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

聽聞這個消息,前來議事的將領各自神情不一。

山東總兵牟文綬冷哼一聲,很顯然與那被劉良佐反戈擊殺的徐啷一個意見,邱磊哈哈樂了出來,大聲朝旁邊嚷道:

“姓孫的,你高不高興?”

“高興!俺都高興壞了,這花馬劉想必是插上翅膀也難飛了。”孫文瓊立即跳起來喊道。

以往官軍戰敗的消息傳來的時候,各將就算心中竊喜的那面上也都是一副面色沉重的樣子,平度州之敗的消息從陳奇瑜嘴裡說出來之後,朝廷軍將們卻都是鬆了口氣,都並沒有什麼惋惜之情。

由此可見,劉良佐在鳳陽一帶的名聲到底是如何。

“啓稟督師,關外不少潰兵要求入城,是放是留?”這時候,奉陳奇瑜之命鎮守固關外城的遊擊將軍戚元功大步入堂,抱拳低身說道。

說起來,陳奇瑜對戚家如今這三個小輩後生還是寄予厚望的,他有些憐愛的看了一眼身材正中的戚元功,點頭說道:

“若不放其入城,恐日後從賊,爲禍鄉里,元功,你且將潰兵引至輔城之中,至於善後如何,你決策便是。”

戚元功自然明白陳奇瑜的意思,點點頭,二話沒說便是走了下去。

待他下去,牟文綬緊緊盯着背影,點頭說道:“此子有戚帥之風。行走間虎虎生風,雙拳緊握,眼神如虎狼鷹視,想必日後該是一員勇將,不會負了他戚家之名。”

說着,牟文綬想起來什麼,轉頭問道:“督師,末將聽說陛下去年降旨派緹騎前往定遠一帶,爲的便是此事?”

陳奇瑜沒想到竟然還有軍將會關注國家大事,也是用讚許的神色看了一眼牟文綬,方纔說道:“章甫想的不錯,陛下去年降旨,命緹騎前往定遠遍尋戚氏後人。眼下固關這三個,正是萬曆年吳鬆總兵戚金之後。”

“戚金......”聽到這個名字,堂中諸將方纔竊喜劉良佐戰敗的神色都是一暗,就連興奮異常的孫文瓊都靜了下來,只見他喃喃說道:

“戚家軍不是在渾河全部戰死了嗎,那這麼說來,這三個後生,便是戚家最後的骨血了?”

邱磊點點頭,不置可否,但卻有些納悶的問道:

“此戚氏三子之中,元功年長,今年方纔二十四的年紀,元輔、元弼他們兩個更是隻有二十不到,這般年輕陛下就將三人盡數充軍,不怕戚氏絕後?”

陳奇瑜搖搖頭,道:“這本不是陛下的意思,陛下是想讓元輔和元弼留在定遠娶妻生子,二十二以後再來效力朝廷。”

說着,陳奇瑜無可奈何的搖搖頭,繼續道:“然這戚氏三子也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全都嚷嚷着要爲國死戰,陛下是實在勸不住了,這才讓他們三人歸本督麾下從剿。”

“原來如此,戚氏將門,縱只剩這三個小輩,竟也如此剛烈,直令我輩歎服。”牟文綬眼中閃爍着強烈的崇敬,雖然他牟氏也是世代將門,但比之戚氏,卻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不值一提了。

“既是入軍歷練,諸位可不要因其是戚氏之後便慣壞了他們,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哪!”陳奇瑜說道。

“末將等謹遵督師教誨!”衆將同聲說道。

牟文綬呵呵一笑,說道:“督師莫憂,且從如今來看,此三子日後成就該如何,尚未可知。”

......

“大哥,督師怎麼說!”不待戚元功走回來,戚元輔和戚元弼便是迫不及待的迎上前,有些急躁的戚元弼更是連着追問個不停。

說起來,戚氏如今這三子性格倒也不一。

戚元弼過於急躁,遇事三句不出頭便要以武力見高低,戚元輔則有些類似盧象升那種偏儒將的風範,說話文縐縐的,稍顯沉穩,可要是單論武力,尋常幾個壯漢卻也近不得身。

戚元功乃是長子,蔭其父戚金渾河血戰之功,年紀輕輕就已經掛着遊擊將軍銜,又承襲了戚金的都督同知官身。

相比兩個弟弟,身爲戚氏長子的戚元功便顯得沉穩豁達,遇事不驕不躁,不該出手時他會一直靜靜潛伏,一旦到了該出手的時候,絕不會有絲毫含糊。

至今,戚元功已經立了幾個不大不小的戰功,最讓人稱道的那次,便是帶着三百名自招的戚家家僕擊潰了一千餘下山搶掠的山賊。

那次戰鬥中,充分展現了戚氏三子稍有顯露的謀略和膽識,也讓陳奇瑜對他們刮目相看,因爲他們三人不僅救了一村百姓的性命,更是不討要任何好處,爲避免影響百姓,居然直接帶着部下離開。

作爲長子的戚元功是如今戚家的頂樑柱,也怪不得牟文綬都誇讚其有戚帥之風。

聽到自己弟弟的話,戚元功沒急着回答,先是皺眉訓道:“你小子,遇事能不能不要如此急躁,還會不與你說不成?”

“嘿嘿。”戚元弼撓了撓頭,也是光棍的很,立馬認錯說道:“大哥,俺錯了,你還是快說說督師那邊兒要怎麼處置城下這些潰兵,俺這心裡癢癢。”

“大哥,元弼也是急着立功,回去以後,我一定嚴加管束。”

“如此便好,這小子一定要嚴加管束,不然還不叫他翻了天去。”戚元功搖搖頭,眼神忽然溢出殺機,說道:“督師說這些人留着是禍患,放走了,恐會歸賊爲害,讓我們自行處置,你們兩個怎麼看?”

“哈哈,怎麼看?全砍了,提着人頭請功,咱們不就缺軍功嗎!這可是現成的軍功!”戚元弼立刻大喊出聲,見到二哥戚元輔的眼神,這才低下頭不再吭聲。

回過頭來,戚元輔說道:“大哥,這次元弼說的不錯,督師讓咱們自行處置,可能就是想讓了這份軍功,二弟這次說對了,還是砍了交上去好一些。”

“如此一來,不是貪了督師的功勞嗎。”戚元功有些猶豫。

“大哥,莫要優柔寡斷,督師手裡連陛下的尚方寶劍都端着,還在乎這丁點兒功勞?”戚元弼嘟囔道。

“是啊大哥,這些人頭督師不在乎,有與沒有,都是五載輕重,可對咱們來說,卻是火中送炭,必須要拿到手。”戚元輔細細思慮一會,還是決定必須得接過來。

“既然如此,這份情咱們兄弟三人定要記在心裡。”戚元功還是比較相信戚元輔的判斷,當即下定決心,二話沒說,抽出道喊道:

“開閘,放他們入城!”

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
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