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

劉宗敏是個二愣子,前幾天還喊着要學關雲長掛印,帶上幾個小老婆回鄉種地,這次就又變了口風,要帶兵出去北上了。

李自成對他不是很信任,當然也不得不委以重任,劉宗敏部下和自己本部人數不相上下,平日也從沒交過皇上,都是一大哥相稱,實際上算是平起平坐。

高一功素是衆將之中比較沉穩的,就連他都如此說法,李自成也有些意動。

不過說實在的,他對崇禎皇帝遣使來特意的羞辱,不算是很在意,畢竟從前自己就是驛站的驛卒,直到現在他也不是很想當皇帝,做個西北王,能在故鄉陝西受人敬仰,這就已經很令他滿足了。

“都靜一靜,聽闖王說話。”

見到李自成似有話說的神情,牛金星連忙上前比比劃劃的道,其實很多人都已經對他沒什麼好感,劉宗敏更是瞪了這廝一眼。

迫於李自成的威嚴,周圍還是逐漸安靜下來。

“我大順制內,近來可有發生什麼大事?”李自成沒有直接說發不發兵,只是模棱兩可的詢問道。

牛金星聞言,自然率先而出,道:“回稟闖王,去年武威將軍謝應龍在漢川大敗左良玉,但是今年初,死於漢川地界的豪紳大戶之手,據說...是在睡夢中被女子戳破了喉嚨而死......”

“這等大事,你爲何才報!?”

李自成很吃驚,“這謝應龍,不聽從朕的號令,死在女人肚皮上,也是命裡該絕,只可惜了漢川一帶,如今是誰人鎮守?”

其餘的大順衆人同樣吃驚,誰都沒想到,一向驍勇敢戰的謝應龍,就連左良玉的五十萬大軍都能一舉擊潰,如今卻被一個女人刺死,實在是莫大的諷刺。

不過除此之外,李自成的第一反應也是令不少人心寒,死了個大將,闖王居然說他“命裡該絕”,難道就只因爲謝應龍是汝候劉宗敏的部下嗎?

想到這裡,劉宗敏顯然面色有異動。

“如今鎮守在漢川的,是寧陵子田虎,不過他比謝應龍更暴躁,據說已經搞得不少百姓家破人亡,漢川一帶,咱們大順軍的名聲算是被搞臭了。”

高一功皺了皺眉,說道。

聽見這話,李自成有些難辦了。

這田虎是自己義侄,對自己也非常忠誠,時常爲了自己而頂撞劉宗敏,他鎮守漢川,足以令劉宗敏忌憚,但是這小子的的確確有些暴躁。

想了想,李自成道:“田虎畢竟於我大順有大功,高一功,你去親自督促一番,告訴他莫要傷害百姓,損了我大順的名聲。”

高一功有些失望,不過還是點點頭。

“那個背叛我大順的張鼐了,如今是任職何處?”李自成問道。

提起這事兒,許多大順軍將都是將頭一低,李過義憤填膺的道:“不提他還好,一提小爺我就氣不打一處來。這小子在朝廷立了大功,現如今已是永平總兵了,還加封了撫寧衛指揮使的官身,如今可是光宗耀祖了!”

“光宗耀祖,在咱們大順做官就不是光宗耀祖了?哪兒來的破說法!”李自成有些惱怒,當即訓斥過去。

不得不說,李自成的威嚴還是挺足,李過見他不高興,一下子就蔫了,低着頭不再說話,只聽李自成冷哼幾聲道:“朝廷如今不過是迴光返照,陳奇瑜那邊兒有什麼動向嗎?”

田見秀說道:“回闖王,朝廷發了東征吳三桂的檄文之後,老不死的陳奇瑜便調動西北大營兵馬,在平陽府、寧山衛一帶佈置了重兵,像是有意防着我軍出關!”

“闖王,我有一事不解,這陳奇瑜本人在臨汾坐鎮,但官軍的輜重糧草卻全都堆放在太原,不知到底是在安什麼心,不得不防。”李過忽然又道。

“這還不簡單?”牛金星切了一聲,說道:“臨汾此處乃四戰之地,又是運河途經,北臨汾州,東抵潞州、寧山,南可察我大順制內潼關。”

他搖着諸葛亮牌羽扇,搖頭晃腦的說:

“雖然兇險,但卻能審時度勢,隨時從太原向整個山西運送糧草軍械,甚至兵馬也可乘船順河上下,置之死地而後生,闖王,陳奇瑜這是在誘我大順軍深入犯陷,或許臨汾一帶,此時早已佈下重兵!”

“你說這麼多屁話,到底還是不叫我大哥出兵,好,你們不去,我去!”劉宗敏性子急躁,又十分厭煩牛大炮,幾句話不對付,直接轉身走人。

李自成藏住眼中殺機,看似十分無奈的笑了笑,說道:“既然汝候執意要去,那朕倒是也拒絕不得。”

“高一功去漢川的時候帶上兵馬,幫助田虎屯守漢川,防左良玉北上,先以平定漢川官紳作亂爲主,若是有可能的話,奪下武昌最好不過。”

“袁宗第親自去一趟四川,帶上朕的一封書信,就說朕邀張獻忠出川,共擊暴明,待攻取京師,雙分天下!”

“汝候率部北上同陳奇瑜主力接站以後,田見秀你便帶本部兵馬渡河出潼關,猛攻澤州,聲勢造的愈大愈好,最好將陳奇瑜的兵馬吸引到澤州來,若大批官軍圍剿,速退回關,不得戀戰。”

“至於朕,則會在西安聚集兵馬,靜觀戰局,從容調度。”

......

幾日之後,四川成都大西皇宮,張獻忠看着手上所謂李闖王的親筆書信,覺得有些好笑,向下面問道:

“你們說說,這是他李自成的親筆書信嗎,什麼時候,他也能將字寫的如此規整漂亮了?”

“必定不是。”李定國(張定國)斬釘截鐵的說道:“宋獻策已經背棄李自成,如今怕是正在歸往朝廷的路上,這封書信,定然是那狗頭軍師牛金星所寫。”

“牛金星此人如何,若吸納如本王帳下怎樣?”張獻忠對自己這個義子十分喜愛,轉頭說道。

“此人性情好妒,又愛財好色,至於能力嘛,倒是有那麼一點,但是不多。”

“每有文人能力高過他,他便是想方設法的將其逼走,由此好獨佔那大順朝廷丞相的位置,依我看,此人留在李闖帳下,對我大西只有助力。”

聽了李定國所說,張獻忠點點頭,再對牛金星沒有半點興趣,轉頭又問道:“既然如此,定國尚且說說李自成邀本王出川,究竟是何用意,又該不該去?”

李定國沉下心緒,過一會才道:

“該去!最好是放下秦良玉和曾英那幫人,直接出川,與高一功先擊潰了武昌的左良玉,然後將武昌交給高一功,咱們大西軍直接北上。”

“朝廷此番爲了征討吳三桂,必定將將京畿一帶兵馬抽調一空,全都調去征討吳三桂,只要破了真定、保定,京師便如探囊取物!”

“好,既然如此,本王這便調集全國兵馬,誓要一句破襲京師!”

張獻忠哈哈大笑幾聲,直接揮手下令。

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隨便說說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
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隨便說說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