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書評 (4)

最重要的是,它能讓你重新審視這世界。當我讀完這本書,再也不能“正常”地看待各種動物了。我眨眼睛時,會想,哇哦,說不定寄居在我睫毛囊裡的蟎蟲們正在開派對,上演一部《3D肉蒲團》呢。當我吃魚時,會猜測,盤子裡這傢伙不會剛剛處理完大奶和二奶的矛盾就不幸被網住了吧?我也不再那麼討厭老鼠,畢竟有幾種老鼠是生物界罕見的感情專一的,比如加州鼠,雄性不管髮妻多老多醜,都絕對不會嫌棄她,百分之百從一而終。如果動物界一定要拍韓劇,搞不好只有加州鼠有資格演男主角。本來覺得鷹類長得挺邪惡的,可是黑兀鷹超級正經,堅持性行爲具有私密性,應該在鳥巢中進行,如果有同類敢在公衆場合****,絕對會遭到暴打。這麼有道德感,怎麼還沒上《藝術人生》啊?一向覺得天真爛漫的企鵝,其實業餘愛好是搞gay。有種阿德利企鵝,小攻和小受亂搞之前還要互相鞠躬。要不要寫一本以企鵝爲主角的小說呢?我很糾結。

對了,我的一個男閨蜜買了這本書,準備給兩歲兒子當每晚的童話書讀。呃,新一代蠟筆小新就要出道了。還有比泡妞的時候開場白是“你知道某種蘑菇有2000種性別”更酷的嗎?如果這小子以後拿諾貝爾生物學獎,我要不要在50高齡,作爲獲獎者的遠程家屬,穿低胸裝出席呢?

馮內古特《冠軍早餐/囚鳥》

在書裡畫屁眼的老流氓

馮內古特絕對不是神經病。

神經病都比他瘋得輕。

他只是個很有萌點的老流氓。

83歲高齡,他接受《滾石》雜誌採訪,揚言要把美國布朗和威廉森菸草公司(美國第三大煙草公司)告上法庭,因爲對方在煙盒上明文標註香菸可以致命,但他從十二歲開始抽菸,至今還他媽的活着。“騙人的雜種們,他們的煙屁用都不管。”

這個老妖怪,寫《冠軍早餐》,一上來就畫了個屁眼。

不要問“爲什麼一本小說裡要穿插作家本人的亂塗亂畫”這種蠢問題。人家馮內古特是寫給外星人看的,不介紹人類屁眼的形狀,那該有多失禮!他還用幼稚園水準的插畫,貼心地給外星人讀者介紹了甲殼蟲、火烈鳥、手槍、納粹圖案、蛇、分子結構、電椅、墓碑以及毛茸茸的都長什麼樣子。

與整本書短路、瘋癲、東拉西扯、橫七豎八的寫作方式、邏輯走向和句式結構相比,這些插畫都顯得挺靠譜了。

這本書到底寫的什麼故事呢?只有瘋子纔會問另一個瘋子寫的是什麼。

如果非要說,那就是一個準備瘋的瘋子和一個已經瘋了的瘋子見面的故事。準備瘋的傢伙叫德威恩,有錢的汽車經銷商,妻子自殺了,不太記得自己是不是有個兒子,有時跟情人會打她。他遇上了一個叫屈魯特的科幻小說家。作爲小說家,屈魯特最大優勢是讀者極少,以及文字和插圖毫無瓜葛。比如,他寫一個科學家用雞湯克隆了一堆孩子,邀請鄰居來分享他的驕傲和幸福,他舉行集體洗禮,一次多達100多個嬰兒。他以一個愛家的人出了名。他的國家很聰明,立法禁止未婚者擁有雞湯。這本書的插圖是幾個白人婦女在給同一個黑人男子的模糊照片。屈魯特寫了本《車輪上的瘟疫》,書商在封面鄭重做出承諾,內有女人。

