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

鄭、葛二妃既已受了處置,那她們的孃家同樣不能放過,跟着享了這麼多年的福,到清算的時候自然不能走漏了。

好在這兩家就在京師,控制範圍之內,錦衣衛掌印指揮使李若鏈得了皇帝旨意,帶着人就愉快的來了次抄家之行。

當然,看見飛魚服、繡春刀的錦衣衛來了,兩府的僕人們也不敢多做抵抗,一些臥底多年的聽記們紛紛浮出水面,幫着錦衣衛尋找一些密室、暗道什麼的。

有了這些人的相助,李若鏈很快就將兩府翻了個底兒朝天。

“來來來,將這些物件都歸類,什麼是從宮裡流出來的,什麼是從哪裡採購來的,都要標註的明明白白,皇上用得上!”

“還有,府中發現的文書和筆墨都要留存,交到東廠一份備案便是,咱們錦衣衛留着原件!”李若鏈不斷比比劃劃,神采奕奕的喊道。

錦衣衛們在大張旗鼓的抄家,這種事兒雖然在前些年屢見不鮮,但畢竟皇親國戚被查抄還是非常解氣。

百姓們也知道,廠衛出來辦事向來都是有頭有尾,沒什麼事兒一般不會清擾自己,所以膽子大前來圍觀的倒是越來越多。

不光圍觀,這些吃瓜羣衆們也習慣邊看邊指指點點。

一名錦衣衛百戶忽然豎起耳朵,不過他注意到的卻並非周圍百姓竊竊私語,原來是聽見了景陽鐘的五十四響鐘鳴。

衆多錦衣衛放下手中活計,一些圍觀的百姓也望向聲音來處,每人都是一副鄭重其事的模樣,這鐘鳴聲悠遠而長,每一下都像敲在衆人心底。

有人嘆道:“皇上上朝了!”

自永樂年間開始,這口景陽鍾就扮演着召喚歷代文武百官上朝議事的角色,崇禎二十年三月五日這一天的朝議,是崇禎皇帝率軍回京以後舉行的第一次朝議。

說實在的,對這位皇帝的看法,京師乃至京畿一帶的百姓已經完全改觀過來,崇禎朝前十五年天天上朝,有時候甚至一天數次,當時沒人有什麼感覺。

因爲你上再多次,他們該吃不飽飯的還是吃不飽飯,生活該怎麼樣的還是怎麼樣,沒有一丁點兒變化,更有甚的反倒愈來愈差,那你上不上朝又有什麼差別?

現在不是每天上朝,但老百姓卻都盼着上朝,爲什麼,就是因爲他們知道,每當上朝的時候,就是皇帝責問那幫大臣,爲百姓討說法的時候了。

伴隨着鐘鳴聲,文武百官穿着各補子官服,依次序上殿,每到這個時候,老百姓在外頭議論紛紛,可這些大臣們心裡卻在敲鼓。

不知道今日皇帝又會說出什麼驚人之言,又會有誰被處置。

文官守首列是內閣首輔蔣德璟、閣臣馮銓、張爾岐等人,後一些的便是戶部尚書倪元璐等六部堂官,武官、勳戚此時也有了不小的隊伍,爲首的是英國公張世澤、新建伯王先通,後又有城防軍都督董琦等人。

他們大多都是崇禎皇帝近幾年提拔起來的新人,但論起朝中威望,此時儼然已是不低,尤其張世澤,京城勳戚之首的位子無可動搖。

待衆人入殿,當即對着正北朝南端坐着那人叩拜山呼,沒人敢有一丁點兒馬虎,要知道,被這位皇帝隨便找個由頭敲死在殿上的,也不是沒有。

“前些時日鄭妃、葛妃與內廷韓大用的事兒大家都聽說了,朕失去了一個皇子,也有可能是公主,這事兒讓朕想了很久。”

崇禎皇帝的話中帶着倦意,見底下沒人吭聲,便道:“王德化,宣旨吧。”

崇禎皇帝說完,就是靠在龍椅上微眯起來,階下百官從而議論紛紛,這時候見王德化站出來,拿出一份早擬好的聖旨,正兒八經的宣讀道:

“......冊皇貴妃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二帝三王以來,未有家齊而天下不治者也。

朕率是道,以臨萬邦,厥有褒升,必先內德。申錫贊書之美,載揚彤管之華。庸進錫於徽稱,乃克彰於異數。

皇妃哈達氏,柔明而專靜,端懿而惠和,率禮稱詩,實稟貞於茂族;進規退矩,遂冠德於後宮。動則聞環佩之音,居則視箴圖之戒。寵愈加而愈慎,譽益顯而益恭。

副予關睢樂得之心,克謹雞鳴儆戒之道,相成既久,輔助良多,是用度越彝章,進超位序。

茲特以金冊金寶,加封爾爲皇貴妃,於戲!位亞坤儀,峻陟列妃之首;明章婦順,用刑四方之風。

惟仁以進賢,惟敬以相祀,惟謙以崇德,惟善以榮身。上以奉慈闈之歡,下以增椒寢之慶。榮膺顯命,永荷嘉祥。欽哉!”

這道旨意誰都沒想到,傳到後宮的時候,懿安皇后差點沒氣背過去。

你說說,這託婭到底是給皇帝下了什麼藥,犯了這麼大的事兒,沒遭到絲毫懲處,卻反倒是晉封爲貴妃了。

那可是大明皇貴妃啊,自本朝立國以來,可曾有一個蒙古女人做到這個位子上來的?

除了託婭晉封爲皇貴妃的旨意,剩下的倒是有些耐人尋味了,因爲崇禎皇帝沒有對方正化做過重的懲處,內廠提督的職位依然讓他來做,反倒特意提了提方正化如此這般的忠心耿耿。

當這個專門“褒獎”自己的旨意傳到內廠時,卻是讓方正化整個人都變得面色蒼白,說道:“瞧瞧你們幹出的這些事兒,你們這是叫本督去死!”

方正化現在非常後悔,自己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瞞着的事情敗露下來,皇帝若是嚴重處置,還叫他心安,但這麼一來,卻是讓方正化心中老有個梗過不去,所謂伴君如伴虎,大概就是這般。

只要不是傻子,就都能明白,崇禎皇帝對託婭是真的晉升,而對方正化,明面上看是褒獎贊揚,但通篇絲毫實質性獎賞沒有,暗中意味實是打壓和警告。

就在朝中人還在回味這幾道旨意的時候,卻是有一名撫寧衛兵士氣喘吁吁跑到皇極大殿上,直接“噗通”一下跪到地上,打破了所有人的思緒。

這兵士雙手上呈一份急報,口中高喊道:“撫寧衛八百里加急!!”

撫寧衛八百里加急,這話一出,整個朝堂上立即噤聲,百官雖然平日沉迷黨爭和明爭暗鬥,但此時注意還是一下子就從內政轉到了兵禍上。

這個地方距山海關不過數十里,撫寧衛加急,必定是山海關出了什麼亂子。

待崇禎皇帝看過急報之後,冷哼一聲,道:“吳三桂狼子野心,爲了奪關,竟擅殺朕派去守關的參將趙忠和遊擊宋喜,看來眼中早就沒了這個朝廷!”

“這這這,本官早就說過,此人是一匹中山狼!”

“陛下,不能輕易饒了吳三桂!”

在百官聲討中,內閣首輔蔣德璟出來道:“啓奏陛下,吳三桂僭越犯上,請陛下發兵討之!”

兵部尚書朱大典附議道:“山海關重地,豈容此等賊人胡來?陛下還當從速發兵,拿回山海關!”

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四發章推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
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四發章推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