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

沒過多長時間,又有一支商隊路過蔥嶺,附近的驛站早已得到了李嗣業的指示,派人將他們引到守捉城中,然後由李嗣業出面,談妥護送的價格,安排下一批護送人員。

他依舊採用比武決勝負的方法,這裡沒有多少的公平性,但又相對公平,採用這種方法目的就是爲了激發兵卒們的訓練熱情,只有武功好的人,纔有資格參與護送,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兵卒們的訓練熱情高漲,形成了有效及長久的規律,他們上午集訓,下午到田中除草,日子平淡而且漫長。

……

開元二十五年的秋季,蔥嶺地區的溫度已經到了零下三度,前些天已經下過兩場小雪,太陽照射出來,整個蔥嶺點綴在蒼色與雪白的交織中。

天氣剛一放晴,守捉城裡的兵卒和娘子們都揹着大筐和小筐,前往田間地頭採摘棉花,薄薄的積雪落在葉子上,讓人產生了豐收的錯覺。

整整一天時間,徙多河邊到蔥嶺守捉城中,連續不斷有人來往搬運採摘下來的棉花。

關於棉花的收穫工作,李嗣業提前做好了充分準備,他讓於構騰出兩個庫房,用來儲存棉花,又給於構調撥來兩名士兵,用大秤進行稱重。士兵和娘子們挑着採摘下來的棉花,過了秤以六錢一斤的價格當場結清錢財。

這樣的工作非常有成就感,就連守捉城的孩子們,也跑到了田間去幫父母採摘棉花,看着一筐筐的勞動成果,從守捉使的手中換成了一枚枚的銅錢,用麻繩串在一起逐漸沉重,他們的心中也像吃了蜜一樣甜。

李嗣業這次從龜茲回來,給於構捎買了一刀厚厚的羅紋紙,但他卻扣扣索索捨不得用,依然靠結繩來記下每天收進棉花的數額。最後進行彙總,兩個庫房堆得滿滿當當,蔥嶺今年的棉花總收入是二十多萬斤,收購棉花的支出達一百二十萬錢。

爲了付出這項支出,他把來到安西后的所有家當都拿了出來,包括路上殺死匪徒張括獲得的花紅懸賞七萬錢,以及從張括一夥身上搜刮的黃金玉器,這些東西放在龜茲鎮上的交易市場,獲取了四十多萬錢,還有護送商隊所賺取的錢財,剩下的支出用了一部分曼蘇爾送來的黃金,讓蘇赫拉布當做中間人,在龜茲的波斯富豪那裡換成了銅錢。

僅僅收穫了棉花還無法換成錢財,還要加工製作成棉被,還得能夠銷售出去。

他命人去山上砍樹,利用牛筋做了幾十把彈棉花的弓,又趁着天氣尚未嚴寒,大雪尚未封堵道路,從疏勒鎮買來幾百匹火麻布。

在整個嚴寒道路冰封的冬季裡,蔥嶺守捉的男丁們除了吃肉,喝酒,睡覺外,唯一的工作便是彈棉花。大雪過後,萬山之間銀裝素裹,被積雪覆蓋的蔥嶺守捉城,那大大小小的版築房間裡,此起彼伏的是弓弦的嗡嗡響聲,爲了讓這項工作顯得不那麼枯燥,李嗣業還教他們唱小曲兒來調劑生活。

“彈棉花啊,彈棉花,半兩棉彈成了八兩八,舊棉花彈成了新棉花,彈好了棉被姑娘要出嫁吆……”

這樣悠揚的曲調被男子漢們用粗獷的嗓音唱出來,別有一番韻味兒。

娘子們則被安排了另一項工作,裁剪布料縫製棉被,每個棉被用棉六斤,然後疊成豆腐塊,用麻繩捆紮起來。

李嗣業估算了一下,每個棉被的成本加人工是一百六十錢,算出成本價格後,就好定價了。

等天色放晴後,他抱了四捆棉被當做樣本,騎着馬帶着藤牧長途跋涉前往龜茲。

他們進入龜茲城後,先找個客棧落腳,長途跋涉凍得兩人的腿都麻木了。兩人坐在店家準備的炭盆前,脫掉六合靴,把溼漉漉的足袋解下來,用手搓着腳面,才感覺到全身的血液開始慢慢流通,李嗣業舒爽地倒吸了一口氣。

藤牧坐在他的對面,心中十分的鬱悶,又認爲自己十分倒黴,他來西域是爲了學習戰爭,訓練打仗。以爲跟着李嗣業能領略到大唐軍人鐵血崢嶸,掌握軍陣衝殺的奧妙。卻沒有想到,在蔥嶺守捉待了半年多,竟然只是護送商隊,種棉花,彈棉花,今天還要跋涉着大雪跑來蔥嶺跟他賣棉被。

泥古拉稀!老子如果要種地,回日本去種不是更好嗎?犯得着跟你跑到這苦寒的蔥嶺來?

李嗣業擡頭看了他一眼,笑問道:“你心裡面有思想包袱啊,對我不滿,可以直接說出來。”

“沒有,沒有。我絕沒有不滿的意思。”藤牧連忙擺手,眼皮卻依然耷拉着。

“呵呵。”李嗣業說:“如果現在不說,以後我不會給你開口的機會。”

“也沒有……好吧!”藤牧噌一聲光着腳站起來,神情激動地大聲說道:“當初我跟着遣唐使來到大唐學習百業,最初選擇的是儒家,知道我爲什麼會改兵家了嗎?”

“我怎麼知道?”

“遣唐使團進入長安的那一天,也正好是安西四鎮節度使湯嘉惠回長安述職的那一天。我們驚歎於長安城的博大寬廣,萬國雲集,驚歎於大明宮的氣勢恢宏,壯麗磅礴,但真正讓我們驚奇並且折服的,是湯節度使麾下的安西鐵騎。”

藤牧目光迷離地從客棧的窗戶望出去,腦海中在回放那個下午的景象:“遠處傳來了馬蹄敲擊地面的震動聲,就像某種節奏勻稱的鼓點,我回首望去,地平線上出現一排金光閃閃的影子,那是一排身穿金色鎧甲的勇士,左腰佩橫刀,右腰挎弓弩,身後揹着長長的刀鋒,如青光割破了天空,然後又是一排身穿金甲的勇士,全部手持馬槊,緊接着出現的是身披銀甲的勇士,他們手持長矛,環抱着盾牌。他們就如武裝到牙齒的鋼鐵巨獸……後來,我才知道,那種鎧甲是明光鎧,製造一套需要六十多道工序,那種馬槊需要工匠一年多的精細製作,才能打造出來,就連那樣一柄陌刀,也需要耗費大量的錢財和人力。”

藤牧氣得豎起兩根指頭指着他:“我沒有想到!你竟然跑偏了!”

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參參謀良策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一百三十一章 墾田欲種棉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
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參參謀良策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一百三十一章 墾田欲種棉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