小說前半段,這兩個神經病分別幹着蠢事,配角們連醬油都打得莫名其妙,單是這一點就能把邏輯控讀者一口氣逼瘋。

馮內古特很負責的,糊弄不過去時,就用“Andsoon”對付一下。

好在兩位主角終於見面了。讀者們好歹理出了那麼一丁點頭緒。

這時,作者本人死不要臉地出場了。

他在自己創造的酒吧點了一杯雞尾酒。並且心安理得地和自己對話:

“你在寫的這本書太糟了。”我對自己說。

“我知道。”我說。

又有一批讀者崩潰了。

於是,馮內古特從善如流地製造了一些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常規的戲劇衝突。德威恩花十分鐘讀了屈魯特的一本科幻小說。小說的中心思想是,所有人都是機器。“你的父母是打仗的機器,自憐自愛的機器。你的母親經程序排定要大罵你的父親,因爲他是個不靈的造錢機器;而你的父親經程序排定要大罵她,因爲她是個不靈的管家機器。他們的程序排定他們要互相痛罵,因爲他們是不靈的的機器。於是你父親的程序排定他要離家出走,砰地關上了門。這使你母親成了一臺哭泣的機器。你父親會到酒店去,同其它幾個喝酒的機器喝個爛醉。然後這些喝酒機器又會到一家妓院裡去,租用操**機器。接着你父親拖着身子回家,成了一臺道歉機器。你母親成爲一臺十分緩慢的原諒機器……”

在這一大坨富含哲理的鬼話的幫助下,德威恩終於成功地瘋了!道具組,麻煩來點菸花,謝謝!

在衆多發瘋模式中,馮內古特爲德威恩選定了具有中國城管風格的一種,那就是,揍人。他把小說後半段出現的人物一視同仁地揍了一頓,連揍十一個。馮內古特宣佈“這本書不是那種在結尾中大家都得到了應得的報應的書”,然後他就拉着被咬掉一節指尖的屈魯特談理想談人生了。

Andsoon。

你沒看錯,這就是一本四不像五馬分屍的書。馮內古特是一位很懂規矩的人,這樣他就可以完全不按規矩來了。偉大的書,作者要隱蔽,要假裝自己不存在,馮內古特不僅強行插入,還在裡面玩得挺high,讀者剛一頭扎進故事又被硬生生地拽出來,他還時不時配個評論音軌,發佈一些跟情節完全無關的感慨,並且讓他的人物們全部神經兮兮、瘋話連篇:

我就是靠講這樣沒有禮貌的粗話來謀生的。

大多數國家沒有什麼大錢。許多國家甚至不再適宜居住。它們人口太多,而空間不夠。什麼之前的東西,它們都已賣了,再也沒有什麼可以吃了,而它們的人民仍操個不停。孩子就是那樣操出來的。

像大多數科幻小說作家一樣,屈魯特對於科學幾乎一無所知。

密德蘭市是宇宙的屁眼。

啊,忘了說,在書的後半段,馮內古特還給笨蛋讀者來個友情提醒:“現在該出現這本書的精神了。”

這基本上算節制的了。這個該死的劇透狂,他寫的《五號屠場》,更是情節控的噩夢。序言裡就直接預告了這本書開頭寫什麼,接下來怎麼發展,結尾是什麼。?他直接跟你說,是這樣的,都死了,所有人都活活燒死了。看不看隨便你。懸念、伏筆、意外這些東西都成了狗屎,馮內古特根本不屑一顧。

一個大學時念化學、拿了人類學碩士的淵博的老流氓,有的是資本耍任性。一般作家被問及最滿意自己哪部作品,都裝B地說“下一部”,馮內古特乾脆給自己所有作品打分,他給《冠軍早餐》打了C,給《囚鳥》打了A——關於這個打分,我倒是很想找他談談,這什麼意識形態,這什麼審美觀?世界上還缺一本像《囚鳥》一樣的偉大而正經的小說麼?這還是我愛的那個老混蛋麼?當初愛上他,是因爲看了他的《沒有國家的人》,這是他高調宣佈封筆之後的第一部作品。在那本書裡,我瞬間就被一句話擊中了:“我認爲,任何沒有讀過《奧爾河橋的一次事件》的人都是笨蛋。”他粗暴地把我歸類爲笨蛋,這知遇之情,直教人以身相許。

