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

史朝義心中凜然,這田承嗣還真狠,好歹是一起在一起共事的同僚將領,說把全家砍成肉泥這種事情都是脫口而出。他本想自己殺兄弟殺繼母就算狠了,與田承嗣相比簡直就是小綿羊。

他還是猶豫地搖了搖頭:“要行此事還是風險太大,張忠志並未露出反意,我們也不好如此下手。”

“他有沒有反意豈能讓你知道,他要到反的時候,是要取你我的項上人頭的!陛下千萬不可婦人之仁,錯失誅殺逆賊的大好時機。”

史朝義還在猶豫不決的時候,田承嗣把李懷仙拉了過來給他吃定心丸,他特意讓李懷仙從遼東城中給史朝義寫來奏疏,疏中寫道:臣自當盡心竭力,助陛下清除逆賊。”

史朝義有了這句話作保,膽子就大了很多,立刻按照田承嗣的計劃,先在營州城中給張忠志擴建府邸,然後命人傳旨給榆關中的張忠志,加封他爲德義郡王。

接到旨意後張忠志表面上雖然不屑一顧,但內心還是挺高興的,畢竟這是史思明稱帝以來大燕國的第一個郡王,田承嗣和李懷仙等人都沒有這樣的待遇。這下他愈發肯定史朝義是欺軟怕硬,自己脾氣越大,對方越是上趕着來討好。

不過他倒是沒有放鬆警惕,更不會巴巴地跑到營州去謝恩,只有在他這一畝三分地上,他的權威才愈發穩固。

這才只是田承嗣組合拳中的第一招,史朝義很快又下旨給張忠志的兒子,任命他爲開府儀同三司,並且要與他做兒女親家。

張忠志這次沒有阻止兒子去營州謝恩,畢竟史朝義兩次拿熱臉來貼冷屁股,真要一點面子都不給對方也說不過去。聽說史朝義命人在營州城中給自己擴建了府邸,正好讓家人回去享受一番,也不負他的赫赫威名。至於說家眷的安全,他一點都不擔心,放眼營州誰敢加害他的家人,敢動他的妻兒小妾一根毫毛,他就索性轉投李嗣業,當個帶路黨引大軍入遼東,讓這些人全部玩完。

張忠志的家眷回到營州後,確實得到了史朝義的優厚待遇,不但對他兒子稱兄道弟,還把家中的孩子訂了娃娃親,今後都要聯姻成爲親戚了,他們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史朝義寫給張忠志的問候旨意中,也尊稱其爲叔父,這下顯得有些尊榮過盛了,張忠志應該感到警覺纔是。

就在他四十五歲大壽的前夕,史朝義給張忠志又發來肉麻的旨意邀請函,函中說叔父爲國爲民,勞苦功勞,正當壽誕之際怎能留在邊關承受苦寒,小侄在營州城中設下壽宴,望叔父能夠早日歸來,以體現朕的拳拳關切之心。

張忠志已經上當了,但事先還要謙虛一下,回信說:“邊關重地不可一日無將,忠志末微之臣,不敢勞頓陛下爲我賀壽。”

史朝義再次給他來旨:“邊關重任可暫交給身邊信任之人,朕翹首以盼,望叔父早日歸來,共敘君臣之樂。”

張忠志歡歡喜喜地上路了,他身邊帶着一千牙兵親信,戰馬鐵甲開道好不威風。

他們一路開至營州城,都沒有發現什麼異樣,史朝義親自帶着百官在城門外迎接。張忠志定睛去看史朝義身邊,並沒有田承嗣和李懷仙,纔算徹底放下心來。

田承嗣暗地裡與自己不對付,知道的人也不算多,他要是跟着史朝義一同來城門口迎接,那纔是事出反常必有妖。現在避而不見倒也是他的脾氣。想必這史朝義在這營州城中也只有芝麻大點的權力,其餘全受田承嗣制約,年輕人在幾個老傢伙這裡受點氣也是應該的。

壽宴在史朝義的臨時皇宮舉辦,張忠志隻身帶着十幾名牙兵和兩名牙將赴宴,當仁不讓地坐在老壽星的主位。史朝義陪在側位上笑容自然,不斷用眼色示意手下的官吏們用甜言蜜語吹捧張忠志,把這個老傢伙恭維得飄飄然。

等到酒席半酣之時,張忠志已經喝得醉意微醺,兩個牙將始終滴酒不沾站在左右,身披甲冑手持鋼刀,讓人心生畏懼。

史朝義決定不再等待,命親信幾人撤離張忠志的案几旁。他看準時機將手中的琉璃盞高舉在手中砸了下去,琉璃頓時碎裂成八瓣。

蹲藏在宴會場地後方的刀斧手們一擁而上,對着張忠志一家進行劈殺。十幾名牙兵慌忙上前去護住張忠志,但雙拳難敵四手,惡虎也怕羣狼,張忠志身上還沒有披甲,在刀斧手們的劈砍之下,他已經是傷橫累累。也幸虧牙兵們悍不畏死,從行宮外圍殺進來,簇擁着重傷的張忠志往城外奔去。

張忠志一家已經被斬殺乾淨,只剩下這個生命垂危的老傢伙,牙兵們牽着馬衝鋒到城門口,與城門的燕軍發生激戰,一名牙將身中六矢,口中吐血將拓關舉了起來,另一名牙將手持馬槊與敵騎在城門口激戰,被六人圍攻致死。

最終一百多名牙兵擁着垂死的張忠志衝出了營州城,衆人行進至一處風化乾涸的河牀上,張忠志只剩下一口氣。衆人把他擡到大石上,他攥着滿手的鮮血從腰間解下魚袋和印綬,舉在手中對這些人只說了一句話:“有我魚符和印綬在身往榆關如我親臨,你們推舉一個合格的將領,只求報此血仇。”

說罷張忠志氣絕身亡,這百名牙兵摘下兜鍪在胸間以默哀,他們將他葬在了河牀上。

牙兵們欲回到榆關掌控軍事,但實在軍職卑微,最高職務者也不過是個小校尉。他們經過商議後推舉校尉王武俊爲主將,回到榆關後立刻控制牙兵營,並且派人向已經佔據幽州的李嗣業投降,引雍王大軍入遼東。這樣他們不但可以換取官職,也可以藉助李嗣業的力量爲張忠志報仇,也算是有始有終。

牙兵們回到榆關後,並未將張忠志被史朝義斬殺的事情告訴榆關守軍們,張忠志委派的留守將領對這些牙兵也敬而遠之。他們關上門來在自己的營區內秘密謀劃,一邊派人前往幽州投誠。

李嗣業正坐在幽州府邸內披着裘袍烤火,聽聞榆關方面有人前來投誠,高興得站起來揮手道:“快請!”

這時天上正下着大雪,三名幽燕牙兵身披鐵鎧甲牽馬站在堂下,朝李嗣業微微躬身叉手:“我們乃是盧龍兵馬使張忠志麾下牙兵,奉主事將軍王武俊的命令特來投效雍王,我們甲冑在身,請恕我等不能全禮。”

李嗣業朝他們招了招手道:“外面天冷,殿中燒了銅爐,圍過來與我一起取暖說事情。”

三人惶恐地說道:“我們不過爲微弱牙兵,怎麼敢與雍王圍爐而坐。”

“豈能以身份高低來辨別英雄?敢爲衆人先遠來投效者乃真英雄也,我自當以禮相待,請!”

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龍山伏擊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
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龍山伏擊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