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

掌刑千戶李有德全副武裝,握着腰間雙刀的把手,一邊指指點點一邊喊道:

“快快快,你們封鎖西條街!你們去北柳街看着,你們去棋牌街看住客棧那邊,若是有甚麼犯人從後門和窗沿跳下來,跟緊了,問仔細後看情況捉拿。”

“雖說寧完我是城防軍負責,可廠公卻也說了,咱們東廠也得替人看着,不然萬一逃了,陛下那邊兒交待不過去!”

“是!”

番子們齊齊應聲,也不多問,跳出大門便是馬不停蹄的奔赴各處。

就在城防軍兵士奉旨前往大腳超市捉拿寧完我的同一時間,位於東華門外的東廠總署也是動作起來,起碼十幾隊番子喊叫着跑出來奔向不同方向,顯然也是去捉拿犯人了。

如此衆多的番子同時動作,可是讓不少吃瓜羣衆因此興奮不已。

若是多年以前,東廠番子如此大張旗鼓的出動,衆人躲之不及,畢竟廠衛兇名赫赫,誰知道他們又是迫害哪個文人士子和小老百姓去了。

可現在京城的百姓們幾乎人手一份報紙,對於東林士子那些表面功夫心裡都有了數,也知道這些廠衛每次出動都是有目的而去,並不會騷擾街鄰。

久而久之,膽子也就大了起來。

街道邊的一處露天茶館裡坐滿了閒來無事的各色人等,看見此情此景,不少人都是興致勃勃的談論起來,反正不說關於皇帝和廠衛的壞話,也不會被抓,沒甚麼好怕。

果不其然,番子們面色急促,出來的人雖然多,但每經過一個道口便會分出不少小隊鑽進去,越往後,在主幹街上跑動的番子也就愈發少了起來。

“哎你說,這些番子又是去抓誰了?”一個小二見一桌茶客離開,趕緊過去擦桌子,邊擦邊問道。

“你還沒摸透當今朝廷的三廠一衛?若出動的是東廠,西廠和內行廠,那便說明這次的要抓的欽犯是朝中官員,可若出動的是錦衣衛,那事可就大了,一般都是勳戚和王公哪!”

聞言,一名書生模樣的小生笑着說道。

“這位看起來像是讀書人,可有件事您卻說錯了,去年抓成國公侄子那事兒小廝可還記着,那次出動的便是這東廠。”小二擦好了桌子,趕緊爲顧客免費上一杯清茶解渴,然後說道。

“在下家父是夏允彝,曾做過福建長樂縣的縣令。”不待這書生說完,小二和周圍不少人都是轉過頭來,驚訝道:

“夏大人是個好官!”

“是啊,的確是個好官,當今陛下如此聖明,爲何不將他召回入京,豈不比那些‘清流’之士坐朝要好許多?”

說話的是個漢子,手中拿着一份剛出爐的報紙,對那些尸位素餐的文人更加嫉恨,夏完淳聞言也是擺手笑道:

“這位兄弟說話很有意思,家父辭官便是巡撫大人也曾挽留,奈何祖母病逝,忠孝不能兩全。”說着,夏完淳神色黯淡下來,顯然是想起了某些事。

那漢子笑了幾聲,也道可惜了夏大人好官做不城,壞官卻滿天下都是。

另外一名士子舉起茶杯,笑着說道:

“夏兄所言極是,朝中清流雖很大一部分是污穢之人,然內中如倪元璐等真正的清士卻也不少,當今皇上都是委以重任,由此可見,皇上是因才任用,並非傳聞中那般不堪。”

“正是,當今天子如此聖明,竟也有人以下犯上,污衊龍顏,死一萬遍都不爲過。”提及此事,夏完淳也有些氣憤,說着又問道:

“不知兄臺高姓大名,來自何方?”

“哦,失禮失禮。”那士子趕緊起身行禮,彎身說道:“在下姓瞿名昌文,家父也曾入朝爲官,如此算來,你我二人當真是有緣。”

聞言,夏完淳也是驚訝不已,連忙起身還禮,說道:“原是忠臣之後,百聞不如一見,幸會幸會。”

瞿昌文笑了笑,拉着夏完淳坐下,殷切問道:“夏兄此次入京,也是準備明年春季的會試?”

