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

實際上,無論崇禎皇帝任命與否,哈達氏在兀良哈諸部首領的威權都是無可爭議。

雖然最近韃清用武力捧起翁牛特部的遜度棱,但多年以來,哈達氏之勇武皆冠絕朵顏三衛,諸部頭領在心中公認的首領,還是他哈達氏的烏爾邁。

烏爾邁六歲開始就已經開始不配馬鞍騎馬,就算摔的渾身傷痕累累,亦是樂此不疲,八歲開始,烏爾邁開始隨老首領哈達西真南征北討,多半是奉旨從徵明朝在遼東方面的戰爭。

三十四歲的烏爾邁正值壯年,已是兀良哈諸部公認最勇敢的頭領。

草原的法則是弱肉強食,最強者爲王,烏爾邁年僅三十四歲,卻能被諸部公認爲最強,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若向上追溯,哈達氏出自成吉思汗親衛一脈,是最勇敢的戰士,這已經被各部視作有長生天庇佑,再加上骨子裡傳承下來的部分突厥血統,所以每一代哈達氏的子孫都是勇悍異常。

烏爾邁之父哈達西真接受明朝冊封,從未有過什麼邪念,正相反,他的後半生都在率領兀良哈諸部征討建州。

這個情況,一直到薩爾滸之戰後不久哈達西真被阿濟格劈死才停止。

遜度棱年近五十,膽小怕事,所以纔會對韃清言聽計從,這已經讓兀良哈諸部頭領不齒,論武力與膽略,年老氣衰的遜度棱自然沒有一樣比得上二十歲不到便承父衣鉢,繼續率領族人與建州死戰的烏爾邁。

所以,哈達氏的烏爾邁這一跪,既是代表着他繼其父之後重新接受明朝的冊封,也是在某種意義上象徵着兀良哈地區各部再次臣服在大明腳下。

見烏爾邁都是如此,其餘兀良哈諸部也就立刻閉上了嘴,沒什麼話好說,一衆大小頭領直接隨烏爾邁跪成一片,表示重新臣服於大明。

眼前這個場面異常壯觀,一幫子草原莽漢,隨便揮出一拳就能把自己打的滿地找牙,但是如今卻全都在自己的腳下臣服。

此情此景,就連城府極深的馮銓都是難得一笑,不得不說,真是爽快的很。

當然,馮銓也明白這些人不是在跪自己本人,他們是跪自己如今大明朝使臣的身份,是跪站在自己背後的大明天子,是在跪有中興氣象的大明朝。

咳咳兩聲,馮銓把烏爾邁扶起來,笑着說道:“國丈還不快把未來的大明皇妃請出來?聖上對她可是另有旨意。”

“哈哈哈,首領,快把託婭叫出來見見大明的使臣!”

“是啊,今後當了皇妃,可不要忘了咱們這幫人,要在那漢人天子面前多說好話,若是能再往南遷遷可就再好不過了!”

聽着周圍氣氛變得濃烈起來,烏爾邁倒也沒什麼好說,回頭示意一番,便是有一個兀良哈女子跑到內房傳話去了。

馮銓細細聽着這幫人喊的話,卻是冷笑不止。

再往南遷遷?這可真是做他的青天白日大老爺夢呢,俗話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等到把建奴滅了,以咱們皇帝的脾氣,又怎麼可能留着一幫塞外蠻夷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生活?

在馮銓看來,這什麼兀良哈鎮它就是一顆釘子,早晚得冒出頭來給你刺疼了,時下是權宜之計,一旦滅了建奴和流賊,爲了防止釘子冒頭,早晚都是要痛痛快快的拔了才痛快。

馮銓正在冷笑,忽然眼前的捲簾被人掀起,看見眼前這個女子,就連他都是驚的張大了嘴,這美若天仙的,難不成就是那個叫託婭的女子?

“託婭,還不快見過大明的馮大學士!”烏爾邁招招手示意自己女兒過來,領着她到馮銓面前說道。

馮銓還沒反應過來,他實在是沒想到,世間竟然有這麼完美的女子。

在一衆兀良哈頭領看來,哈達託婭生在勇武的哈達氏中,就像是長生天的神意一般,如同草原上一隻美麗的幼鷹,正在躍躍欲試的張開翅膀,想要一舉衝破天際。

能娶她的男人,非得是草原上最勇敢的漢子不可。

在馮銓看來,這哈達託婭美的地方其實就是她渾身上下那種後宮妃嬪所沒有的異域氣息。

仔細來看,哈達託婭的身材不是最完美的,她的皮膚也沒有後宮許多妃嬪那般雪白,但她身上穿着天藍色的勁裝,腳上踏着白藍色馬靴,走動時卻像是踩着白雲。

這樣一個女子,渾身上下處處都透着活潑與朝氣,這正是枯燥乏味的後宮所缺少的。

“哈達託婭,見過馮大人了!”她學中原漢人武夫衝馮銓行了一個抱拳禮,見眼前這位大學士沒有變化,又是納悶的問道:

“馮大人?”

直愣愣的馮銓直到託婭說了第二遍纔是反應過來,趕緊擺手大笑以掩蓋自己心中的尷尬,咳咳說道:“我們大明未來的皇妃就是不一般,端是個草原上的美女。”

“爹,這是怎麼回事,什麼未來的皇妃?”哈達託婭臉上的笑容頓時消失,用責備的目光去問烏爾邁,見烏爾邁不吭聲,便去問周圍那些各部頭領。

“不知道不知道。”

“別看俺,按怎麼知道是怎麼回事兒?”

馮銓見到這一幕,心道也是奇了怪了,這一個個孔武有力的漢子,怎麼面對託婭一個弱女子個個害怕的像要命一樣?

忽然間,想到什麼的馮銓有些擔心起來,若是咱們皇上被她欺負了怎麼辦。

馮銓不敢再繼續往下想,這要是堂堂大明朝的皇帝被一個兀良哈女子給訓成了妻管嚴,那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爲了防止這個可能性,看來自己回去的路上得給薊鎮的黃得功去一封信,讓他帶着那些兵將來打着迎接的名頭,讓這哈達託婭見識見識我們中原漢人的武力。

“爹,我不要做什麼皇妃,不是說好了,要我嫁給烏齊葉特部的卓錫嗎?”

“你過來!”這要是在兀良哈本部內倒也罷了,關鍵馮銓還站在前面等着回話,烏爾邁被自己女兒頂撞,當即也是把臉沉下來拉着她走到一側。

不知這對父女倆說了什麼,哈達託婭氣鼓鼓的回來之後倒是一個不字也不再說,表示默許下來。

見到如此,馮銓也是笑了笑,上前正色說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維崇禎十八年平七月,爾兀良哈鎮守將軍烏爾邁之女,性淑養德,勤勉恭順。着即冊封爲柔妃,剋期於八月初前進內!欽此。”

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四章:以毒攻毒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三十八章:新軍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
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四章:以毒攻毒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三十八章:新軍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