巴問:“可汗,你有什麼吩咐”

“你去,到墨車的後面把鐵冠頭的雞籠摘下拿過來。”好像一隻雞不太保險,萬一中途乏力受損,不能連個替補都沒有,他這樣想着,又說:“把紅嘴雕也摘下來。”

啜律爲難地撓了撓髮辮:“可汗,你又要去鬥雞啊,我們留在這蘭州城裡,本是爲了養精蓄銳,給趕路攢力氣。可汗怎麼能爲了玩耍臨時開小差若是讓夫蒙節度使他們看到了,他們會如何看你”

“我管他們怎麼看我,我一天不看鬥雞就渾身沒力氣,看了鬥雞之後才能精神百倍,快去!”

少年啜律還在猶豫,不知道該不該助紂爲虐。

史昕指着啜律的額頭:“你不聽可汗的話你若是不去的話,等到了怛羅斯城裡,我封別的人爲埃斤,也不封你做埃斤!你不想做埃斤了嗎,不想帶兵嗎”

對埃斤的渴望最終戰勝了理智,啜律點點頭:“好,我去。”

他快步從館驛的前門溜出去,很快從側門從提了兩個雞籠回來,史昕示意他噤聲,從其手中接過一個雞籠,低聲揮手道:“跟我從後門出去。”

“我也去啊”

“廢話,你不去,兩隻雞籠準備讓可汗我一人提嗎。”

兩人提着雞籠穿過驛館後堂門,來到了後院中,幾個龍武軍兵卒倒是看見了,只是他們不知道這位可汗的秉性,只是躬身行了個禮,也就由着他倆溜出了後院小門。

……

軍漢們歇下來之後,便要想方設法去找樂子,只是龍武軍和安西軍的軍令都甚嚴,衆兵卒不敢往遠處散漫,只是在街道兩旁的幾個客棧酒肆中拼桌喝酒。

高仙芝、李嗣業、馬磷等三人盤膝坐在四足案前,向店家要了一盆羊肉,一斗濁酒,淺慢地品嚐着。

龍武軍的幾個下級軍官混在另一張案左右,邊灌酒邊吹牛,絮叨地細數大唐十節度使和京畿守衛軍隊的戰力。說什麼南衙十六衛只剩下左右金吾衛、左右驍衛和左右門監衛、左右千牛衛手底下還有兵力,其餘都成了空殼子。金吾衛和驍衛就不說了,不過是主持宵禁和維持京師治安的部隊,沒多少戰鬥力。門監衛倒是兵力雄厚,關鍵人家的後臺是高力士大將軍,左右千牛衛也淪爲了聖人儀仗。要說起來還是數咱龍武軍牛掰,本屬於羽林軍一部分,現在青出於藍都隱隱居於其上了。

十節度使邊鎮的戰力也有牛的,比如說范陽、朔方、安西、河西,它們都可以排進前四或前三,但跟咱龍武軍一比就是渣渣了,你說是比裝備呢還是比馬匹,年年秋狩奪旗不是第一估計這前三名加起來才能與我們龍武軍對抗。

李嗣業幾人在旁邊不經意聽了一通,感覺頗爲驚奇,安西軍竟然在皇帝禁軍的鄙視鏈中

夫蒙靈察從樓梯上下來,高仙芝、李嗣業他們站起來行禮,旁邊的龍武軍軍官中有一人要站起,被另一名校尉一眼瞪了回去,低聲道:“我們是龍武軍,除了向聖人和陳玄禮大將軍行禮外,何曾向外人行過禮”

夫蒙節度使雖然有暴脾氣,但此時的養氣功夫卻是極好,淡然朝高仙芝招手道:“仙芝,跟我去見繼往絕可汗,與他商談一下碎葉川以西的形勢,使他到任後不至於手足無措。”

史昕雖然看上去不成器,但到底屁股坐在那個位置上,夫蒙靈察需要他緊跟安西都護府的步伐,自然也希望他有所作爲。上任之前至少要讓他知道目前碎葉川以西的形勢,以前的五失弩畢部落和五咄陸部已經勢衰失散,多數都依附在突騎施之下,他必須分化拉攏這些勢微的小部落,同時利用突騎施黑黃二姓部族之間的矛盾來奠定自己的可汗地位,總之不是個好差事,而且教也不可能教會。

但他還是決定盡力去灌輸,這叫知天命,盡人事。

兩人一前一後走進對面的驛館中,卻不見了史昕的影蹤,找龍武軍的軍官去問,竟然都回答沒有見過。他們去樓上女眷房間去見交河公主,公主也自稱從進來救沒見過郎君的面。

這可就奇怪了,大白天的一個大活人,怎麼就突然消失不見了

堂堂繼往絕可汗消失在客棧中,這些龍武軍怎麼能還像無事人一般

夫蒙靈察登上節度使這一層臺階後,已經開始有意地抑制發怒,但此刻也不免臉色發黑。身爲下屬的高仙芝自然要替上級把火給發出來。

他高聲怒喝道:“龍武軍!怎麼回事”

館驛樓梯板發出踏踏的聲音,中候樊紹領着兩名校尉在樓梯扶手上探出身軀,眯起眼睛問道:“夫蒙中丞,高將軍,有何吩咐。”

高仙芝冷哼了一聲:“陛下命你們擔當繼往絕可汗的親衛,如今可汗不知去向,你們可有話說”

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八百八十四章 嚴武兵敗身死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
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八百八十四章 嚴武兵敗身死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