是的,馮內古特就是一個刻薄鬼。他什麼都看不慣,逮誰罵誰。之所以擅長講笑話,是因爲他患有抑鬱症(抑鬱症病人都是幽默大師,詳情還可參見崔永元)。馮內古特幾次自殺未遂,被救活還很慚愧,表示自殺這活兒他沒幹好。

他用戲謔來表達悲憤,用瘋癲來對抗“正常”。他把對這個社會的反思、對命運的悲憫,都隱蔽在語無倫次的敘述之下和荒誕不經的情節之中。不然你試試,反覆讀他寫的那些笑話,讀上10遍,你會覺得有些搞笑的句子其實很苦逼。比如他在《貓的搖籃》裡,寫某人填表格,在“業餘活動”一欄裡寫上“活着”,而在“主要職業”裡填了“死亡”。

2007年,84歲的馮內古特在家裡因意外摔傷去世,本來他理想中的死亡方式是在乞力馬扎羅山脈死於飛機失事——估計死前,上帝跟他說了,一開始他就設定了馮內古特這臺胡說八道機器的死亡方案是摔死,懶得改。

任性比賽中,上帝贏了。也對,任性都不能,當上帝還有什麼意思?

馮內古特死了,美國人如喪考妣。美國人愛他,主要是因爲他特別擅長罵美國、罵政府、罵總統,把鍼砭時弊的文章寫得古靈精怪又刀刀見血,活像一個深刻版韓寒。

讓一個靠罵自己國家的人獲得巨大聲譽並罵罵咧咧地活到了84歲,沒坐牢也沒封殺,美國政府官員真沒尊嚴,都不怕中國同行罵他們無能。

東野圭吾《怪笑小說》

又不是推理小說,誰在乎屍體啊

推薦東野圭吾的最重要原因,是這廝宣佈再也不授權中文版權了——據說是看到網上商店大肆販賣東野圭吾全集電子版(中文簡體版加繁體版)之後,被深深地激怒了。

哎,這不是逼我們理直氣壯看盜版了麼。只要你還寫,只要你還出版,自然有日本推理翻譯組勤勞勇敢地轉譯成中文,第一時間給嗷嗷待哺的東飯共享。還是免費的喲,親。

比賽潑皮無賴,我們中國人什麼時候輸過。

東野君這一任性,白白損失掉一年幾百萬的版稅,就算你娃不差錢,又何必便宜了推理界其他幾位競爭對手,島田莊司、京極夏彥、乙一、伊阪幸太郎之流,完全不符合你的小說倡導的陰暗、惡毒的價值觀啊,親!

要知道,我讀這本《怪笑小說》時,是多麼深情地謳歌東野君:靠,這廝也太齷齪了!重點是,他還那麼耐心細緻、底氣十足地爲齷齪立傳。

怕看書費腦子的同學們就多慮了,《怪笑小說》基本上沒推理什麼事,就是些神經病短篇小說,文盲都能一眼看懂。跟《毒笑小說》、《黑笑小說》同一系列,這本更家長裡短、更碎碎念、更冷幽默。

最愛《屍臺社區》,簡直是爲中國房奴量身定做的戲碼嘛。

當你的小區樓下出現一具肥胖的屍體,該怎麼辦?

報警你就遜掉了。

想想看,死過人的小區,房價肯定要跌的呀,你忍心看着這樣令人傷感的狀況產生麼?於是,小區業主們齊心協力開車把屍體運送到他們討厭的社區——黑丘鎮,誰叫這小區因爲附近要修鐵路,房價看漲呢。

扔完屍體,第二天在家裡等着看新聞,以展開大規模幸災樂禍,結果,屍體又回來了。

黑丘鎮的壞蛋們居然也擔心屍體會連累社區形象,於是栽贓我們,太卑鄙了!!!決不能認輸!