“正是。”

一個名士之後,一個忠臣之後,夏完淳與瞿昌文相見如故,一談便是大半天,最後兩人決定結伴而行,互相也好有個照應,。

正打算離開茶館尋個客棧的時候,卻忽然聽聞遠處傳來一陣喧鬧聲,夏完淳有些耐不住性子,立馬起身到處去看,詢問道:

“小二,這是又出了什麼事?”

“兩位是外地的,還不知道,自去年開始,每回殺頭的時候,各廠衛衙門都要搞這麼一出,說是戴罪遊街,讓咱們知道知道這些人犯都長甚麼模樣!”

“嘿,你們還別說,自打朝廷將砍頭的地方換城菜市口,咱們這茶館也算是起死回生了,老是有一些大戶人家包館只爲了看砍頭,老闆都樂的合不攏嘴。”

“這麼稀奇。”瞿昌文起先沒反應過來,過了一會纔是問道:“小二,若是在下沒記錯,從前行刑都是在棋牌街,各州府至今還是如此,京城怎生的卻換到菜市口去了?”

那店小二腦袋搖的撥浪鼓一般,連聲說道:

“這種事兒還得皇帝和幾位督公閣老才清楚,俺們小老百姓平日聽的都是市井之言,也聽不到這個層面上去。”說着,店小二賊兮兮又道:

“不過話說回來,菜市口砍頭有在菜市口砍頭的好處,若是在棋牌街,咱們小民是不會去的,平日裡這菜市口倒常來,所以每次砍頭都能圍得水泄不通。”

“原來如此。”瞿昌文想起臨行前自己爹對自己的千叮嚀萬囑咐,也是喃喃着點頭。

正說着,喧鬧聲越來越近,卻是一幫東廠和順天府衙門的人押着四個人走過來,夏完淳一看,頓時瞪大了眼睛,這些人雖然有些他沒見過,但其中有兩個還是很熟的。

看夏完淳和瞿昌文驚訝的臉色,小二還以外他們不知道都是誰,心道畢竟是外地來的,就算是讀書人,也還是對京城的事情不甚瞭解,便張口解釋道:

“這被押在最前頭的可有來頭了,那是當今幾個閣老之一,喚做劉正宗,後頭那幾個也不是小角色,都是俺們平日接觸不到的大官,這次犯了事兒,明日一早便要拉到菜市口砍頭。”

其實看這些平日高高在上的大官因爲各種事兒被行刑,周圍百姓心裡有不少人還是非常歡樂的,讓你們搜刮民脂民膏,這下好,遭報應了。

“那是宋先生,在下曾記得,當今陛下還在前些年稱他‘品能鑄古,才用袞今’,如今發生這種事,會不會是番子陷害?’”

“兩位,這話可不能亂說。”店小二一下變得緊張兮兮,附耳說道:“平日裡說說還行,眼前就是滿大街的番子,你們要說可就得到外頭去說了,不然出了事情,老闆責問下來,小的可擔待不起。”

小二說翻臉就翻臉,正是表明瞭如今廠衛威名的深入人心,夏完淳有些氣不過,當即便要出去求情,卻被瞿昌文死死拉住。

“夏兄留步,宋先生犯的是誅九族的大罪!這種事兒,陛下怎麼可能只聽信東廠一家之言?定是錦衣衛也如此上報,纔會造成這種結果。”

“那你來告訴我,宋先生能犯什麼大罪,至於誅殺九族?”夏完淳平日聽慣了宋之普和他老爹兩人的名聲,還有些沒轉過來。

“私通建虜,罪大惡極呀!”

“這怎麼可能!會不會是番子和錦衣衛聯手陷害忠良?”夏完淳頹然坐下來,看着面無血色的宋之普,又不死心的問道。

“你就別瞎猜了,去年陛下在京師一次砍了幾百顆頭,要說其中沒有冤枉的,你信?”瞿昌文說着,冷笑幾聲,又道:

“不過這批人畢竟也是自作孽、不可活,跟着主家享福,主家落難的時候,自然也要把性命留下。再者說了,他們不留下性命,你我如何上位登朝?”

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完結感言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
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完結感言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