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

儘管劉澤清現在還不知道朝廷爲何要置他於死地,但他卻也不是傻子。

牟文綬兩兄弟還有邱磊,那都是當地人稱的悍將,楊御藩雖然也是個雜號總兵,可卻是名將之後,威嚴比自己也是不逞多讓。

劉澤清有自知之明,他們的部下雖然不多,但起碼也要比自己屬下這些兵油子強多了,平日被壓着不過是因爲自己兵士衆多。

現在這幫人在朝廷一紙詔令下居然盡釋前嫌,聯合起來與自己作對,再加上一幫看熱鬧不嫌事兒大,或者早就與自己有仇有恨的人不斷煽風點火,臨清顯然已經不是久留之地。

時逢亂世,劉澤清清楚地明白一個道理,只要手底下這點兵還在,那便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左良玉就是鮮明的例子,日後自己就算回不來山東,隨隨便便攻下一個地方當個土霸王還是綽綽有餘。

到時候缺錢缺糧了便劫掠一番,若是能有所豐收,還能和左營一樣,越擴越大,直到自成一營,讓朝廷生不出整治自己的心思爲止。

若是運氣好,沒準還能混個爵位留名青史。

想到這裡,劉澤清不經意間露出淫蕩的笑容,似乎已經遇見自己不久之後過着皇帝般的逍遙日子。

不過回到現實之中,看着周圍異常混亂的部下,劉澤清也是氣不打一處來,無可奈何之下,他也只能不斷催促讓他們快些行事。

可現狀卻事與願違,平日幾乎不經任何操訓,由各種流民和兵痞臨時聚攏在一起的劉部突然經歷這種臨時的調動,顯然不是那麼容易。

光召集衆將決定撤往鳳陽,劉澤清便是花費了快一個時辰,更別提還要將命令傳達下去,讓各部聚攏兵馬一塊逃亡。

劉部在臨清一帶駐紮了半年,臨清城被禍害的損失了近三成人口,百姓是又恨又懼,聽說其餘官軍都在朝這裡趕來,更是一股腦的收拾行禮開始逃難。

所以聽見這個消息,高興的實際上只有城內士紳與文官,劉部軍兵慌亂,百姓更是畏官軍如虎,玩兒命般的往城外逃難。

不多時,一名家丁慌慌張張自街邊跑來,邊跑邊喊:“大帥不好了,老爺子那邊兒出事了!”

“你說什麼?”劉澤清聽見這話才忽地想起來,自己家眷還安置在日照,當下便是急切的問道:“我爹我娘他們那兒出什麼事了?”

“老爺子...還有老夫人她們...都被賊人給害了。”那兵士說到一半,已經是泣不成聲。

據這兵士所說,似乎是本地衛所的一個屯駐千總部下忽然發生譁變,在一天夜裡殺了千總,並且趁勢闖進劉府之中。

劉澤清留在日照的家人總共十幾口人,就連老少都沒能倖存。

事已至此,暴跳如雷的劉澤清根本顧不上這兵士是不是在假惺惺的做派,在原地無頭蒼蠅一般的轉來轉去,最後卻也只能憤恨的一腳踹在牆上。

“若讓本帥知道是誰幹的,非要活剮了他!”

事情的發展讓許多人都覺得十分富有戲劇性,朝廷的旨意還沒下來,其它官軍還沒來得及動手,卻是劉部自己的人先亂了起來,將劉澤清家眷屠戮一空還只是其中一件事。

各處劉部的軍兵失去了統一指揮,所作所爲和數年前流竄各地的流賊無異,若不是有其餘效忠朝廷的官軍奉旨清剿,早就是成災成難了。

“日照的參將呢,給本帥叫來!”忽然間,劉澤清好像想到什麼一樣,瞪着血紅的大眼怒吼道。

負責日照一帶的參將被家丁叫來,早就聽說此事的他實際上已經嚇得瑟瑟發抖,不等劉澤清說什麼便開始連連求饒,就是怕憤怒之中的劉澤清會遷怒於自己。

然而這並沒有什麼用,滿心憤懣的劉澤清此時急需一個出氣筒,甚至沒有象徵性的問出幾句話,便是不顧衆人的勸阻,親自動手將這在劉部之中地位不低的參將給砍了,算是出了這口悶氣。

看着滿地的血跡,周圍劉部軍將都是噤若寒蟬,各自大眼瞪小眼,就連被視作親信的家丁隊官都是嚥了下口水,下意識的遠離劉澤清幾步。

......

“哈哈哈,這劉賊是自尋死路,殺得好,殺得好啊!”被軟禁在驛館之中的監察御史黨崇雅聽聞此事當即大笑不已,看樣子似乎十分痛快。

的確,黨崇雅自從被崇禎皇帝從冬暖閣轟出來之後,還是頭一次這麼痛快,感覺到連日以來的胸悶都被髮泄出去,就好像年輕了幾歲一樣。

朝廷整治劉澤清的事在錦衣衛的宣傳之下,如今已經傳遍了整個山東,這些文官自然也是察覺到周圍的風言風語和近日劉部軍兵慌亂的來回調動。

今日更是反常,平日用來監視他們的人都不剩下幾個,官員們都是興奮不已。

“是啊,這次劉賊就算死不成,今後也不會繼續待在山東爲非作歹了,皇上這是替地方除了一大害呀!”

“皇上聖明,我朝之福啊!”

官員們正在議論時,卻忽然見到門外僅剩下的幾個軍兵匆忙跑進小巷子裡,看來也是趁亂逃了。

見此情景,官員們也不知道是發生了什麼事,可膽子卻漸漸大了起來,黨崇雅小心翼翼來到院中,見到街上不少來回逃難的百姓和開始作亂的劉部軍兵,面色大變。

黨崇雅和官員們拉住其中幾個人急切的詢問到底發生了何事,起初的百姓忙着逃難,並不會有人去理他們,直到他們找到一個拉着女兒的婦人時,才聽見更爲振奮人心的消息。

“諸位大人還不知道?”那婦人小心翼翼接過黨崇雅遞來的幾兩碎銀,害怕地說道:

“朝廷的京營快到了,聽說是皇上的旨意,要殺劉澤清呢。”

黨崇雅聞言更是疑惑,趕緊拽住要跑的婦人,繼續問道:“既是皇上下旨殺劉賊,這是替民除害之事,汝等爲何要跑?”

“大人有所不知。”婦人提及此事,也是滿臉的怨恨,說道:“朝廷的官軍向來是一個德行,殺了這個,還有那個,若不趁亂逃走,日後還不是要留在城內受人欺凌!”

“大人見諒,民女是真的要走了。”

望着抱起女兒頭也不回跟隨民衆逃難的婦人,黨崇雅和一種官員都是面容沉重,再也沒有了之前的那種激動之情。

是啊,這婦人所說何嘗不是黨崇雅他們的擔憂之處。

劉澤清驕橫跋扈,在地方上縱兵弄權,但是誰知道殺了劉澤清,會不會再來個張澤清?

這種亂世之下,找一個黃得功、楊御藩這種爲國忠義的將領很難,但左良玉和劉澤清之輩卻遍地都是。

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隨便說說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
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隨便說說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