大家義憤填膺,當晚又轟轟烈烈把屍體運去黑丘鎮。

第二天,屍體又按時回來了。

雙方都憤慨了,發展成更大規格的拋屍活動。屍體在激烈的運送活動中分崩離析,大家互扔屍塊,死去的胖男人的胳膊、手腕、手指、腳、耳朵和眼珠一股腦兒在空中亂飛,一家門口的信箱裡飛進一片舌頭。

一方奮力拋屍、一方奮力拒絕,戰爭不斷升級,以至於主婦和小孩們都傾巢出動,直到屍體化爲白骨仍不停歇。

如果故事就這麼結束了,那就是侮辱東野君了,太溫馨了嘛。

結尾是這樣的,電視臺的女記者歡快地播報社區新聞:各位觀衆朋友,我在白黑球場,這裡舉行白金鎮對黑丘鎮足球大賽,比賽規則非常簡單,只要把球放在對手陣地就算贏。最特別的是,比賽沒有人數限制,雙方的居民幾乎全部參賽。這項傳統活動促進了兩鎮居民友好關係,是一項很有意義的賽事。還有個有趣的地方是,比賽中使用的球稱爲‘窟婁’,讓我不禁聯想到骷髏,但二者應該沒有什麼關係吧?以上是記者從現場發回的報道。

至於死去的男人是誰、被誰殺的、爲什麼出現在白金鎮,沒人過問,都說了,人家不是推理小說嘛,誰在乎屍體啊。

東野君只是敬業地寫好一篇荒誕小說罷了,荒誕到讓你看完頓覺“涼風習習、笑容僵硬、嘴角抽搐”(豆瓣網友語),把讀者看出癲癇症狀,也算東野君天賦異稟。

《積鬱電車》同樣寫人性之猥瑣,但內容讓人驚歎,就這點小破事也能寫出洋洋灑灑八千字?擁擠車廂裡,坐着的人拼命找理由想辦法不給其他人讓座,站着的人埋怨爲什麼沒人讓座,表面一團和氣,內心互相羞辱。

上班族怕需要讓座,抱起胳膊,假裝打盹。猥瑣大叔偷瞄美女,認爲對方穿短裙就是暴露狂。被瞄的美女看到有孕婦上車,假裝有禮貌地讓座之後,想的是:哼,看你那表情,儼然覺得別人給你讓座是天經地義的,好像懷個孕多了不起似的。不就是跟老公風流快活的結果嗎?連豬狗都會懷孕好不好?

平常我們這些陰險小人也就只敢想想,東野圭吾就有種把它詳細地寫出來。重點是,完全能讀出寫這些小人心態時,東野君多high,多得意。他還給這篇小說加了個超現實結尾,警方用的自白氣體泄漏,每個人都會說出自己的真心話,腹黑們,有你們好看的!

後記裡,東野君依次陳述了每一篇的寫作動機,家常流水賬似的。最大發現是東野圭吾對教師這個物種有深仇大恨——原因都是些雞毛蒜皮,東野君絲毫不吝展覽自己的小肚雞腸,能寫出一系列暗黑系小說來,沒點人格缺陷怎麼行?

