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

提起這個事,崇禎皇帝變得有些慍怒。

看見這個的張世澤,也在蔣德璟的拉拽下,伏跪在地,餘的羣臣各都是惶恐跪成一片,根本不敢與之對視。

沙定洲這個事兒是最過分的,爲了取代黔國公府的地位,將沐氏一脈是殺了個乾乾淨淨。

早就讓廠衛在雲南去找黔國公後代好襲爵的崇禎,至今也是毫無所得,也就是說這黔國公一脈,自此斷了。

這就讓人有些唏噓了,沒想到自己來了,讓沐天波比歷史上死的還要早,歷史上他是末代黔國公,現在他也還是。

像徐國公那類毫無用處的蛀蟲爵公,留着沒什麼用,包括福王那種,自然少一個是一個最好。

可沐氏一直對朝廷忠心耿耿,早先普名聲叛亂的時候,就是他用威望調動土司平定,朝廷上基本沒費什麼心。

沐氏一族,幫助朝廷鎮守雲南十餘世,好歹在雲南境內有威望,戰後能穩住民心,土司之中也使人信服。

本來崇禎打算讓沐天波繼續守雲南,沒成想沙定洲殺自家兄弟不下狠手,殺沐氏卻做的這麼絕。

絕到什麼程度?

就算是以廠衛的情報網,遍尋雲南幾個月下來,也找不見沐氏後人的任何蹤跡。

看來黔國公一脈暫時沒得封,說些嚴重的,只怕是要就此絕爵,這特麼的是在鬧哪樣?

忠於朝廷的絕爵了,歷史上降了辮子的若不是朕去下旨,如今估摸着是要一個個混得風生水起的。

雲南這一塊剛剛平定急需新的制度,不能等着廠衛找到沐氏後人,也不能沿用舊的制度,看來是該大改動的時候了。

想到這裡的崇禎覺得直頭疼,便拍拍腦袋說道:“英國公有何看法,說出來在殿上共同商量。”

“是。”

張世澤起身恭敬道:“各地皆有總兵,惟雲南無此例。沐氏累代皆充任雲南總兵官之職,掛徵南將軍印,至今方止。”

“臣常聞,滇內各族百姓知黔國公而不知有陛下,此絕非臣危言聳聽,還望陛下重視此事。”

崇禎皇帝點點頭,其實廠衛確實也密奏過這個事兒,而且不止一次,只不過都被崇禎給壓了下來。

大部分的密奏,都不約而同地指往了一個方向,那就是雲南各處的土司有許多甚至都不知道朝廷皇帝叫朱由檢。

這不是瞎扯淡,就如張世澤說的那樣,這事兒在雲南裡邊屢見不鮮。

換句話來說,崇禎皇帝雖說在其它地方威望已經高的不得了,可在雲南的威望卻都不如纔剛進去的李定國、白文選和王尚禮他們。

當時知道這個消息的崇禎正忙於平定流賊,對這種事並不是很在意,可如今情況不一樣了,流賊都滅了,雲南也還在朝廷手裡。

說白了,全國上下都對崇禎畢恭畢敬的,都稱呼爲中興之主,眼看着就要統一全國,威望正是極高。

況且當皇帝這些年,崇禎的心性早不是最初的落魄寫手了,自己也就把自己給擡高了。

可是這種時候,唯獨你雲南不把朕當回事,甚至不知道朕啥時候繼位的,好歹當皇帝幾年了,這像話嗎?

這特麼也太不像話了!

算上歷史上那位,即位得有二十幾年了,這個他們不知道,可廠衛卻是明明白白的稟報了,人家沐天波打從崇禎初年剛一襲爵的時候,全滇都特麼知道了。

皇帝在你們這還比不上一個國公?

雖說沐氏一直沒什麼野心,對朝廷也忠心,可在雲南世世代代鎮守這麼多年,皇帝可能的確比不上國公了。

作爲現在的皇帝,崇禎哪能容許這樣的事兒存在,這要是再過幾百年出個狼子野心的貨,輕而易舉不就獨立出去了嗎。

到了那個時候,朕只怕是要成了歷史的罪人,這可不行,得想個法子讓全滇都知道朕的文治武功。

“那英國公的意思呢?”想了想,崇禎認同了張世澤的看法,又是問道。

張世澤雖說一直低着頭沒敢擡起來,不過偶爾卻也有斜着眼注意幾下,聽見這話,心裡放心了。

“回皇上,臣的意見是,另派朝中威望高的將領爲雲南總兵。”

“如今貢於朝廷的雲南各土司,總計有五十七家,其中有三十六家都是曾直接或間接參與了沙普之亂。”

“這些土司經李定國一殺之後兵力已所剩無幾,但臣建議,要將他們編內的定額要再次縮減。”

“如騎兵、象兵,都不能讓他們私自編練,以免威脅地方安危,朝廷鞭長莫及。”

自大明洪武年間平定雲南以來,就一直奉行一個方陣去管理,那就是“三江之外宜土不宜留,三江之內宜流不宜土”。

總的來說,朝廷在雲南腹地建立州府和衛所,再設置三司、巡撫和指揮使形成層級的管理。

對於三江之外那些邊緣疆土,則建立宣慰司、宣撫司、長官司來讓他們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在三江之內的各州府,還是三江之外的慰撫長官各司,都是讓當地土人來管理。

比如雲南境內一些關鍵地帶的州府知州、知府、知縣,全都是以當地土人充任官職,明軍駐守的方式來管理。

這樣的駐守方式,適合培養明初和明中時期對當地土人的國家認同,但對於這個時代,卻是有些落後。

在沙普之亂之中,那些土人官員有了貳心,使得沙定洲攻掠雲南途中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成規模的抵抗。

這樣的情況,日後自然要避免。

對於張世澤所提的觀點,崇禎皇帝全部採納,在這之上,也與朝臣商議增加了許多。

從今之後,重新平定之下的雲南,政策將要迎來一次較大規模的變動。

原先延續二百餘年的政策一個個得到廢除,許多針對當地土人的新政策應運而生。

軍事方面,那些跟從沙定洲作亂的土司,無論內地還是三江之外,都要受到嚴格的懲處。

編額兵力上,他們的土司軍人數被縮減大半。

除此之外,各土司的騎兵、象兵完全被禁止存在,投槍兵以及一些當地特有的兵種,也要到衛所和三司入冊上報經過同意之後,才能進行小規模的編訓。

各土司的位置也被重新規劃,動用兵力對他們強制性的改土分流,沒有幾個還是原來世代居住的地方。

那些沒有參與或是傾力抵抗的各土司,編制不變,甚至某些立功的還有增加,比如龍在田的龍朋土司,祿永命的寧州土司等等,而且原本位於三江之外的都被集體調入三江之內,相比從前的位置更好。

參與了沙普之亂的土司,不僅對他們的兵丁編制進行嚴格限制,無一例外的也都被調到三江之外的偏遠地帶重新建立村寨。

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
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