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

封常清還不清楚李嗣業所打的如意算盤,以爲拿下了大勃律完成後續接盤,就可以班師回磧西,然後李大夫上敘功奏疏,等待加官進爵皆大歡喜。

豈知拿下大勃律只是餐前的一道開胃湯,北印度纔是真正的主菜。當然以印度的物產豐富,它也能當得起一道主菜。

大勃律歸降的五天後,李嗣業派出去監視各國動態的斥候(誰知道派斥候是真是假)突然傳來了消息,說是北印度企圖集結兵力要幫助大勃律國把唐軍趕走,將領土重新奪回來。

許多不明真相的唐軍將領聽了都覺得不可思議,幫助大勃律復國是你北印度該操心的事嗎人家吐蕃打了敗仗退走還沒有說要重新集結兵力奪回來,你處於南邊的國家跟着填什麼亂?就算你與大勃律接壤讓你感覺到了危險,但在這克什米爾地區還有一個雅利安人建立的國家叫拉利塔迭多,人家這個國家都沒有說要出兵幫助大勃律,你北印度也管得太寬了。

大家對這個國家的神奇想法都不敢相信,封常清也質疑北印度的動機,但是都沒有對這個消息的準確表示存疑。

因爲李嗣業大夫很快做出了反應,甚至聽到這個子虛烏有消息後還很高興。

按照唐軍的傳統,得知敵軍的行動後絕對不會被動防禦,所以他立刻下達了進攻北印度的命令。

李嗣業沒有派立下新功的封常清帶兵,而是命令趙從芳帶領歸仁軍爲主力,白孝德率領一部分龍朔軍和疏勒軍爲前鋒,兵分兩路朝着印度進發。

在這兩位心腹將領出發前,李嗣業親自給他們開了小會,講明白此戰的目標是曲女城守軍,還有北印度的最高權力機構婆羅門神廟與耶薩婆曼王宮。在這樣一個神權爲主的社會裡,只要控制了婆羅門僧侶,就等於控制了整個國家,連耶薩婆曼這個國王,都可以像垃圾一樣棄掉。

李嗣業對他們兩個還不放心,又派了精通梵文,熟悉印度風土人情的戴望擔任軍師兼嚮導。當然總決策權依然在趙從芳手中,他是安西軍在南亞地區的拳頭,自然應該獨當一面。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戴望給兩位將軍科普了曲女城的現狀及城池的構造。在什麼德里、加爾各答興盛之前,這裡纔是印度的中心,戒日王朝的首都,也是繼孔雀王朝首都華氏城之後古印度最興盛的城市。

“過去的孔雀王朝和戒日王朝曾經統一過印度,戒日王朝在太宗時期也興盛一時,只是戒日王死後,統一的國家立刻四分五裂,連曲女城都被大臣佔據自立爲國王。當年王玄策出使印度時恰好趕上了這一時期,遭到這國國王的襲擊,死傷二十多人,貢品全部被奪走。王玄策和孤身前往吐蕃從松贊干布處借來一千兩百兵,從泥婆羅處借來七千人,指揮着這八千多人便攻破了曲女城,前後經歷兩戰俘虜其國王,王妃和宮室成員一萬多兩千人、牛馬兩萬餘,回到長安獻給太宗皇帝。”

“王玄策挺牛啊。”白孝德吃驚地說道:“這段過往我怎麼沒聽說過?”

