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

取得開封府和汝寧府的控制權以後,英國公張世澤和山東總兵牟文綬,分別自榮陽、西平進軍,由東、南兩個方向,對聚攏在宜陽的郝搖旗一部殘餘大順軍形成合圍之勢。

首先就是南陽府的戰事,這一帶李自成也留有將領和地方官鎮守,但並非是什麼名將,也沒有太多兵馬,只有幾萬人而已。

聽聞朝廷大軍來臨,並且全殲了張能,此地的大順留守將軍擊殺李自成佈置在這裡的節度使,扯旗歸順了朝廷。

南陽一帶,只有鄧州的大順軍還在頑抗,但是很快,牟文綬率領山東軍進剿,擊潰了該部流寇,將整個南陽府重新納入大明版圖。

收復南陽以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儘快與張世澤的京軍會是。

大約在崇禎二十一年的六月初,張世澤與牟文綬在宜陽縣勝利會師,郝搖旗督兵出戰,被牟文綬部下的部將周世錫擊潰。

在合圍宜陽的時間之內,還有一件事要做,便是派快馬前往汝州、河間府境內,招降地方,肅清殘餘流賊勢力。

肅清地方的任務,交給了援剿過來的居庸關、保定等處其它地方明軍,張世澤和牟文綬一面派重兵環城,又一面對城中順將不斷招攬,好言好語。

六月初五,郝搖旗部將,大順果毅將軍焦言等三人經受不住誘惑,計殺郝搖旗,提着他的我腦袋,率數萬大順軍開城投降。

至此,河南全境光復。

後來,爲正法三軍,張世澤下令殺焦言等三人,傳首河南,他又將宜陽投降的大順軍之中老弱解散,盡數發回原籍重新編戶入冊。

餘的青壯還是老樣子處理,有的回家務農,大多數被分散發往全國各地,當兵的、幫工的都有不少。

拿下河南後不久傳來消息,崇禎皇帝御駕親征,潼關已在官軍之手。

張世澤留在河南穩定地方,牟文綬則與其分兵,率山東軍自洛南入陝,迅速逼近僞順政權的心臟——“西安”。

另一方面,接到河南全境丟失,官軍正從兩個方向進逼而來,李自成吐出一口老血,當即不省人事。

不過他在醒過來的時候,還是很果斷而堅決的下達了全面放棄陝西的指令,照他的意思,大順軍主力將取道商洛進入湖廣,再圖後事。

李自成這條命令下達之後,本來因官軍大兵壓境二人心惶惶的大順文武們,更都是一瞬失去了主心骨。

主子又要跑路了,自己怎麼辦?

李自成率領主力撤出西安之後,堵胤錫率軍在後一路掩殺,追殺了大約幾十裡的距離,斬首數以萬計,俘獲衣甲、輜重更是無計。

最後在商州一帶,堵胤錫的五省聯軍與堵胤錫的山東軍勝利會師,形成一支多達二十餘萬的明軍主力。

這支主力軍隊追着李自成的屁股一路攆着走,但令人疑惑的是,他們追的陣勢大,但一點也不急,直到把李自成逼入商洛山爲止,就不再追擊了。

接下來去幹什麼,堵胤錫留下一部分兵馬封住李自成再出來的路,實際上這貨被打成落湯雞,也壓根不會想再回來了。

餘的兵馬則分散到陝西各處,比如牟文綬的山東軍,也分成幾個部分,向洛川、漢陽一帶進發。

不得不說,堵胤錫的猜測很正確,大順的腹地着實太空虛了,尤其是李自成帶着主力撤走以後,餘的根本沒有組織起像樣的抵抗。

到了六月底的時候,潼關之戰結束不過也就半個多月的時間,延安、洛川、靈州、臨洮、洮州、榆林等處都被官軍拿下。

這些地方的順軍幾無抵抗,紛至沓來的,都是屈膝投降。

世人皆知,陝西四鎮是除西安以外,最主要的地區,在餘的明軍進行陝西各地收復工作時,堵胤錫率禁軍親自負責對這四個軍鎮的工作。

即便是這四個軍鎮,固原、延綏、甘肅也已全部光復,唯有寧夏一鎮的大順軍聯合當地土司還在負隅頑抗,妄圖憑藉地勢之利,抗衡朝廷天軍。

該地留守的果毅將軍田虎,聯合當地土蠻酋長吳忠,假意歸順,實則暗地備戰。

六月二十六日,率部前去接收寧夏鎮歸降的巴東總兵王學詩在紅寺堡遭到流寇與土蠻軍的伏擊。

後戰報傳來,巴東總兵王學詩力戰死,該部明軍一萬八千餘人無一生還,王學詩的首級還被土蠻酋長吳忠掛在樑上炫耀。

消息傳到西安,崇禎皇帝震怒,增派山東軍入寧夏,並下諭旨,讓馬進忠等部儘快援剿,對那些頑抗的土蠻酋長不予姑息。

七月初三,山東總兵牟文綬攻克紅寺堡,斬殺土蠻酋長高沙。

同日,密雲總兵馬進忠三戰三捷,連克永康、宣和、鎮羅三堡,三地土蠻酋長高銀、劉羅、宋清均死於亂軍之中。

七月初五,馬進忠與牟文綬合兵一處,四戰四捷,殲滅土蠻部落十餘個,殺酋長及王子二十餘人。

五日之後,官軍進圍寧夏鎮城。

土蠻酋長吳忠殺大順留守將軍田虎,提頭在城頭投降,但是這一提議被馬進忠及牟文綬以聖旨爲由堅辭拒絕。

當日,官軍開始總攻。

官軍以重炮環城,實施連續不絕的火力壓制,兩個時辰之後,城池西南角落被轟開缺口,官軍將士魚貫而入,遂克寧夏鎮城。

土蠻大酋長吳忠死於牟文綬部將周世錫手中,城中聚齊的土蠻部落及酋長,都被全部殲滅得一乾二淨。

堵胤錫傳來軍令,寧夏進攻戰以山東軍將領周世錫爲首功。

此後,馬進忠留守寧夏,負責寧夏鎮內的殘餘清剿,牟文綬則率山東軍向下,支持餘部明軍進行整個陝西的收復和平亂。

現在的陝西,寧夏被迅速平定之後,更是風聲鶴唳,牟文綬下去以後,最多的工作就是對各地流民、百姓的安撫,就算偶有戰事,也是地方上出現了一些小亂子,兵至即平。

在此期間,官軍對整個陝西累積多年的豪強結寨、山匪聚衆,都進行了徹底的清除和剿滅。

因爲一切都有崇禎皇帝在陝西坐鎮,所以即便是清剿豪強的過程中,也並未遇到太多阻力。

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
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