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

幾日之後,高府之中,幾乎整個南直隸的重臣都聚齊於此。

爲什麼說南直隸而不說是南京城,因爲自從前幾日崇禎皇帝優良的撤銷南京六部的意思之後,不僅南京內外的文臣武將,就連各州府的知州和知府們,也都坐不住了。

這些日子,他們都是魔怔一樣的往城內跑,到處遊說,派人打點關係,找這些崇禎眼皮子底下的大臣們,爲了不過是想讓他們勸說崇禎取消了這個念頭而已。

畢竟,這道旨意一下,改變的可是他們所有人的命運和錢途。

可是無論再怎麼找人打點關係,上下也都是一片如無頭蒼蠅般,在這個節骨眼上,沒人有心思再收什麼禮物,也沒人敢放話一定能讓皇帝回心轉意。

時下這個皇帝可不再是從前聽信東林黨人的信王殿下了,無論皇親國戚還是肱骨大臣,只要稍有不對付,那是說殺就殺,抄家滅門,已是平常之事。

百官心中都明白,想讓他回心轉意,那是比拉八匹馬還難!

吃飯的官位就要沒了,今後的事可怎麼辦,要是能勸皇帝打消這個可怕的念頭最好,若勸說不成,那可就要爲自己儘早留條後路。

是在大明繼續爲官,還是到其它地方另覓出路,這些可都要在皇帝正式旨意下達之前,想的週週全全,明明白白纔是。

無奈之下,整個南京城的沒頭蒼蠅,只好轉到如今唯一還活着而且至少仍在供職的南京大學士、工部尚書高弘圖的府中。

高弘圖曾在殿上明確表明支持撤銷南京六部的主張,這讓崇禎皇帝對他十分滿意,但高弘圖沒想到,這些人轉來轉去,竟然跑到了自己的府上。

“諸位還是快快請回吧,皇上的意思很明白了,南京六部的撤銷,勢在必行,恕老夫幫不了這個忙,也不敢幫這個忙!”

高弘圖站在堂上,義正言辭的道。

兵部侍郎阮大鋮站出來道:“高閣老,錢老、高大人如今都不在了,我東林中還算有頭有臉的,也就剩下您了,您真的以爲,皇上處置了大家以後,會放過你嗎?”

“就是啊,高閣老,我們大家都聽您的!”

“我等六部、都察院、通政司、都察院等官員中職銜正五品以上的,今日全都在這裡了,只要閣老一句話,我等立即進京面聖!”

高弘圖聞言看了一眼阮大鋮,冷笑一聲,回問道:“哦?你阮侍郎還是我東林中人嗎,若老夫沒記錯,你是投了魏閹吧!”

見高弘圖冷嘲熱諷,阮大鋮卻好像沒聽見一樣,退而求其次,微笑着上前道:“聖上乃是明君,此次定聽信了小人讒言,至於這小人是誰?定是那死太監曹化淳!”

聽了這話,一旁羣臣當即沸騰。

都察院御史說道:“言之有理,這太監自打來到南都,一貫是仗着皇上恩寵,作惡多端,前些時日還放了話,說是半月之後,就要派番子清丈本官府上田畝!”

“番子們已經把本官府上田畝清丈造冊了,所幸最後按規矩要交呈給通政司,若不是南都通政司有本官舊識在內,怕上次還就栽在這該死的閹人手中了!”

“此等禍國殃民之輩,若不叫聖上法辦,天理難容!”

聞言,高弘圖卻是哈哈大笑,拂袖說道:“汝等家財都不少,本部堂兩袖清風,沒貪過什麼,今日便把話放在這裡,今日以後,跟東林再無瓜葛,你等也就不要再來找老夫了!”

“至於清丈田畝之事,好啊,那就讓西廠的番子來清查的仔細些,看看能查出些什麼。”說到這裡,高弘圖轉念看着下面不知所措的羣臣們,冷哼說道:

“老夫行的正,坐得直!何況南都六部本就鮮少有什麼事務可做,於國朝而言,徒增損耗而已,反倒不如聖上所說,撤銷了來的省心!”

“衆位,請回吧,今日老夫就要將辭呈遞上去,無官一身輕,一介草民,怕是幫不到大家了,管家,送客!”

管家聞言趕緊上前,恭恭敬敬說道:“諸位大人,請吧!”

衆人出了高府以後,都是面面相抵,不知如何是好,這時候阮大鋮又站出來,一臉奸相的說道:

“衆位大人,聽我一眼,高閣老其實已經給諸位指明瞭路,就看大家敢不敢走了。”

“你這是什麼話!姓高的把話都說的如此絕情,又能指出什麼明路?”

“正是,哼,這次怕這次南京六部真的要裁撤了!”

阮大鋮不動聲色繼續道:“那下官就把話挑明瞭說,陛下對東林黨不可謂不絕情,高閣老當衆宣佈退出東林,實是搏取聖上歡心之舉。”

“至於上呈請辭,這更是爲衆位指出的出路啊。”

這時候,詹事府少詹事李呈祥嗯了一聲,好像忽然明白了什麼,衝着高府之內拜呼道:“高閣老這是在教導大家,共同向皇上請辭,以表明心跡。”

“李大人聰慧過人,下官佩服。”阮大鋮微微一笑,以表尊敬。

“說的是,陛下見我等精誠團結,定會爲此感動!”

衆人聽到這話後,也是紛紛被點醒,明白了高弘圖方纔的“良苦用心”,盡數告辭回府準備請辭,事不宜遲,就打算在今晚上呈給皇帝。

......

不久之後,崇禎皇帝看着眼前這些堆積成一個小山的摺子,雖然心中明知這幫文人在想什麼,但仍是卻覺得有些荒唐可笑。

這幫人腦袋裡裝的都是漿糊不成,朕要裁撤,他們都上趕着請辭,朕就會害怕不撤了?

“應天府巡按御史傅景星、兵部左侍郎熊文舉、翰林院庶吉士高顯、詹事府少詹事李呈祥......”除卻這些南京六部以及內外各大衙署的官員以外,其中竟還有不少南直隸其餘州府的官員,例如:“蘇州知府龍少安、揚州知府馬長德、壽州知州李榮......”

除了他們以外,還有一個人的請辭讓崇禎皇帝覺得以外,那就是當今南京內閣大學士、工部尚書高弘圖。

要是你沒記錯,這貨不是支持撤銷南京六部嗎,怎麼忽然間又開始帶着羣臣和朕作對了?

這個人在歷史上爲了明亡攜子絕食而死,的確是個大忠臣,也是個有能力之人,這種人崇禎皇帝不想平白處置了,本想將他調到京師任職,卻沒想到這廝在這個時候犯渾。

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
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