戴望感嘆地說道:“不是王玄策牛,而是太宗一朝牛,天可汗牛。若非有天可汗震懾四夷的大唐國力,王玄策如何能夠從吐蕃和泥婆羅兩大強國手中借來兵,又如何能夠擊破曲女城俘虜中天竺國王?可惜如今我大唐國力雖盛,影響力卻遠不如從前,讓吐蕃人在周邊屢屢挑釁也就罷了,連南詔那樣的彈丸小國,也敢公然造反。”

白孝德騎在馬上滿懷豪情說道:“如今的大唐雖不及太宗天可汗的威風,但也不遠矣。李大夫執政安西攻取了河中故地,攻取了大小勃律。如今不也正在進攻北印度麼雖然沒有吐蕃,泥婆羅借來強兵,但也有識匿國和護蜜作爲盟友助戰。”

“說的正是,”趙從芳一聽說白孝德給李嗣業歌功頌德,立即也不困了,跟着他的話往下續:“如今安西北庭的掌控區域是自高宗以來最廣闊的,其中一多半是李大夫的功勞,如今李大夫已受聖人繪像凌煙閣,已是近百年來之未有。”

戴望坐在馬上沉吟不語,趙從芳從他面具下面也看不出什麼表情,他這樣曲意逢迎,不就是爲了讓這位戴六郎聽到好傳到李嗣業的耳朵裡麼

白孝德問戴望:“這北印度兵力如何,士兵的戰鬥力如何,甲冑可堅固可有什麼厲害的陣法?”

“北印度國王耶薩婆曼麾下共有兵力三萬人,如今在曲女城中只有一萬,其餘兩萬人分別駐紮在拉哈爾和摩拉婆,我軍需繞過拉哈爾直取曲女城。他們的軍隊甲冑防護幾乎全是皮甲,注重美觀而不注重實用性,軍隊戰鬥力尚可,在印度諸國中算是強的。陣法嘛,無非是簡單的方陣,對了,他們有非常厲害的象陣,雖然行動速度不如駝馬,但皮糙肉厚極難對付。”

“象陣?什麼東西?”白孝德一頭霧水。

“你沒見過大象?”戴望擡手比劃道:“這玩意兒比兩頭馬都高,體型比五頭牛都壯,耳朵如同蒲扇,鼻子像一條長蛇。”

於是乎,在白孝德的腦海裡幻化出一條兇悍的怪物,體型如牛卻比牛壯出五個牛,馬腿長長的如同高蹺,臉上長着兇悍的毒蛇,張開了血盆毒牙撕咬一切。

“這麼可怕?這如何能戰得過?”

“可怕倒是不可怕,大象性情溫馴,所以更容易畏懼。它們害怕獅子,也害怕明火,更怕爆炸。這次遠征大勃律趙鎮使帶來了投彈營,他們手中的猛火雷正是象陣的剋星。所以與北印度軍隊作戰,最大的難題不是什麼象陣,而是攻克曲女城。”

趙從芳從前面回過頭來,笑着說道:“要攻克曲女城,我倒是有一計,只不過需要戴六郎辛苦一下。”

“什麼計策”兩人異口同聲地問道。

趙從芳放慢騎速,與兩人並排而行說道:“戴望你親率一千人在曲女城下挑釁,婆羅門神廟和耶薩婆曼對你非常仇恨,他們必然派兵出城與你作戰,你趁機不敵撤退,等敵軍追至我們預設的埋伏地點,可一舉將其擊潰。”

“打敗敵軍後不要殺俘,把他們當做人質押着攻城,屆時城中兵馬不足,必然被我所攻克。”

戴望暗暗嘀咕,押俘虜攻城這麼狠辣的手段,在天竺人的眼中是要遭受神罰的。

然而白孝德卻心中存疑:“這麼簡單的計策,他們能上當嗎”

戴望在心中沉吟了良久,可能是在考慮梵天神會不會降罪,才表示贊同道:“完全可以!這些天竺軍還處在禮儀戰爭的階段,兩軍對壘相互約定戰場,絕對不使詐。若有不守規矩的一方,會受到婆羅門神廟的制裁,還會受到神明的詛咒。”

“所以你們可以使用三十六計,陰謀詭詐,只要不怕梵天的神罰即可。”

“怕個屁!”白孝德哈哈大笑:“這個梵什麼天是天竺人的神,又不是我們的神,祂也只能管得了他們,管不了我們。哈哈哈!”

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
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