第15章 書評 (4)第12章 書評 (1)第22章 影評 (3)第12章 書評 (1)第27章 歷史 (4)第2章 愛情 (2)第11章 劇評 (5)第23章 影評 (4)第30章 婦道 (3)第15章 書評 (4)第5章 親子 (2)第15章 書評 (4)第18章 書評 (7)第15章 書評 (4)第2章 愛情 (2)第15章 書評 (4)第29章 婦道 (2)第30章 婦道 (3)第17章 書評 (6)第28章 婦道 (1)第25章 歷史 (2)第12章 書評 (1)第5章 親子 (2)第17章 書評 (6)第16章 書評 (5)第25章 歷史 (2)第14章 書評 (3)第18章 書評 (7)第23章 影評 (4)第16章 書評 (5)第11章 劇評 (5)第19章 書評 (8)第21章 影評 (2)第20章 影評 (1)第26章 歷史 (3)第26章 歷史 (3)第13章 書評 (2)第31章 怪癖 (1)第2章 愛情 (2)第7章 劇評 (1)第5章 親子 (2)第5章 親子 (2)第29章 婦道 (2)第7章 劇評 (1)第17章 書評 (6)第15章 書評 (4)第16章 書評 (5)第15章 書評 (4)第26章 歷史 (3)第22章 影評 (3)第12章 書評 (1)第19章 書評 (8)第27章 歷史 (4)第21章 影評 (2)第5章 親子 (2)第26章 歷史 (3)第6章 親子 (3)第5章 親子 (2)第6章 親子 (3)第28章 婦道 (1)第21章 影評 (2)第4章 親子 (1)第4章 親子 (1)第27章 歷史 (4)第28章 婦道 (1)第28章 婦道 (1)第2章 愛情 (2)第15章 書評 (4)第9章 劇評 (3)第20章 影評 (1)第20章 影評 (1)第11章 劇評 (5)第11章 劇評 (5)第25章 歷史 (2)第29章 婦道 (2)第9章 劇評 (3)第29章 婦道 (2)第11章 劇評 (5)第11章 劇評 (5)第29章 婦道 (2)第31章 怪癖 (1)第4章 親子 (1)第19章 書評 (8)第29章 婦道 (2)第31章 怪癖 (1)第2章 愛情 (2)第21章 影評 (2)第12章 書評 (1)第13章 書評 (2)第3章 愛情 (3)第13章 書評 (2)第21章 影評 (2)第31章 怪癖 (1)第26章 歷史 (3)第24章 歷史 (1)第29章 婦道 (2)第28章 婦道 (1)第22章 影評 (3)
第15章 書評 (4)第12章 書評 (1)第22章 影評 (3)第12章 書評 (1)第27章 歷史 (4)第2章 愛情 (2)第11章 劇評 (5)第23章 影評 (4)第30章 婦道 (3)第15章 書評 (4)第5章 親子 (2)第15章 書評 (4)第18章 書評 (7)第15章 書評 (4)第2章 愛情 (2)第15章 書評 (4)第29章 婦道 (2)第30章 婦道 (3)第17章 書評 (6)第28章 婦道 (1)第25章 歷史 (2)第12章 書評 (1)第5章 親子 (2)第17章 書評 (6)第16章 書評 (5)第25章 歷史 (2)第14章 書評 (3)第18章 書評 (7)第23章 影評 (4)第16章 書評 (5)第11章 劇評 (5)第19章 書評 (8)第21章 影評 (2)第20章 影評 (1)第26章 歷史 (3)第26章 歷史 (3)第13章 書評 (2)第31章 怪癖 (1)第2章 愛情 (2)第7章 劇評 (1)第5章 親子 (2)第5章 親子 (2)第29章 婦道 (2)第7章 劇評 (1)第17章 書評 (6)第15章 書評 (4)第16章 書評 (5)第15章 書評 (4)第26章 歷史 (3)第22章 影評 (3)第12章 書評 (1)第19章 書評 (8)第27章 歷史 (4)第21章 影評 (2)第5章 親子 (2)第26章 歷史 (3)第6章 親子 (3)第5章 親子 (2)第6章 親子 (3)第28章 婦道 (1)第21章 影評 (2)第4章 親子 (1)第4章 親子 (1)第27章 歷史 (4)第28章 婦道 (1)第28章 婦道 (1)第2章 愛情 (2)第15章 書評 (4)第9章 劇評 (3)第20章 影評 (1)第20章 影評 (1)第11章 劇評 (5)第11章 劇評 (5)第25章 歷史 (2)第29章 婦道 (2)第9章 劇評 (3)第29章 婦道 (2)第11章 劇評 (5)第11章 劇評 (5)第29章 婦道 (2)第31章 怪癖 (1)第4章 親子 (1)第19章 書評 (8)第29章 婦道 (2)第31章 怪癖 (1)第2章 愛情 (2)第21章 影評 (2)第12章 書評 (1)第13章 書評 (2)第3章 愛情 (3)第13章 書評 (2)第21章 影評 (2)第31章 怪癖 (1)第26章 歷史 (3)第24章 歷史 (1)第29章 婦道 (2)第28章 婦道 (1)第22章 影評 (3)